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於嘉義在地的特色工藝,嘉義市政府文化局於2019年首次推出「工藝在嘉X創意再加」計畫,今年則以全新的「2023嘉義工藝當代宣言」為主題策展,即日起至101日在嘉義文創園區O棟登場!
 
展覽集結了9位工藝師,包括甫獲嘉義市無形文化資產傳統工藝保存者認定的鑿花工藝大師陳佐民,以及8位中青世代設計師,跨界合作為剪黏、交趾陶、欄間雕刻、石猴雕刻及小木作等5項嘉義傳統工藝共創出20多件作品、轉譯出創新的當代樣貌。
「2023嘉義工藝當代宣言」展現傳統工藝與設計的交織。(Photo Credit: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身為台灣第一個建城的城市,嘉義市擁有300多年的悠久歷史,在這幅員不大的土地上,累積了深厚的藝文底蘊,曾有著畫都的美譽,代表畫家有家喻戶曉的陳澄波、林玉山;而除了繪畫,嘉義在傳統工藝上的發展也相當精彩,林業之都的木雕工藝不用說,還有交趾陶、剪黏工藝,以及石猴雕刻等等,為了復興這些珍貴的傳統工藝,「嘉義工藝當代宣言」展覽透過工藝和設計的跨界合作、實驗性探索,並結合數位科技應用,試圖為傳統技藝注入新的活力,創造進入當代生活的可能。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此次「嘉義工藝當代宣言」展覽邀請到王婕霓、吳基禎、李焌宇、林秉賢、林盈采、許愷庭、陳佐民、蔡錦同、謝東哲等9位工藝師,以及何忠堂、李雅靖、張玉美、許宸豪、陳彥豪、湯季婷、楊家佳、賈勛甯8位中青世代設計師,聚焦於「剪黏、交趾陶、欄間雕刻、石猴雕刻及小木作」5項嘉義傳統工藝,以全新創作或聯名共創出20多件作品,展場劃分5大展區,展現這些工藝的當代價值觀。
 
 

01 欄間雕刻—在木材上刻出日常風景 

 
欄間木雕常見於傳統建築的裝飾上,在有「林業之都」美譽的嘉義市也曾經興盛風光,精湛的鑿花工藝和細膩的作工總是令人驚艷,但隨著產業式微、現代建築形式的轉變,現在嘉義市僅存一間由工藝師陳佐民營運的欄間雕刻廠。此次展覽透過設計的導入,在彰顯工藝本身的同時,也試圖將其帶進現代生活之中。

陳佐民打造的《鑿花壁燈》,將鑿花透過功能轉化,以燈點綴,讓欄間雕刻重新融入現代居家環境。(Photo Credit: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鑿花壁燈》局部細節。(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鑿花矮桌》保留木頭原樣,以燒衫與遮噴技法區分出亮點。(Photo Credit: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鑿花矮桌》局部細節。(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02 剪黏—與磁吸的創新結合、在室內的運用可能

 
展覽中的作品彰顯剪黏工藝的繽紛效果,從宮廟屋簷上到室內空間的應用思考轉變,重新解構剪黏工藝的呈現方式,以燈具和室內鏡的作品轉譯出當代詮釋。

剪黏工藝的當代詮釋。(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繁花》由工藝師林秉賢和設計師陳彥豪以磁吸剪黏花,創新改良成句創作彈性的燈罩,繽紛的剪黏花中還藏著三朵嘉義市花「艷紫荊」,十分吸睛。(Photo Credit: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隱藏的嘉義市花「艷紫荊」是設計師的巧思。(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以龍和鳳為主題,結合玻璃材料創作的鏡子。(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03 交趾陶—以釉色開啟創新面貌

 
聚焦於釉色的表現,工藝師和設計師以實驗性的手法,嘗試在不同造型和功能設定下,挖掘出交趾陶更多的面貌可能,像是《陶的纖維式》,就將棉繩泡進瓷漿後,在濕軟的狀態下進行編織,再燒製出成品,創造出交趾陶嶄新的樣態,策展人邱乾珉表示,「如此的創新想法,突破傳統工藝常會遇到的『圖必有意,意必吉祥』之侷限」,人們可以透過工藝和設計的跨界結合,看見更多藝品型態的展現可能。

《陶的纖維式》(交趾陶特別版)。(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家佳製器-手捏自然紋理系列(交趾陶特別版)》。(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拾器-水系列(交趾陶特別版)》。(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04 石猴雕刻—從觀賞藝品到可應用的生活物件

 
在石雕工藝上,日治時期的雕刻家「龍師」詹龍為嘉義締造出桃城石猴的特色文化,仔細觀察嘉義街道,偶爾能發現幾尊石猴就坐落其中。設計師透過ChatGPT、Midjourney等AI生成工具,生成出上百張設計圖再與工藝師討論,將功能界定清楚後,創造出符合當代的應用創作。

石雕展區。(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耍猴戲系列-邊桌》。(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織器》(聯名限定)由工藝師蔡錦同和設計師李雅靖共同打造,典雅大理石花器結合石猴雕刻饒富趣味,也透過功能性的思考,讓藝術石雕增添出生活的應用可能。(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05 小木作—木作工藝的千姿百態

 
木作工藝除了木材本身的溫潤質感,也能展現不同木頭種類的特性,是能創造五感體驗與多元姿態的工藝。此次展覽中,展現了「榫接、薄片鑲嵌、CNC、異材質結合」等多項技法,探討木作工藝在創作上的可變性以及其千姿百態。

小木作展區一隅。(Photo Credit: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木型邊桌》與興家木業合作,呼應嘉義木都邊桌系列,也因為是工廠生產,具有量產的潛能。(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木鑲》是設計師許宸豪與插畫師湯士賢共創的作品,以國產材結合鑲嵌技術,呈現嘉義具代表性的元素與地標。(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設計師以特別挑選的木材呈現紋理之美。(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嘉義市的地標射日塔與老醫館弘仁醫院。(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透過「嘉義工藝當代宣言」展覽,彰顯出嘉義工藝的多樣性和獨特性,也傳達了工藝師們的「超越」精神,在工藝與設計的精湛結合下,能看見這些嘉義工藝的無限潛力,也令人期待其未來的發展。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2023嘉義工藝當代宣言
展期|2023915日—101
地點|嘉義文創園區O棟
社群|FacebookIG
 

編輯/Kura Yang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