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斯坦堡現代美術館(Istanbul Modern)以博斯普魯斯海峽波光粼粼的水色光景為靈感,自然融入海洋與北方的公園綠意,流露建築師Renzo Piano因地而生的建築思考。(Photo Credit:RPBW Architects、Photography by Enrico Cano)
出身建築世家的 Renzo Piano 注重建築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其作品範疇廣泛,思維活躍碰撞卻不浮誇、不隨波逐流,亦無過彰顯個人的建築特色,他以周遭環境為主的設計思考,打造出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大阪關西國際機場、巴塞爾貝耶勒基金會、惠特尼美術館新館、倫敦碎片大廈、西班牙博廷中心等眾所皆知的建築作品。

(Photo Credit:RPBW Architects、Photography by Cemal Emden)
近期 Renzo Piano 完工新作——伊斯坦堡現代美術館,遠看彷彿海濱貨櫃逐層堆疊,也像極了船隻輪廓,皆是設計團隊向該地區作為歐洲、亞洲交通要道致敬。美術館為五層樓結構,包含地上三層、地下兩層,總面積達 15,000 平方米,西側有舊城區、南側為博斯普魯斯海、北側有城市綠肺托法尼公園、東側則是加拉塔港新開發項目,現代建築旁屹立著聖索菲亞大清真,形塑自然與城市景觀新舊交織的獨特氛圍。


伊斯坦堡現代美術館(Istanbul Modern)所在之地,自古以來占盡地理優勢,成為該國經濟、文化、政治重心。(Photo Credit:RPBW Architects)

(Photo Credit:RPBW Architects、Photography by Enrico Cano)

(Photo Credit:RPBW Architects、Photography by Cemal Emden)
置身館內一樓大廳,玻璃落地窗讓絕美海景一覽無遺,反之亦然,館外民眾也能清楚欣賞美術館珍貴藏品,包括英國雕塑藝術家 Richard Wentworth 2005 年之創作〈假天花板 False Ceiling 〉,以及冰島藝術家 Olafur Eliasson 受館方之托,為新美術館創作的三項幾何鏡面裝置作品〈你意想不到的旅程 Your unexpected journey〉;土耳其裔美國新媒體藝術家 Refik Anadol 亦受託創作,以伊斯坦堡地區環境數據實時生成畫面,帶來裝置作品〈Infinity Room: Bosphorus〉。

(Photo Credit:RPBW Architects、Photography by Enrico Cano)

英國藝術家Richard Wentworth作品〈False Ceiling 〉。(Photo Credit:Istanbul Modern)

冰島藝術家Olafur Eliasson 作品〈Your unexpected journey〉。(Photo Credit:RPBW Architects、Photography by Cemal Emden)
一樓同時設有攝影展間、多功能廳、咖啡館、書店、圖書館、美術館資訊交流站、員工辦公室,以及與巴黎龐畢度中心合作打造的「Discovery Space」工作坊專區。觀景最佳地點是位於南面的餐廳,從面向大海的室外廊道可以欣賞壯麗海景,亦可觀察美術館幾乎以樣貌隱約的圓柱支撐結構,圓形柔化了陽光照射下光影之間的分野。

(Photo Credit:RPBW Architects、Photography by Enrico Cano)

美術館北方坐擁公園綠意。(Photo Credit:RPBW Architects、Photography by Enrico Cano)

(Photo Credit:RPBW Architects、Photography by Meltem Sarı)

伊斯坦堡現代美術館(Istanbul Modern)特別在暑假期間推出兒童工作坊。(Photo Credit:Istanbul Modern)
沿著中央迴旋樓梯向下可前往地下電影院,往上可到達二樓與三樓的常態公共展間,目前館內展出:《Floating Islands》涵蓋 280 件作品(其中包含許多首次展出之作),《Always Here》展出美術館自 2016 年以來收藏的 17 件女性藝術家作品,《Renzo Piano: Genius Loci》呈現 Renzo Piano 設計美術館的過程與建築語言,以及《Nuri Bilge Ceylan: In Another Place》與《Constructing Architecture》等展覽,所有展覽空間約佔 3,300 平方米,擁有靈活運用的彈性。


(Photo Credit:RPBW Architects、Photography by Cemal Emden)

(Photo Credit:RPBW Architects、Photography by Cemal Emden)
(Photo Credit:RPBW Architects、Photography by Enrico Cano)

(Photo Credit:RPBW Architects、Photography by Enrico Cano)
RPBW 團隊回望伊斯坦堡現代美術館原址悠久的港口歷史,將博斯普魯斯海峽視為重要元素,並以 3D 成型鋁板構築建築立面,在陽光下宛如魚鱗或水面波光般閃閃發亮。來到建築頂樓則化為大片淺水倒影池設施,可直接伊斯坦堡城市景貌與海景。若從側面觀察建築,橫跨三層樓的逃生梯道位於建築之外,替建築增添有意思的視覺次序。


(Photo Credit:RPBW Architects、Photography by Enrico Cano)

(Photo Credit:RPBW Architects、Photography by Cemal Emden)

建築頂樓有大片淺水倒影池設施。(Photo Credit:RPBW Architects、Photography by Cemal Emden)
此外,今年 2 月 6 日凌晨一場規模 7.8 的致命強震,造成土耳其東南部數以萬計樓房倒塌、4萬多人罹難,伊斯坦堡作為人口逾 1,500 萬的土耳其第一大城,其建築耐震度也開始受到嚴格檢視。館方與 RPBW 團隊亦將安全耐震擺在藝術與文化之前,因此藉由 8.4 x 8.4 米田字型對稱結構、鋼骨鋼筋混凝土等建造方式因應。


(Photo Credit:RPBW Architects、Photography by Cemal Emden)

(Photo Credit:RPBW Architects、Photography by Enrico Cano)

(Photo Credit:RPBW Architects、Photography by Enrico Cano)
伊斯坦堡現代美術館 Istanbul Modern
編輯/沈佩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