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啟元的另一經典之作《瑪莉瑪蓮》,以法國結構學大師羅蘭巴特的文本《戀人絮語》為靈感,採取一桌二椅古典東方簡約形式,藉由看似欠缺敘事邏輯的剝離語言,營造出目不暇給的豐饒感官意象。短短一個多小時的演出,兩個裝扮怪異的女人彼此試探、妒忌、嬉耍、咆哮、愛憐,在揉雜性慾與飢渴的關係角力中,不斷輪番拋擲下流粗鄙、甜膩撩人的話語,醞釀出荒謬詩意的劇場美學。
《瑪莉瑪蓮》的獨特與複雜,自1995年首演至今,持續吸引不同導演投身挑戰,甚至推出3個男生的改編版本《強尼強納森》,讓彼時仍是18歲青澀少女的陳仕瑛在劇場裡亦大感震撼。然而這把創作的火花未曾中斷,2012年新點子劇展邀來導演陳仕瑛,重新面對這別具意義的文本,推出新世代詮釋版本《瑪莉瑪蓮‧強尼強納森》。
自21世紀回望舊時,《瑪莉瑪蓮》應如何再次尋獲當代意義?導演陳仕瑛改變文本結構,將《瑪莉瑪蓮》與《強尼強納森》以「0-1-2-1-0」方式重組,一方面呼應劇本中提及的拉岡鏡像理論,一方面將戀人間如鏡相映的投射心理融入,凸顯親密關係裡所潛藏的緊張與爭鬥。此外,導演所遴選的兩組男女演員,以帶有中性特質的簡莉穎搭配甜美女孩陳信伶,將陰柔高挑的姜睿明,配上小男生身形的徐浩忠,更讓這截然不同的戀人組合產生多面向的解讀空間。
而在斑駁牆面與玻璃所框限出的簡淨舞台上,導演以彈力繩的靠攏拉鋸、名嘴開講的紛亂場面、男男情慾SPA、007重型機車扮演遊戲,讓舞台上女演員間的抽象關係,漸漸過渡至2個男演員具角色性格的情境片段,致使一再翻轉的台詞擁有曖昧分歧的流動意象,甚而以90年代曾大行其道的你歌伴唱帶影像,置入劇本台詞,營造出復古又現代的劇場趣味。
由影像設計周東彥製作的你歌伴唱帶畫面。(Photo credits:焦聚場)

編輯/張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