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歐盟當代建築獎-密斯·凡德羅獎」(European Union Prize for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Mies van der Rohe Awards)結果揭曉!在362件精彩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奪得大獎的是由柏林建築師Gustav Düsing和Max Hacke所設計的德國「布倫瑞克工業大學學習館」,設計呼應永續發展、創造符合現代需求且具包容性的多功能空間,使其獲得評審青睞。
「布倫瑞克工業大學學習館」獲得2024密斯獎建築獎。(Photo Credit: Leonhard Clemens)

創立於1987年、兩年一屆的「歐盟當代建築獎-密斯·凡德羅獎」,是由歐盟委員會與密斯·凡德羅基金會主辦的歐洲建築盛事,獎項以20世紀現代主義建築巨擘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為名,透過表彰卓越的建築設計,致力向人們傳遞「品質」的重要性,並反映建築本身在技術、結構、社會、經濟、文化和美學等層面上的複雜性。
 
獲得過密斯獎的建築包括Foster + Partners設計的「倫敦史坦斯特機場」、Peter Zumthor設計的奧地利「布雷根茨的博物館」、 Zaha Hadid設計的法國「史特拉斯堡輕軌車站」、Rem Koolhaas設計的「荷蘭駐柏林大使館」、Snøhetta設計的「奧斯陸歌劇院」等經典作品。
 

因應當代學習場域而生的校園空間

 
隨著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等數位科技的快速發展,加上前幾年的疫情影響,當代人的生活模式皆有所變化,像是學習面向上,傳統的校園空間形式就受到了挑戰。於去年竣工的德國「布倫瑞克工業大學學習館」(Study Pavilion on the campus of TU  Braunschweig),便為了因應需求不斷變化的學習場域而造。

於2023年竣工的德國「布倫瑞克工業大學學習館」(Photo Credit: Leonhard Clemens)
 
坐落大學中心河畔的「學習館」是一座兩層樓的現代化建築,這件校園新地標位於在Audimax樓、舊教學棟與論壇廣場連成的主軸線上,巧妙地融入校園風景中。與講堂或圖書館這類強調單向傳遞知識的傳統學習空間不同,「學習館」創造了一個無障礙且多功能的創新空間,開放給所有系所的師生使用,促進彼此間的跨學科的交流與協作式學習,更為多元的活動提供具高度靈活度的空間。

設計手稿。(Photo Credit:Gustav Düsing & Max Hacke)
學習館空間靈活多變。(Photo Credit:Iwan Baan)
 
「學習館」的樓層間沒有確切的空間分隔,設計團隊希望在整體空間中創造同等價值的小空間,讓人們能自由運用,室內的每個區域沒有固定的牆面,可從 9 個門和 9 個樓梯分散地進入不同的空間,不論是在一樓的公共區開小組會議、上二樓將隔音簾拉起進行較私密的討論,或是到二樓戶外陽台區休憩都可以。

(Photo Credit:Iwan Baan)
(Photo Credit:Lemmart)
(Photo Credit:Lemmart)
 

以可拆卸設計實踐循環建築

 
以玻璃打造建築外牆的「學習館」具有充足的採光與開闊的視野,室內的人們可以欣賞到館外的自然景觀和多變的校園風景,同時結合局部窗扇和中央的天窗為空間創造良好的通風。建築的鋼木混合結構則採用了便於搬移或重建的「可拆卸設計」,以3×3公尺的網格模組化樑柱組成主要的支撐結構,建築可以不同形式或在不同的地點進行重建,而這些樓梯或平台等構件在之後修建或汰換時都可再重複使用,呼應「未來材料庫」概念,更是對於「循環建築」的實踐。

(Photo Credit:Lemmart)
(Photo Credit:Gustav Düsing & Max Hacke)
建築中央設計了穹頂引光。(Photo Credit:Lemmart)
(Photo Credit:Iwan Baan)
 
歐盟在2021年提出了「新歐洲包浩斯」運動,在追求簡約實用的包浩斯美學上,結合可持續性和包容性,在不同領域和層面上促進綠色轉型和永續發展。在此背景下,歐盟的創新、研究、文化、教育和青年委員Iliana Ivanova認為學習館體現了新歐洲包浩斯的原則,其融入永續思維的設計,將綠色轉型確實地帶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居住空間中;「布倫瑞克工業大學學習館」不僅僅是座建築,更是一種多功能系統,在創新技術與永續設計的結合下展現當代空間的靈活可能。

(Photo Credit:Iwan Baan)
 

編輯/Kura Yang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