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謎一般的攝影師薇薇安邁爾
認識薇薇安的人都覺得她有些古怪,但是十分堅強與聰明、總是懷著強烈的好奇心,且相當注重隱私。她總是帶著一頂鬆軟的帽子,穿著長裙、羊毛外套和男鞋,頸上掛著總是掛著祿萊雙眼相機,熱愛攝影卻從不展示給任何人看。

Self-Portrait, May 5th, 1955(Photo Credit:異角藝術 提供)

Self-Portrait, May 5th, 1955(Photo Credit:異角藝術 提供)
她的主業並非攝影師,而是一位默默無聞、平凡無奇的保姆,在世時利用閒暇時間拍攝了10萬多張絕美黑白底片、與700捲彩色底片,甚至也有影像與錄音紀錄,然而即使是與她親近的朋友都不知道這些作品的存在,直至晚年由於經濟困頓,才不得不將作品拍賣支應房租。
後來,2007 年的一場就拍賣會上,她的作品被歷史學家兼導演約翰馬魯夫(John Maloof)發現而曝光,自此大大的影響攝影界。其作品不受限於特定主題,呈現美國紐約與芝加哥 50 到 70 年代間,一般人不會注意到富裕社會中的貧窮暗角、生活不協調性,醉心漫遊於城市的她,同時亦搜集了生活中愉悅和溫暖的時刻。

Undated, New York, NY (Photo Credit:異角藝術 提供)

New York, 1953 (Photo Credit:異角藝術 提供)
「V.M. 薇薇安・邁爾攝影展」精選百件經典之作
薇薇安的作品主要分為街頭攝影(Street Photographer)及自拍照(Self-Portraits),安靜卻充滿穿透力的風格,自2009年在網路上出現,即引起大家的關注,至今已在24個國家舉辦近100場展覽。

New York, March 1954 (Photo Credit:異角藝術 提供)

New York, NY, October 18, 1953 (Photo Credit:異角藝術 提供)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New York, c. 1952 (Photo Credit:異角藝術 提供)
她曾說過:「我想沒有什麼事情是能夠永遠延續的,我們必須為其他人空出空間;人生就像在坐摩天輪,坐上去後終會到盡頭,但他人亦如是,每個人都以同等的機會走向盡頭。」

New York, March 1954 (Photo Credit:異角藝術 提供)

New York, NY, October 18, 1953 (Photo Credit:異角藝術 提供)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New York, c. 1952 (Photo Credit:異角藝術 提供)
她曾說過:「我想沒有什麼事情是能夠永遠延續的,我們必須為其他人空出空間;人生就像在坐摩天輪,坐上去後終會到盡頭,但他人亦如是,每個人都以同等的機會走向盡頭。」
(“Well, I suppose nothing is meant to last forever. We have to make room for other people. It’s a wheel. You get on, you have to go to the end. And then somebody has the same opportunity to go to the end and so on.”)
繼首爾、北京後,台灣成為亞洲巡迴展覽的第三站,此次在台首場「V.M. 薇薇安・邁爾攝影展」,將從10萬多張底片精選百件經典作品展出,從她關注社會中窮困的視角、與日常熟悉的風景,也許你將發現這位身份如謎一般的攝影師,究竟如何觀看生命與世界。
編輯/林沛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