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馬祖,你會想起什麼?​絕美藍眼淚、碉堡坑道還是各式海味?即將於今年2月12日至4月10日,在馬祖四鄉五島登場,由中華文化總會與連江縣政府主辦,首屆「馬祖國際藝術島」邀來吳漢中擔任總策劃,以41組藝術團隊與在地共創,展出39件作品、3個空間,同步亦舉辦多場論壇、沙龍講座與工作坊,透過藝術、設計、文化翻轉大眾對馬祖的印象。
做為南島語族祖居地,馬祖位於台灣海峽西北方,屬連江縣,實際上共有大大小小36個島嶼、礁嶼所組成,但大致上可分成四鄉五島,分別為南竿鄉(南竿島)、 北竿鄉(北竿島)、 東引鄉(東引島)、 莒光鄉(東莒島、西莒島)!

(Photo Credit:中華文化總會)

(Photo Credit:中華文化總會)

(Photo Credit:中華文化總會)
 
十年計劃,讓馬祖變身藝術人文之島
 
在卸下戰地任務後,​進入文化治理新模式後,​馬祖近年來已逐漸蛻變成人文之島,這次由中華文化總會及連江縣政府共同主辦,以十年為展望的「馬祖國際藝術島」,​將融入設計、美學與藝術的呈現,​體現出島嶼全新意象。
 
連江縣長劉增應表示,這個籌備已久的計畫,是台灣首個以10年為願景的藝術行動,以雙年展為呈現方式,導入藝術與設計的專業,重新訂定縣政文化治理的新模式。藝術島也是讓更多人認識馬祖的好機會,2月中的開展期間是馬祖最重要的傳統慶典「擺暝」,現場也將有許多藝術家在馬祖大展身手,相當值得到此一探究竟。
 
文總副會長鄭麗君則認為,對許多台灣人,馬祖既熟悉又陌生,知道馬祖、或許也去過,但不一定知道馬祖擁有珍貴的史前文化、豐富的海洋文化,盛極一時的閩東文化、凝聚人心的宗教文化、冷戰最前線的戰地文化,還有老酒文化及飲食文化。特別是我們共同體的記憶,不能只有台灣島的記憶,也必須一起保存、再造與共創獨一無二的馬祖文化。

(Photo Credit:中華文化總會)

(Photo Credit:中華文化總會)

馬祖國際藝術島宣傳影片「讓時間說」邀來東京奧運挺進8強的「拳擊女王」陳念琴客串演出,成為宣傳影片一大亮點。此宣傳影片不僅有華語的版本,更有以馬祖在地閩東語錄製的「在地版」配音版。(Credit:中華文化總會)
 
2022馬祖國際藝術島六大亮點計劃
 
在這個長達十年時間向度的計劃,如何讓遠到而至的風與在地之土交會,並透過當代藝術、設計帶來的質變根植在地,並一步步走入島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讓島嶼轉型?
 
首屆「馬祖國際藝術島」總策劃吳漢中以「風土」、「時間」、「計畫」、「空間」與「文化」五個概念進行規劃,並聚焦「東引」、「南竿」、「東西莒」與「北竿」四鄉五島,進行一系列的藝術計劃與設計作品等。現場展出作品涵蓋藝術家創作、居民共創、動態展演、建築計畫、歷史空間轉譯、教育計畫等面向,透過藝術手法呈現不同切面,並將馬祖久經時光醞釀的深厚底蘊讓世人看見。

 
(Photo Credit:中華文化總會)
 
亮點計劃1:《地下工事》\地點:南竿77據點、南竿山隴排練場、南竿軍人紀念公園、北竿后澳民宅
 
以馬祖世界級獨特軍事地景為藝術現場的《地下工事》,由策展人林怡華策劃而成。因「地下工事」,原泛指地面以下修建具防護性的地道、防空洞,因此便以位於南竿鄉西北角的77據點為主展場,邀來丁建中、邱承宏、劉致宏等藝術家展出四件作品。


《地下工事》邱承宏「採光」,北竿后澳老宅。(Photo Credit:中華文化總會)
《地下工事》曹楷智「地下的故事-永夜淘光」,南竿七七據點。(Photo Credit:中華文化總會)

從藝術家身體勞動的軌跡、島嶼霧氣的捕捉及影像採集、探索信仰文化的影像裝置、隱喻坑道內士兵生存樣態的植物裝置等,不只點出馬祖具高度密集的軍事坑道部署的戰地地景,也進而冥想著蟄伏於地下的身體勞動及逝去的文化意象。

 
《地下工事》利安摩根 Liam Morgan「照理來說應該可行」,南竿七七據點。(Photo Credit:中華文化總會)

《地下工事》陳飛豪「水流之神」,南竿七七據點。(Photo Credit:中華文化總會)

亮點計劃2: 《迴島嶼吧》\地點:東莒中正堂、東莒64據點、東莒神秘小海灣、東莒大浦聚落、南竿日光春和、西尾半島、依嬤的店
 
來馬祖要吃什麼?由策展人黃鼎堯、陳泳翰策劃的《迴島嶼吧》,希望用藝術行動促進島嶼間的交流,現場將透過六件藝術家創作,包括軍事年代以鐵繡染色的再現計劃,將在地打鼓板結合藝術展演,令海廢料轉化為再生材料製成「島塑椅」等。


土偶+扌日土,犬島海馬作品照。(Photo Credit:中華文化總會)
 
左圖:不廢跨村實驗室及其志工。右圖:島塑椅作品。(Photo Credit:中華文化總會)
 
此外,他們在南竿發起「島嶼味蕾實驗室」,並邀請島嶼青年夥伴:日光春和、西尾半島、依嬤的店,透過料理分享海洋、植物、傳統的故事。同時也在東莒發起「島人廚房」,並邀請台灣團隊吳謝私廚及墊墊胃駐點創作,轉譯島嶼特色食材,歡迎民眾登島品嚐,透過味蕾認識馬祖。


味蕾實驗室|日光春和。(Photo Credit:中華文化總會)

味蕾實驗室|吳謝私廚。(Photo Credit:中華文化總會)

亮點計劃3: 《傾聽島嶼的聲音》\地點:南竿馬祖民俗文物館、南竿53據點
 
在南竿鄉南端的53據點,徒步穿過狹窄的道路,有策展人陳宣誠及協同策展人廖億美策劃的《傾聽島嶼的聲音》,以島嶼的研究與調查為基礎,透過景框、立體繪畫、聲音裝置、地景裝置等手法,現場將展出建築師、景觀建築師、視覺藝術家、聲音藝術家等,所呈現的1組空間展覽(9件作品)與9件現地創作作品。其中也包括葉澎生的聲音裝置「駐波」,與王文心的「拜訪瓊麻2」等精彩作品。


南竿53據點 L型建物,蕭佑任,「對象、景框、射口、掩體-窗」系列。(Photo Credit:中華文化總會)

南竿53據點,鋼琴建物Roof,共感地景創作,「折射島」。(Photo Credit:中華文化總會)
 
亮點計劃4: 《島嶼生息》\地點:南竿梅石營區鵲橋、南竿梅石聚落、南竿體育館、南竿福澳港
 
回首過去,已不見戰地政務時期的宵禁和煙硝,獨留下吹著海風和望著星月的老電廠,陪伴著島嶼生息。本次策展以電力陪伴生活日常為發想,以藝術書寫著島嶼上的風土人情,由策展人侯力瑋、黃心瑜策劃,邀請 4 組不同領域的藝術團隊,以不同的覺知,帶領著民眾體驗馬祖群島的故事。


「土地的歌」。(Photo Credit:中華文化總會)
 
亮點計劃5:《風塔:乘風而行的藝術共創旅程》\地點:東引忠誠門前廣場草坪處
 
由蔡沛原與林喬安策展,以馬祖先民乘風揚帆的意象為發想,邀來馬祖四鄉五島七所國中小學生與師長共創,以青竹構塔,延續傳統漁用尼龍繩「曬衣」概念,並將學生創做的泥染攜至塔上,以《風塔》象徵揚帆意象。

 
《風塔:乘風而行的藝術共創旅程》。(Photo Credit:中華文化總會)
 
亮點計劃6:戰地轉身的建築計畫\地點:南竿福澳港碼頭周邊、南竿福澳港、南竿梅石
 
位於南竿福澳港甫落成的候船室,首檔展覽由擔任連江縣環境景觀總顧問逾7年的策展人劉柏宏擔綱,《一幅完成中的風景》以1座裝置、10幅圖文作品、3座模型與插畫呈現不同年代登島的新舊馬祖人視角,帶領觀眾回顧近三十年的島嶼風景。
 
在南竿島嶼南側的梅石營區,近期完成修復的軍官、士兵特約茶室則有成大團隊策劃《戰地轉身,轉譯再生》特展,展示由國內著名建築團隊操刀的13座軍事遺產活化提案,呈現馬祖軍事遺產的當代價值。


《戰地轉身,轉譯再生》1F大廳展場模擬。(Photo Credit:中華文化總會)

展中將呈現由國內著名建築團隊操刀的13座軍事遺產活化提案,此圖為南竿86據點設計提案模擬。(Photo Credit:中華文化總會)
 
馬祖自戰地政務實驗終止後,各樣公共與私人建築蓬勃建設,因應藝術島計畫,首度推出《當代建築選件》單元,由長年關注建築動態的褚瑞基與劉柏宏共同擔任選件人,以近期將落成的三處建築與景觀作品—福澳碼頭濱海休憩廊道、馬祖福澳碼頭候船室,以及梅石營區軍官、士兵特約茶室等拋磚引玉,邀大眾一同來感受不一樣的馬祖風情。



馬祖福澳碼頭候船室。(Photo Credit:禾磊建築,Photography by 趙宇晨)

馬祖福澳碼頭候船室。(Photo Credit:禾磊建築,Photography by 趙宇晨)

(Photo Credit:中華文化總會)
 
2022馬祖國際藝術島「島嶼釀」
 
日期:2月12日至4月10日
地點:馬祖四鄉五島

編輯/Christine Chen、彭永翔Josh Peng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