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與魔鬼簽訂的契約,讓人可以享盡人間榮華富貴,條件很簡單,就是死後靈魂歸魔鬼所有。如果此時魔鬼現身在你面前,向你提出這樣的條件,你願意跟魔鬼交易嗎?
 
這是一則流傳於16世紀德國民間的傳說。終身埋首書籍知識之中的浮士德,一日突然驚覺年華老去而感到後悔,因此決定交出靈魂,與魔鬼交易。但榮獲2011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浮士德—魔鬼的誘惑》,卻這樣警告著大眾:「別和魔鬼談條件,除非,你有兩個靈魂。」

        
 
然而,靈魂是什麼,靈魂在哪裡,靈魂又值多少重量?在慾望與誘惑面前,你還在意那看不到碰不著的靈魂嗎?由俄羅斯導演蘇古諾夫(Aleksandr Sokurov)所執導的《浮士德—魔鬼的誘惑》,重新詮釋這則世所皆知的傳說故事,道德與慾望、肉體與靈魂、堅持與沉淪,人世間的種種掙扎萬般輪迴著,蘇古諾夫試著從影片中,撥開如片頭所示的層層雲霧,抽絲剝繭地找出這難解的答案。

影片一開始就是血淋淋而直接的人體解剖畫面,浮士德意圖透過解剖尋找靈魂的所在,是藏在大腦裡嗎?還是讓人踩在腳底下?即便博覽群書,浮士德對人世間仍存有諸多疑問,然而學問知識卻無法帶來溫飽,埋首書本不事生產也代表著需與飢餓共處,而這樣的困頓拮据,也就讓浮士德形象更貼近於「人」,因此魔鬼梅菲斯特現身帶來的第一個誘惑就是食物。有著怪異原形長著尾巴的魔鬼,帶著幾乎與世隔絕的浮士德走入凡塵之中,從澡堂、酒館展開浮士德的俗世之旅;純真如天使般美好的少女,掠奪了浮士德全部的注目,也就此轉動了浮士德對於愛情慾望渴求的齒輪,因為有了慾望,魔鬼有機可趁了,名為「沉淪」的賭局也同時開始了,魔鬼一步步地誘惑,讓浮士德對於少女的愛愈發強烈,最後,即便沒了墨水浮士德也寧可使用血書簽下名字完成契約⋯⋯

《浮士德—魔鬼的誘惑》一作為蘇古諾夫「權力四部曲」最終章,一反之前 3 部作品《希特勒末日》、《遺忘列寧》、《蘇古諾夫之太陽》,皆是取材自真實歷史人物,此作反轉向描繪虛構的浮士德一角,蘇古諾夫說明此四部曲所選擇的角色皆為「歷史上最為出名的賭徒,是如何輸掉人生中最大的一筆賭注。」而蘇古諾夫所塑造出的浮士德,形象更接近於一般常人,他並不追求逝去的青春,也不嚮往政治金錢,蘇古諾夫說:「我的作品不是有關神與上帝,而是有關人類自己,講述他們一些特殊的個性。人類面對自己的殘忍,雖然努力想要說服自我,卻終究很難。」

值得一提的是,此片場景特於冰島拍攝,寧靜的自然美景,迷離朦朧的鏡頭,營造出一幕幕宛如油畫般的細膩情調,也正如蘇古諾夫過往作品的風格,如詩如畫讓人迷醉;另外影片中採用了許多變形鏡頭,用以呈現虛實交錯情境,頗有意思;不過,在這兒想特別提醒一下讀者,此片因共同取材自民間傳說與歌德同名文學作品,因此片中有著持續不斷的獨白,那是浮士德對於知識、對於人生的困惑,富有強烈哲學意涵,但也因此並不是那般容易吸收(也很容易讓周公呼喚而去),所以在此誠心建議喜歡(或好奇)俄羅斯導演蘇古諾夫作品風格的讀者,或是喜歡觀賞詮釋經典文學作品的觀眾,在觀影前一晚可記得要睡飽點喔。

            

編輯/劉宏怡

《浮士德—魔鬼的誘惑》
上映時間:12 月 14 日

蘇古諾夫(Aleksandr Sokurov)
作家林則良曾這樣描述過蘇古諾夫的作品:「要住進蘇古諾夫的電影非常不容易,但是一旦住進去,就會被種在那裡,就像用整個血肉來養一棵扎根到地心的樹。」
被譽為塔可夫斯基接班人的蘇古諾夫,是俄羅斯當代重要導演,其作品風格如詩如畫、優雅緩慢。首部劇情長片《無言之歌》即獲得盧卡諾影展獎項肯定,而 2002 年的作品《創世紀》,全片 90 分鐘只使用一個鏡頭,是影史上第一部一鏡到底作品,極具代表性。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