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主辦的第13屆台北雙年展已於11月18日登場,將展覽至2024年3月24日。本屆雙年展以「小世界」為題,邀請臺灣獨立策展人周安曼(Freya Chou)、貝魯特當代藝術中心總監及策展人莉姆.夏迪德(Reem Shadid)和紐約資深作家與編輯穆柏安(Brian Kuan Wood)以有機協作的方法共同策劃,匯集來自20多個城市共58位臺灣及國際藝術家、音樂人,透過個人生命經驗與美感知覺,將北美館轉化為一個聆聽、聚集與即興創作的空間。
王衛,《鏡子》,2023,馬賽克磁磚,1600×400×30公分。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印度北部賈郎達爾(Jalandhar),累積數十年的空氣污染,因為封城、工業生產的停擺,當地居民意外得以清楚看見鄰近的喜馬拉雅山,這群峰乍現的美景反映出許多人在疫情封控期間的深刻體悟:在一個日益縮小的世界,原來近在身邊的事物也可能顯得陌生。「小世界」一個看似簡單的詞,實則蘊含錯綜複雜的面向,它展現了希望、承諾,卻也同時暗藏某種懼怕及不安;希望能對自身小我的生活擁有更全然的掌握權,卻也懼怕被孤立於大我的群體之外。
 

#展出作品涵蓋生命經驗、生態學、文化、經濟和政治層面

 
當世界在尺度上縮小時,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但當人與人之間相互疏離時,世界在情感層面上也變得渺小:「小世界」就懸浮於這樣相聚與分離的狀態中。本屆展出作品縱橫不同時空與表述方式,涵蓋生命經驗、生態學、文化、經濟和政治層面,從參展藝術家與音樂人自身私密的情感及生活環境為出發,繼而對全球當代社會所面對的問題進行詰問,邀請觀眾一起探索歷經巨大災變後迎來的集體智慧,以及重整自身與周圍環境和人事物之間的關係。

「2023台北雙年展:小世界」策展人莉姆.夏迪德、周安曼及穆柏安合影。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 匯聚聲響、動態影像、攝影、錄像、繪畫、雕塑和裝置等120多件作品


本屆雙年展以多重面向的方式呈現,匯聚120多件作品,展出包括19件全新創作和委託製作,以及一系列的聲響、動態影像、攝影、錄像、繪畫、雕塑和裝置作品等;不僅如此,本屆特別將其中一個地下樓展廳改造成「Music Room」,著重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和互動,從2023 年12 月起至2024 年3 月,將由dj sniff、朱利安.亞伯拉罕 (「多加」)(Julian Abraham‘Togar’) 與Wok the Rock聽說三組音樂及聲響創作者,舉辦聆賞會、駐地研究與創作、錄音實驗、即興演奏和音樂編曲等公眾計畫。同時,雙年展於11月18日和19日規劃一系列豐富的開幕週活動,舉辦對談講座、現場音樂表演,以及音樂廠牌賞聽會等,並於展期間推出更多導覽活動。

dj sniff,《變形器》,2023,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製作。
北美館將其中一個地下樓展廳改造成「Music Room」。(photo credit:MOT TIMES)

# 2023台北雙年展展覽亮點


01

北京藝術家王衛以一道雙面馬賽克磁磚所構築的高牆揭開展覽序幕,將美術館入口迴廊空間分隔為二,運用鏡像手法讓作品與兩面落地窗相互對應,改變空間配置和觀看角度,挑戰了觀者對處所(place)的體認。

王衛,《鏡子》,2023,馬賽克磁磚,1600×400×30公分。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02

同樣探索空間尺度的賴志盛,利用現場的既有物件,將北美館二樓205展間公廁前的廊道轉化為等候室,他以極小幅度的改動,突顯出空間中易受忽略的層面,並且微妙地重新配置觀者身體與周圍環境之間的關係。

賴志盛,《2B205》,2023,複合媒材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製作。
賴志盛,《2B205》,2023,複合媒材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製作。
 


03

本屆其中一件委託新作由皮歐.阿巴德(Pio Abad至蘭嶼進行研究之旅,因而回扣到自身背景的菲律賓北部巴坦群島,達悟族和伊巴丹族(Ivatan)擁有相似的文化及語言,他被這未知又熟悉的土地吸引,以陶土製的英文字母呈現伊巴丹的詩文,並搭配影像紀錄與小冊,反映著文本與土地充滿力量又交織歷史傷痕的當今處境。

皮歐.阿巴德,《詩,第九十七首》,2023,複合媒材裝置、出版品,尺寸依場地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製作。
 


04、05

香港藝術家唐納天以晶片和電路板為靈感,委託創作出大型「沙盒」裝置作品,混淆了我們對尺度的感受,重新認識界限與擴縮性等議題。此件作品也與知名哲學家保羅維希留(Paul Virilio,1932-2018)一系列1960年代法國沿岸遺留下來的納粹碉堡影像的攝影作品並置展示,藉由「碉堡考古學」反思科技與戰爭對現代意識之影響。

唐納天,《漫遊微觀宇宙》,2023,複合媒材裝置:工事用砂、鍍鋅鋼板、顏料染色的水,尺寸依場地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保羅.維希留,《碉堡考古學》,1958-1965,微噴輸出,尺寸不一,共25件。圖像由Sophie Virilio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06

同樣依循個人經歷與記憶的依佩諾兒(Ipeh Nur於本屆雙年展展出首支動態影像作品及最新動畫,呈現印尼傳統海洋文化儀式逐漸消逝的困境,細訴當地漁民面臨大型海岸堤防建設案所承受的壓力與畏懼。

依佩.諾兒,《手繪:身體、旅程》,2023,天然顏料、畫布,160×400公分。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07

賈桂琳.きよみ.寇克藉由處理建築空間裡的聲音特質,並以物件為載體來提升聽覺上的敏感度及感知。《不完全是(管他何種新音調)》是個如黑色小迷宮般的充氣式聲響裝置,在漆黑的展間裡,風扇充氣的聲音搭配黑色裝置的起伏膨脹,有如一個非人的管弦樂團,引領觀眾進入一個聲響和空間格局交錯複雜的沉浸式感官體驗。而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充氣的結構吐出內含的所有空氣,一道孤獨的聲音劃破黑暗,邀請人們過渡到另一個領域:在那裡,即便是被用來刺激感官的機器所包圍,誘惑和沉浸的感受卻仍有著出奇的療癒效果。

賈桂琳.きよみ.寇克,《不完全是(管他何種新音調)》,2017 - 迄今,PVC塑料充氣裝置、離心風機、Arduino微控制器、MIDI及觸發繼電器,尺寸依場地而定。音樂製作 : MNDR Production, Peter Wade Keusch Production and Engineering 歌曲:Carolyn Pennypacker Riggs, Jonathan Mandabach and MNDR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08

艾德加阿瑟諾(Edgar Arceneaux將鏡子視為承載自我的媒介,將金屬反射膜從鏡子的硬質玻璃基底剝離,並將其損壞了光澤的銀色塗層塗在畫布上,而玻璃的碎片及毀損狀態象徵自我理解的零碎本質以及歷史敘事的片面觀點。

艾德加.阿瑟諾,《剝鏡 #59》,2023,硝酸銀、壓克力顏料、紙、鏡子、畫布,274.32×1100×9.52公分。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09

娜絲琳寇德(Nesrine Khodr以貝魯特海濱地區裡廢棄的建築工程辦公室,同為藝術家工作室,所拾獲的有機和無機材料為元素,製成六件雕塑作品,展現了藝術家對日常經驗的觀察,同時以緩慢崩解和持續變異的物質象徵政治經濟的動盪與不安。

娜絲琳.寇德,《分解雕塑》,2019-2023,舊地形圖、軟紙板、玻璃與樹脂、燒陶、剝落顏料、指甲油、馬鈴薯漬,70×50公分。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10

赤瀬川原平(Genpei Akasegawa)是1960年代日本前衛藝術重要人物,他曾和學生笑談城市基礎設施之失敗與荒謬,將其單調乏味比擬為杜象式觀念藝術的作風:像是樓梯的盡頭為一堵牆、看不出明顯用途的扶手等。他稱這些無用的建物為「超藝術湯瑪森」,其典故源自1980年代美國棒球選手蓋瑞.湯瑪森以天價薪資加盟讀賣巨人隊後,賽季表現卻差強人意。2023年初,赤瀨川家人意外發現四萬餘幅未曾發表的照片,本屆台北雙年展從中精選50多件,成為首次在國際公立美術館的曝光。
 
赤瀬川原平,《無題》,1987-2006。(photo credit:MOT TIMES)
赤瀬川原平,《無題》,1987-2006。(photo credit:MOT TIMES)


11

伊.古斯提.阿育.卡德可.穆妮阿緒(「穆妮」) I Gusti Ayu Kadek Murniasih (Murni1966-2006)的創作含括對日常生活的觀察,以動物和非人類造物相交流的巫覡元素為題材,繪出她夢境和潛意識中捕捉到的意象和敘事。

伊.古斯提.阿育.卡德可.穆妮阿緒,《與兒嬉戲》,2004,壓克力顏料、畫布,100×100公分。圖像由新加坡Buang S Collection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12

尼基塔.蓋爾Nikita Gale則透過想像而無從眼見的「超物件」(hyperobject)視角,打造一場無聲的音樂會,作品隨著蒂娜.透納的歌曲而「舞動」,促使我們去思索人類軀體的侷限性及沉默的政治立場提出詰問。

尼基塔.蓋爾,《私人舞者》,2020,舞台照明桁架、LED頭燈,尺寸依場地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13

電影製片人約翰史密斯(John Smith開啟了被經歷的時間(lived time)和被記錄的時間(recorded time)的時空裂隙,反覆測量著電影的魔幻時光和機制,到日常所居的私密時刻和脆弱性之間的距離。

約翰.史密斯,《嚼口香糖的女孩》(影像截圖),1976,16釐米轉高畫質錄像、黑白、有聲,12分鐘。圖像由藝術家、柏林/洛杉磯Tanya Leighton畫廊與倫敦Kate MacGarry畫廊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14

印尼藝術家阿迪亞諾瓦立(Aditya Novali採用房地產開發模型的手法,呈現一棟狹窄的微型公寓,反思亞洲和全球成長中的經濟差距與所共同面對的居住問題。

阿迪亞.諾瓦立,《亞洲(虛構)房地產計畫》,2023,木材、樹脂、鋁、鋼鐵、銅、壓克力板、布、133個LED三角旋轉盒,380×25×180公分。圖像由藝術家、雅加達ROH畫廊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此作品的展出呈現由雅加達ROH畫廊贊助。
阿迪亞.諾瓦立,《亞洲(虛構)房地產計畫》細節。(photo credit:MOT TIMES)


15

在巴黎駐村時期渡過漫長隔離生活的陳敬元,在活動空間縮限的期間,打開感知的敏銳力,關注生活及社會事件中不起眼的物件和細微面向。

 
陳敬元,《滑言舌誤》,2022,布面油畫,146×110公分。圖像由藝術家、布魯塞爾Foundation Croÿ-Roeulx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16

林真金(Kim Lim相信宇宙中瀰漫著「氣」,透過振動頻率連結萬物的能量流,本屆雙年展精選她生前一系列鮮少展出的版畫作品,透露出對大自然與各種自然力量的觀察。

林真金,《藍盤》,1970,刻蝕版畫,41×41.5公分。(photo credit:MOT TIMES)
 


17

薩赫.沙阿(Seher Shah)徜徉於繪畫、版畫、雕塑、書寫等多種創作類型之間,作品袒露出我們對身邊事物所知所感的抒情詩意,透過空場、脆弱、破碎的狀態,探掘空間的抽象性。有好幾年的時間,沙阿斷斷續續記下了她對一座城市的想法,而這些與此城市時而親密,時而疏離的時刻,纂集成了一則則未完成的故事;在那樣的時刻裡,形態與結構成為時間與記憶的標記。作品《寫於謎城》收錄了32幅紙上創作,藉由形體和語言的關係去煉取這些匯集的時刻。
 
薩赫.沙阿,《寫於謎城》,2021,紙本絹印版畫、客製盒子、出版物,絹印:22.86 × 30.48公分與盒子:24 × 32.5 × 3公分,共32套。藝術家與杜拜Green Art畫廊提供。(photo credit:MOT TIMES)


18

香港藝術家蘇詠寶則將傳統中醫藥材與當代藝術進行結合,這些藥材是昆蟲的食物也是生存的棲地,牠們耗竭又重生彷彿在撰寫著自己的歷史,自成一體的小宇宙如同維繫人類和大自然的異度空間。

蘇詠寶,《書的形狀》,2023,草本植物,尺寸依場地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蘇詠寶,《書的形狀》,2023,草本植物,尺寸依場地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19

李俊陽於展期間打造小神壇,迷幻螢光的隧道和以拾得物與鐵絲編成的面具皆反映當代臺灣的常民文化,亦成為他面對全球政治動盪感到無能為力時的情緒出口。在雙年展舉行的四個月期間,藝術家將不定時與朋友於現場一同創作或彈奏自製的樂器,將自己的聲音、音樂轉化為人與物和神性之間的溝通渠道。
 

李俊陽,《七彩迷魂妙靈儀》,2023,鐵絲、螢光畫作、水墨塗鴉、現成物,尺寸依場地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

楊裕然(Yang Yooyun)受韓國傳統水墨畫的訓練,作品透過獨特的構圖氛圍來傳達個人的情感狀態。她的繪畫有時呈現宛如電影的質地,看得出以照片為藍本的影子──她經常拍攝廢棄建築、居家內部及人物形影的照片,並將這些影像用為畫面構成的基礎。楊裕然擅長選用特殊視角或場景來傳達某種瀰漫在當代生活中的孤立與焦慮感,譬如從不尋常的距離捕捉到的一隻手臂,一棟光影雜錯的建築物,抑或一個從尷尬角度描繪的房間。

楊裕然,《審查》,2021,壓克力顏料、韓紙,145 × 75.5公分。藝術家與倫敦Stephen Friedman畫廊提供。(photo credit:MOT TIMES)
 


21

楊季涓(Yang Chi-Chuan)在2023台北雙年展展出一件聲響裝置,這件全新的委託創作企圖思考人們面對焦慮、恐懼所歷經的磨難。作品包括數組陶藝雕塑和聲音元素。展場中,觀眾會聽到藝術家與幾名朋友的聲音,他們似乎在對話,但又像各自喃喃自語。他們訴說對於夢魘的恐懼,並配上鋼琴的彈奏聲;輕柔的琴聲與不安的對話內容,帶著衝突卻又撫慰人心。

楊季涓,《你的淚痕是我未來的眼淚》,2023,聲響裝置、陶瓷、黏土、色粉、釉下彩、不鏽鋼、鍊條、動力設備、動力裝置,尺寸不一,20分鐘。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製作。
楊季涓,《你的淚痕是我未來的眼淚》,2023,聲響裝置、陶瓷、黏土、色粉、釉下彩、不鏽鋼、鍊條、動力設備、動力裝置,尺寸不一,20分鐘。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製作。
 


放映單元

2023台北雙年展於展場內特別企畫「放映單元」,引導觀者靜心觀賞8位藝術家/導演的長片作品,展間內放映的上下半場都以王雅慧(1973-2023)的《訪客》開始,這是一部2007年的早期錄像作品,其中一朵雲造訪了這位臺灣藝術家祖父母的居所。

【放映單元 Cinema Program】 王雅慧,《訪客》(影像截圖),2007,錄像,7分16秒。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奧萊克西拉丁斯基(Oleksiy Radynski2022年的劇情長片《弗洛里安的永恆》講述了基輔一位醉心於現代主義藝術的建築師在生命的最後幾年裡,與試圖在他所設計的烏托邦上擴建一座購物中心的房地產開發商們的堅毅對峙。茱瑪納曼納(Jumana Manna於2022年拍攝的劇情片《野食採集者》以菜薊(’akkoub)與牛膝草(za’atar)這兩種野菜蔓延出的法律問題與土地關係,探討不同政權管理隱含的對峙與衝突。泰克拉阿斯拉尼胥維里(Tekla Aslanishvili也於2022年拍攝實驗性紀錄片《國中國》探討南高加索與裏海地區四通八達的鐵路,這項跨境的設施成了建造新關係的基礎,同時亦可被利用為破壞地緣政治的武器。 

【放映單元 Cinema Program】 茱瑪納.曼納(Jumana Manna),《野食採集者》,2022,錄像。(photo credit:MOT TIMES)

本屆雙年展同時推出「小世界線上誌」,一個集合論文、訪談、對話的數位平台,提供觀眾可以延伸閱讀本屆雙年展的多元管道。首波文章包括參展藝術家歐宗翰探索光、視覺和攝影的本質,一張女兒的照片讓他思考當我們的視覺攔截空間中的光線,眼前是否也閃過億萬年前劃破宇宙的那道曙光?人類學家陳如珍探索如何利用音樂來創造「聲音片刻」,將彼此聯繫起來並迎向自由、解放,而非僅是流行消費的工具。亞歷山大普羅萬(Alexander Provan研究藝術家抵制商業機制的策略,以音樂人泰瑞特馬利茨(Terre Thaemlitz a.k.a. DJ Sprinkles為例,探討其抽離主流與消費文化的行動意涵。 作家陳樂明詰問,微觀事物的魅力和神秘感是否能展現生產系統的權力體系。詩人兼媒體學者胡彤暉和雙年展藝術家唐納天對話數位勞動、網路基礎設施的可擴展性,以及如何從「小」中尋求慰藉,或從虛擬和物理生活系統裡設下的陷阱中全身而退。

「小世界線上誌」(截圖)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王俊傑指出:「今年,世界逐步從疫情風暴中復甦,人們從被限縮的日常生活重整觀看世界的方式。台北雙年展作為臺灣與全球當代藝術接軌的重要平台之一,試圖以嶄新的思維,引導觀眾從小世界中見微知著。今年適逢北美館成立四十週年,更是積極推動臺灣藝術與國際鏈結的可能,希冀藉由本屆多元開放的作品及公眾計畫,與來自各地的觀眾增進交流及對話的動能。」


2023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
展期:2023.11.18-2024.03.24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編輯/Stephie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