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虎尾鎮面臨的「人水疏離」議題
「虎尾」是雲林第二大城鎮,從日本時代開始以製糖產業聞名,留下了擁有百年歷史的虎尾糖廠酒精槽、虎尾鐵橋、日式宿舍群等糖業遺構;除了豐富的文化,這裡也是分界雲林與嘉義、灌溉周圍平原的「北港溪」流經之處。然而,「北港溪」素來雨、旱季水位差距大,面臨暴雨時更曾有嚴重洪災問題,且作為重要水源,河流與水圳在觀光、農業開發之下,下游廢水污染日趨嚴重。

虎尾糖廠酒精槽(Photo Credit:虎尾潮韌性城鎮水岸縫合國際競圖)

虎尾糖廠酒精槽(Photo Credit:虎尾潮韌性城鎮水岸縫合國際競圖)

虎尾糖廠酒精槽(Photo Credit:虎尾潮韌性城鎮水岸縫合國際競圖)

虎尾鐵橋(Photo Credit:虎尾潮韌性城鎮水岸縫合國際競圖)

虎尾鐵橋(Photo Credit:虎尾潮韌性城鎮水岸縫合國際競圖)
結合「逕流分擔」與「在地滯洪」策略工程成為城鎮未來發展的必要課題,希望調控城鎮環境在面對未來極端氣候下之水患與旱象之功能,同時改善人與水疏離的環境關係,因此有了企求融合水岸文化、在地文史與特色、產業資源、民眾需求的競圖案,塑造虎尾作為「韌性城鎮」的願景。



虎尾糖廠(Photo Credit:虎尾潮韌性城鎮水岸縫合國際競圖)

糖廠舊宿舍(Photo Credit:虎尾潮韌性城鎮水岸縫合國際競圖)
「虎尾潮韌性城鎮水岸縫合國際競圖」預估整體工程規模 4.5 億元,對設計團隊的委託服務費採總包價法,計畫採購經費為新台幣為 5,100 萬元(總體規劃費 1,800 萬元+設計監造費 3,300 萬元),預計將在四年後(115年)完工。
一起先來看本次四組進入第二階段的設計!




1. 都市里人XMVRDV《虎尾水塘場》

松菸台灣設計館展出《虎尾潮韌性水岸縫合國際競圖成果展》四組進入決選團隊之提案。(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提供)

(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提供)


(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提供)
《虎尾水塘場》以順應水環境為基礎,由最大限度恢復自然的設計手法,串接各基地整合成一兼具韌性承洪、生態多樣與呼應文化脈絡的全面性的網絡。

都市里人XMVRDV《虎尾水塘場》整體基地模型(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提供)

(Photo Credit:PeilingLin)
都市里人主持人林雋怡指出:「安慶圳原本三面都是用壁面圍起,我們將其改造成戶外生態的狀態,使直挺挺的水圳變成一個蜿蜒的渠道,同時讓水在流經過程中淨化,創造出一個親水公園,希望面對乾季、雨季、甚至暴雨時也能成為一個滯洪基地。」
安慶圳沿線透過「酒精槽遺址水花園、林間濕地生態島」等結合景觀設計的溼地營造,建立城市尺度的水緩衝與貯留網絡,提升基地面對極端氣候的調節能力。原污染的水圳也透過生態工法的水質淨化單元及地景營造,轉變為與城市相連、與自然環境相容的健康水域藍帶。此外,不同區間的區塊依氣候及洪氾頻率,呈現多變的景觀樣貌與生態效益,多樣的微氣候及棲地提供了蛙類及水生昆蟲等多樣生物的棲息空間,建立起一個不斷發展的「生態島」網絡。


《虎尾水塘場》「安慶圳親水公園-酒精槽遺址水花園」模型。(Photo Credit:PeilingLin)


《虎尾水塘場》「安慶圳親水公園-酒精槽遺址水花園」模型。(Photo Credit:PeilingLin)

《虎尾水塘場》和平橋模型(Photo Credit:PeilingLin)

《虎尾水塘場》和平橋模型(Photo Credit:PeilingLin)
「北港溪是鎮民可以散步吹風的地方,但目前的環境略顯單一,若在虎尾鐵橋、虎尾糖廠、中山路的兩側置入大型『草街』,讓鎮民在這裡吹風賞景,同時有些草皮作為場地可以舉辦不同節慶、活動」
水網絡的建構配合糖廠空間的打開,將占地廣大的糖廠由空間邊緣化角色轉為空間主軸,沿著市區-糖廠-北港溪的城市流動新綠色介面,依周邊街區使用性質,置入不同強度與機能的活動,並以歷史糖廠路徑、生態自行車道及洪氾平原步道,三環線串街既有人文路徑,形成新的城市文化休閒路徑,創造符合虎尾慢活的多元親水休憩環境。

《虎尾水塘場》北港溪河濱公園模型(Photo Credit:PeilingLin)

《虎尾水塘場》北港溪河濱公園模型(Photo Credit:PeilingLin)

《虎尾水塘場》北港溪河濱公園模型(Photo Credit:PeilingLin)

《虎尾水塘場》渲染圖(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提供)
2. 黎明工程顧問公司《潮的4次方/ Wave 4》
《潮的4次方》透過「貯流×滲透×共融×亮點」4 個面向切入,從土地洪氾風險、藍綠網絡保育、文化脈絡與空間美學串接,梳理虎尾鎮都巿紋理及虎尾糖廠產業文化,研擬兼具美學及防洪調適之水環境。
在北港溪部分以鐵橋為重點,先以擴槽並導正流心,降低右岸堤防風險、提升台糖鐵橋安全性,接著優化中山路路口交通動線並設置隧道空橋,將車行、人行動線立體分道,安全無縫的串連虎尾糖廠及同心公園,同時也縫合北港溪水岸與虎尾鎮的空間紋理,而灘地則以低衝擊原則設計多樣的水岸休憩活動空間,同時建議利用平和滯洪池與北港溪的自然條件,開發伏流水及抽蓄水力發電。
安慶圳方面,改善為自然緩坡水岸,並串聯糖廠密林區及酒精槽節點空間,塑造自然、人文及生態親水路,建構完善水圳動線並串聯周邊民宅橫向連結路徑,翻轉現況後巷負面的水圳空間。平和滯洪池則優化環池步道及周遭綠地,串聯至北港溪堤頂廊道,形塑親水休憩主題區與水環境解說場域。
安慶圳方面,改善為自然緩坡水岸,並串聯糖廠密林區及酒精槽節點空間,塑造自然、人文及生態親水路,建構完善水圳動線並串聯周邊民宅橫向連結路徑,翻轉現況後巷負面的水圳空間。平和滯洪池則優化環池步道及周遭綠地,串聯至北港溪堤頂廊道,形塑親水休憩主題區與水環境解說場域。
最後因應環境變遷,輔以綠能、水資源開發等潮流趨勢,強化循環資源利用,開創虎尾更多的創新性及未來性。

3. 綠波《虎尾潮湧》

黎明工程顧問公司《潮的4次方/ Wave 4》渲染圖(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提供)
糖鐵和空橋引領人們品味百年糖廠,安慶圳一改髒臭,以清新風貌為生態及地方帶來創生契機,隨圳上溯,平和滯洪池的波光鳥語洗去城鎮喧囂,漫遊北港溪,堤防化為綠坡伴隨自然河川肌理、鐵橋風華,形塑虎尾水岸新生活。

綠波《虎尾潮湧》渲染圖(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提供)
4. 吳建志賴人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BNT Belt‧Node‧Transition 帶‧點‧變》
「BNT Belt‧Node‧Transition 帶‧點‧變」的概念為有層次的「漸變」,從「北港溪」漸變到平和滯洪池至興南大橋的「藍帶」,再漸變至虎尾糖廠入口退縮廣場+同心公園的「節點」廣場,最後「節點」連結至 「糖廠」、「鐵橋」、「中山路」與「糖廠舊宿舍」等各種不同的功能區位,讓虎尾成為與水共生的水岸城市。

吳建志賴人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BNT Belt‧Node‧Transition 帶‧點‧變》渲染圖(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提供)
編輯/林沛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