如果你喜歡在城市裡亂走,東瞄西看、觀察巷弄,熱衷沿著剝落牆垣的廊道尋找時間經過的裂隙,在老舊公寓奇形怪狀的梯間肌理徘徊,你應該會喜歡這檔展覽!即便看起來不太美好,但正因這些看似負面、不堪、交錯的紋理,才形塑出一道道回應時代的集體記憶。

台北當代藝術館年度大展「穿孔城市」由資深策展人黃海鳴策畫,黃香凝偕同策展,展覽自即日起到8月9日,主要以都市內老舊公寓聚落為參照,深入剖析垂直聚落中人文脈絡的現象與影響,並透過18組藝術家,集結各式媒材、裝置、錄像建構出藝術家對城市的觀察與想像。


朱駿騰作品《八月十五》。(Photo Credit:Chris Chen)
 
「約一年前台北當代藝術館希望我策畫有關空間的展覽,我馬上想到沒有電梯並且已經相當陳舊的四、五層樓房公寓聚落,並且把時間、空間、建築身體、人群身體的動態關係結合為一整體。」—策展人黃海鳴
  
18組藝術家   超過18種對城市的觀察想像

姚瑞中作品   常民意識中對神祇的崇敬
《巨神連線》系列攝影作品,拍攝全臺三百餘間廟宇、墓園、公園及樂園內一尊尊的巨大神像,採用遠景將巨大神像座落的街道一併攝入,有如行進中倏忽被超乎尋常的巨大神像吸引住目光,展覽現場以三頻道錄像的大幅投影展示,使影像更具震懾力,

姚瑞中作品《巨神連線》。(Photo Credit:台北當代藝術館)
 
與真實城市脫節或與自己脫節的平行運動
 
鄧堯鴻作品  街道暗角的腐敗
踏進當代館入口不得不被這迎面而來的巨鼠骨骸所震懾到,作品《繭影》以殘餘的雕塑形體從二樓高處垂吊而下,令人彷彿嗅到街道暗角的腐敗氣味,《剩餘與蔥翠》作品則是從生活中俯拾即是的微小與脆弱的食物殘渣重新組裝,將腐朽之物賦予新生。

鄧堯鴻作品《繭影》。(Photo Credit:台北當代藝術館)
 
許惠晴  在城市間奔波
《邊境漫遊》錄像作品以兩部相互對應的影像構成,一位是穿著航空制服的端莊空姐毫無抵抗能力的接受任何旁人要求她穿上的衣物,另一則對應口腔反覆咀嚼食物並噴射出去的失控空姐,兩者形成強烈的對比與抗衡。
 
許惠晴作品《邊境漫遊》。(Photo Credit:台北當代藝術館)
 
黃彥超 一場出不去的感性迴圈
《Food Winger》錄像作品將外送員每日移動的Google Map路徑作為發想點,揣想外送員每日移動範圍的日常繞圈行為,透過影像中穿著全白服裝及外送背包的女子,反映近年崛起的「行動送餐」消費模式。

黃彥超作品《Food Winger》。(Photo Credit:台北當代藝術館)

朱駿騰 時間、失去、尋找
《八月十五》紀錄城市中因各種原因造成記憶與認知錯位的人,一位失蹤老人身影、協尋家人的話語、水滴低落聲等,而雙頻道投影則拍攝療養院中一名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長者,讓多重的影像展開一場平行敘事。


朱駿騰作品《八月十五》。(Photo Credit:台北當代藝術館)
 
陳宣誠  以步伐感受空間肌理
「步登公寓」為60-70年代大量興建的四、五層樓無電梯集合住宅,為臺灣住居形式邁向現代化的重要建築樣態。此作品《剖視島》即是以「步登公寓」為原型,建構出一座似剖面的層疊空間集合,伸展設置於展場中央,觀眾可隨著空間路徑的導引產生不同的視角立面,甚至往上至屋頂俯瞰整個展場,藉以逐步想像建築、藝術作品內外空間的對應關係。同時,《剖視島》也緊密結合了藝術家郭奕臣與朱駿騰的作品,乘載了作品間相互穿透與連結的可能性。


陳宣誠作品《剖視島》。(Photo Credit:台北當代藝術館)
 
城市中的衰敗公寓聚落與另類社群鏈結
 
陳伯義 在建築與城市之間
《步移景換‧華江陰陽》以建於70年代的華江整宅為主角,利用攝影的光影以類似卷軸的長幅方式呈現,觀者隨著攝影師的視線與身體漫遊,移轉穿梭於建築與城市之間的交互關係,以及公共與私有空間的內外曖昧狀態。

陳伯義作品《步移景換‧華江陰陽》(Photo Credit:台北當代藝術館)

洪譽豪 常民的生活場域
《無以為家》取材自萬華的騎樓空間,以3D 掃描紀錄騎樓內交織著攤販、過客、住民、遊民等常民生活場域,將人們生活的軌跡進入了時間之流中,讓每個瞬間都不斷連續與綿延。


洪譽豪作品《無以為家》(Photo Credit:台北當代藝術館)
 
鄧雯馨 在空間裡共生依存
《牆角窸窣囈語》重現了工作室的場景,蒞臨這個空間內的人們串起無形的關係網絡,依附在這個空間宿主身上流動、蔓延、滲透,透過聲音與影像裝置,打造一個可視場景,一層層互依存在的對話,於空間中共生。

鄧雯馨作品《牆角窸窣囈語》(Photo Credit:台北當代藝術館)
 
陳毅哲 在城市中偶遇
《觀星者:2014-2020》展示100多張拍立得拍攝的肖像,是藝術家於淡水及三重經營展演空間時,所往來認識的人際網絡,也是與該空間場域的記憶串聯,宛如恆星的運行軌跡與體系,在城市中某個偶然時刻交織與相遇。

陳毅哲作品《觀星者:2014-2020》(Photo Credit:台北當代藝術館)

唐唐發與FIDATI (PINDY WINDY)  異鄉人的在地延伸
《印尼雜貨店在台灣》陳列一系列乘載著印尼家鄉情感與生活文化習慣的物件,其中印尼捏麵人偶為PINDY在臺灣擔任看護期間學成的捏麵人手藝;印尼皮影戲偶則是唐唐發根據《羅摩衍那》故事所繪製而成。而這間雜貨店也成為了臺灣民眾認識在臺印尼人的櫥窗。

唐唐發與FIDATI (PINDY WINDY) 作品《印尼雜貨店在台灣》(Photo Credit:台北當代藝術館)

被快速進步科技所穿透扭曲改變的自然城市世界
 
郭奕臣 對抗與演化的歷程
《這是人類的一小步,物種的一大步》以始祖鳥圖像、人類首次登月的蘇哈相機、米格戰機與各式物種的鴿舍裝置,象徵人類從爬行類過渡到鳥類的太空競賽,試圖研究物種在面對各種極端與過渡的狀態下,所產生的對抗與演化歷程。

 
郭奕臣作品《這是人類的一小步,物種的一大步》(Photo Credit:台北當代藝術館)
 
吳宜樺 人工智慧時代下的我們
 
作品《裡外急轉彎的D場景》彷彿是一場災難後的現場,日常熟悉的機車等物件如化石般被水泥凍結,部分物件被繪製上如電影特效的綠幕顏料,影射當代數位文化裡大量氾濫的合成影像景觀如何穿透我們的日常感官,呈現人工智慧時代下被風化的消費文化景觀與當代人存有經驗的極端虛構性。

吳宜樺作品《裡外急轉彎的D場景》(Photo Credit:Chris Chen)

陰陽界裡被矛盾能量貫穿的社會底層
 
顏忠賢 民間傳奇遊地府的偽殘酷劇場
此作品是從藝術家即將發行的小說《地獄變相》所發展出來,引用唐朝畫聖吳道子繪製的《地獄變相》古壁畫及十殿閻羅古圖,呈現閻王判官、牛頭馬面、鬼兵鬼卒等場景。

 
顏忠賢作品《地獄變相》(Photo Credit:台北當代藝術館)《地獄變相》小說。(Photo Credit:Chris Chen)
 
林羿綺 採集當地鬼魅的都市傳說
「我在這裡沒有遇到靈魂,但是我有我的故事要說。」林羿綺以這段難人尋味的句子開啟這部在泰國駐村時完成的影像作品,並針對那些屬於城市邊緣地帶的異質場域,進行一系列探訪地區神秘傳說的創作計劃。

林羿綺作品《運行針:曼谷》(Photo Credit:台北當代藝術館)
 
張徐展 紙紮喪葬儀隊
這部紙偶動畫《Si So Mi》源自臺灣人對喪葬儀隊的稱呼,作品影像中以舊報紙紮成的老鼠戲偶,組成一支喪葬儀隊,編織了一支歡慶與荒誕交織而成的舞蹈儀式,自我解嘲被人類驅趕、遭黏鼠器捕捉、溺水等卑賤的生存經驗,呈現城市中最卑微短暫的生命歷程。


張徐展作品紙偶動畫《Si So Mi》。(Photo Credit:台北當代藝術館)

梁廷毓  爬梳土地記憶的前世今生
 
藝術家以《襲奪之河》影像裝置,聚焦桃園,近新竹關西、龍潭東南部近山地區的歷史爬梳;此區清初時期為泰雅族原住民的獵場,如今則為客家族群的棲身之地。藝術家透過田野調查訪問百餘位耆老,獲取既有文獻無法回答的資訊,並呈現昔日原住民出草時與漢人、客家族群發生衝突的場域地景與歷史。錄像中亦以耆老與自然溝通師的口述,追溯過往深層記憶與神靈視角的交疊,其中不斷提及的「祂」,即為歹物、偽神祇(壞東西,一般民間稱為魔神仔),也是譜寫地方誌中重要且深刻的一環。
 
梁廷毓作品《襲奪之河》(Photo Credit:台北當代藝術館)
 
郭俞平 什麼是對空間的認同
作品《一盞燈進入房子,看不到其他房子》構築了一間無法分辨是否已被棄置的房子,搭配充滿國族象徵的儀隊影像等,以多重的錄像、聲音與物件,打造出有如劇場般的空間裝置,看起來像是正在裝修中,又像早已被棄置,企圖製造出曖昧不明又難以界定的狀態,並藉此勾勒出國族想像以及戰爭對現代性發展的影響。

策展人黃海鳴心中4層「穿孔」的意義—

第1層:因建物硬體老舊的生命週期或區域邊緣化而產生的封閉與隔離。
第2層:透視大樓公寓內部被隔離的個人與家庭之間與外在環境的關係。
第3層:衰老、失能、孤獨、疾病......等所造就的疏離
第4層:突破都市內層層牆壁的隔離下,各種互助網絡衍生的可能性。
 

位在環河南路和和平西路交口的圓環的「華江整宅」正是「穿孔」最典型的代表之一。此為華江整宅實景。(Photo Credit:臉書—青春的印記:中華商場記憶徵集)
 
「穿孔城市」
日期:2020/5/23(六)~ 8/9(日)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官網:https://www.mocataipei.org.tw/tw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