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肆瘧、戰事頻傳、加密貨幣交易所FTX破產、NFT氾濫的年代,當我們談論當代藝術,我們在談論什麼?是以錄像、裝置、光影、虛擬實境VR為形式,傳遞迷霧背後的意識訊息,還是利用數位工具強力運算後理智先行的圖像思維?
 
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以下簡稱臺藝大)發起,今年邁入第四屆的「2022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以《登入公海》為主題,透過三大展區—九單藝術實踐空間(以下簡稱九單)、有章藝術博物館(以下簡稱有章)、臺藝大藝術聚落(以下簡稱藝術聚落),以及近30位國內外藝術家錄像、裝置、紀錄片等關注新媒體與科技議題之創作,邀請大眾一面走向這座擁抱街坊鄰里的校園美術館,一面感受當代藝術在虛實之間,無可避免狹路相逢的精彩辨證。
 
「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為臺藝大發起的「大臺北藝術節」(Greater Taipei Arts Festival)中,偶數年所舉辦之國際性大型視覺藝術展演活動,同時會搭配「大觀表演藝術節」雙軌進行。今年在陳志誠校長的總策劃下,以《登入公海》為題,透過各式虛實參照呼應的創作,讓大眾深入探討當代藝術如何「航向」藝術的理想之境。

李尉郎作品《無鏡》。(Photo Credit: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提供,Photography by 劉薳粲)
 
但何謂公海?NFT做爲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s)能賦予數位作品獨一無二的代碼,在不同的區塊鏈上有多樣化的NFT平台,像是opensea丶objkt丶f(x)hash丶teia等,在平台上有著各式各樣的商品,包含藝術創作丶音樂丶各類型影像丶遊戲等收藏品,是一個多元丶開放的藝術發表平台;而領海以外的海域(High Seas),不屬於任何主權管轄範圍,則是一個開放給「衆人」的共有之境。

黃嘉俊作品《上船.上傳》。(Photo Credit: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提供,Photography by 劉薳粲)
 
因此公海既代表藝術與數位科技平台上展現的創作自由,也詮釋公共海域虛與實之間的遼闊無邊,這次「2022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透過來自臺灣、英國、俄羅斯、日本、南韓、美國、哥倫比亞、愛沙尼亞、德國,以及一組由藝術家、工程師和研究者組成,名爲VolumeDAO的NFT團體。以近30位藝術家作品,從新科技、新媒體技術,到物質化數據等,觀者將能在虛擬與真實的擺蕩間,展開一場極其開放且自由的藝術對話。
 
接下來就跟著MOT TIMES的腳步走入校園,一睹6件必看亮點作品吧!

亞歷山德拉多馬諾維奇作品《世界即時統計數據》。(Photo Credit: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提供,Photography by 劉薳粲)

艾瑪查爾斯作品《白山》。(Photo Credit: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提供,Photography by 劉薳粲)

亮點作品1:張英海重工業:張英海 + 馬克.沃治《藝術史之終結》\地點:有章、九單、藝術聚落
 
由南韓藝術家張英海與美國藝術家 Marc Voge 於1999年創立的數位藝術團體張英海重工業,是第一代以網路為平台發表實驗作品的藝術先鋒,主要以南韓首爾做為創作據點。
 
本次張英海重工業展出的是為了本屆雙年展特別製作的全新作品《藝術史之終結》,由三段錄像「藝術史之終結」、「錯了」、「實際行動」組成,以黑白的現成影像搭配紅色的滿版粗體字,透過不同文本,伴隨節奏強烈的爵士樂,深刻探討藝術家這個工作的本質為何。

究竟藝術家為什麼停止創作?又為何繼續創作?藝術家知道真正的美而其他人不知道嗎?該參與一場街頭的抗爭,還是創作作品就是在抗爭?諸如此類的對話不斷在錄像中出現,這些對白,就像在跟觀眾對話,特別是與未來要走進藝術世界的臺藝大學生對話。

張英海重工業作品《藝術史之終結》。(Photo Credit:Chris Chen)
張英海重工業作品《藝術史之終結》。(Photo Credit: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提供,Photography by 劉薳粲)

張英海重工業作品《藝術史之終結》。(Photo Credit: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提供,Photography by 劉薳粲)
 
張英海重工業作品《藝術史之終結》。(Photo Credit:Chris Chen)
 
為了讓台灣觀眾更能直觀感受到文字的力度,有章藝術博物館特別將文本翻譯成中文,逐字逐句與張英海重工業確認呈現方式,並以中英對照的兩個同步螢幕,讓觀者既能擺脫語言侷限,亦可完整感受藝術家透過錄像所傳達的信號。
 
但究竟什麼是藝術?審美的評斷標準為何?藝術家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透過字面上的提問,我們將對當前炫炮、不真誠的藝術,或者虛有其表的現況進行反思。


張英海重工業作品《藝術史之終結》。(Photo Credit:Chris Chen)
 
亮點作品2: Fito Segrera《一把與N把椅子》\地點:有章
 
哥倫比亞藝術家菲托·薩格雷拉(Fito Segrera)向來專注新技術與數位媒體的創作,此次展出的作品《一把與N把椅子》,無論在命名、外觀和概念上,皆挪用美國觀念藝術家始祖Joseph Kosuth於1965年所創作的經典作品《一與三把椅子》(One and Three Chairs,註1),並以此作為討論的起點。


菲托·薩格雷拉作品。(Photo Credit: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提供,Photography by 劉薳粲)
 
但與其不同的是,本件作品利用一套人工智慧的圖像辨識軟體,重新拆解圖文之間的關係,以「數學」計算替代了「哲學」思辨的過程。作品由四個物件組成,一把木椅、兩台顯示器、一只相機,相機記錄木椅,並擷取照片局部,接著將圖像上傳至圖像辨識軟體,透過演算法轉譯爲文字描述,並顯示於右側螢幕上,同時,再以此為基準,藉由網路即時關鍵字搜尋,將最終圖像呈現於左側螢幕上。

菲托·薩格雷拉作品。(Photo Credit: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提供,Photography by 劉薳粲)
 
此種作法不只讓作品名稱中的「N」指向無限可能,也能突顯當代數位媒介對圖像、詞彙的無止盡搜尋與翻譯。讓人見證數位科技與當代藝術如何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結合,並產生令人驚嘆且趣味橫生的作品。


菲托·薩格雷拉作品。(Photo Credit: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提供,Photography by 劉薳粲)
菲托·薩格雷拉作品。(Photo Credit: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提供,Photography by 劉薳粲)

亮點作品3:陶亞倫《徘徊的幽靈No.4》、《徘徊的幽靈No.9》\地點:有章
 
做為台灣新媒體藝術先鋒,陶亞倫擅於以數位時代的科技潮流結合感知,體現虛實共生的藝術創作。此次展出的兩件作品《徘徊的幽靈No.4》以及《徘徊的幽靈No.9》,曾於2020年台北當代藝術館陶亞倫個展《無處不在的幽靈》中亮相。但首次體驗的觀眾仍能從中感受到,新媒體賦予創作特有且無懈可擊的魅力。


陶亞倫作品。(Photo Credit: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提供,Photography by 劉薳粲)
 
《徘徊的幽靈 No.4》為上下移動的VR體驗作品,觀者需站立於動力裝置平台上,並穿戴VR頭戴式裝置,緩慢地從展覽空間裡上升、平移,並穿越高塔後移動至原來空間。
 
當我們搭乘以藝術為名的虛擬交通工具時,將能一睹以石頭砌建巴比爾塔的古蹟外觀,也能發現內部徒留高聳卻虛空的鷹架搭建,藉此感受這一座猶如廢墟遺址的意象,乍看美好,實則虛無空洞,同時也隱喻著神祇以語言分隔了人類,讓人類在巴別塔完成前,便因紛亂而崩解。
 

陶亞倫作品《徘徊的幽靈 No.4》。(Credit:陶亞倫)

另一件作品《徘徊的幽靈No.9》則為水平移動的VR體驗裝置,觀者需站立於機械移動的平台,穿戴VR頭戴式裝置,感受身體緩慢水平移動到巨大虛擬烏托邦的情景。我們將緩緩趨近由俄國構成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塔特林(Vladimin Tatlin),在1919年,為紀念十月革命而設計的「塔特林之塔」(也稱作第三國際紀念碑)。
 
這是座從設計之初便難以實現的作品,它預設以鋼、鐵、玻璃等工業材質建造而成,總體造形呈三角錐狀的巨大螺旋結構,不只脫離古典主義窠臼,更挑戰巴黎鐵塔的高度,企圖成為當前改變城市形象的一種象徵。藝術家將「塔特林之塔」巧妙指涉為當代巴別塔,並透過VR數位技術,讓這座原先止步於模型的建築計畫,得以在世人面前重現,並感受建築的宏偉碩大與人類極其渺小的存在。


陶亞倫作品《徘徊的幽靈 No.9》。(Credit:陶亞倫)

亮點作品4:Volume DAO策劃《夢的支撐,物的表面》\地點:九單
 
Volume DAO 作為台灣第一個跨鏈的藝術 NFT 蒐藏、推廣、創造、展演的集體,由當代藝術家、藏家、策展人等所組成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致力成為加密原生藝術(Crypto Art)和當代藝術間的橋樑。

此次計劃以1970年代的藝術運動「表面支架」為命名的支點,探討表面與其支撐物之間的空間關係,並邀請三位生成藝術家王新仁、林逸文、林經堯,以及三位裝置藝術家林友達(古睖.久古)、莊馨怡、許雁婷,讓NFT與實體裝置藝術交會,在數位投影、聲音裝置、投影等虛實呼應下碰撞出獨特的火花。


《夢的支撐,物的表面》展場一隅。(Photo Credit: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提供,Photography by 劉薳粲)
 
有如獨立的展覽,觀眾可在演算法編織的路徑中行走,也能佇足於材料與空間的層疊間造夢,這是一個想像之中「未來的家」的形式,從牆面上以方形燈箱、絲巾與電視螢幕所展示的生成藝術,到窗簾下滿地花粉的劇場張力,壓花玻璃化身黑膠唱片被讀取傳送的聲響,以及利用樹枝、枯葉、頭髮等極其脆弱的物件所創造詩意的裝置。
 
在這裡,心會慢慢寧靜下來,不只能看見藝術更多的可能性,也能探索內在深處的自己。


《夢的支撐,物的表面》展場一隅。(Photo Credit:Chris Chen
 
《夢的支撐,物的表面》展場一隅。(Photo Credit:Chris Chen
《夢的支撐,物的表面》展場一隅。(Photo Credit: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提供,Photography by 劉薳粲)

亮點作品5: 陳乂《率 Rating |||||| ||》\地點:藝術聚落
 
今年上半年甫於台北國際藝術村陳乂個展中展出的NFT系列作品《率 Rating |||||| ||》,透過「區塊鏈」(block chain) 技術將加密貨幣市場的交易脈動,賦予視覺與聽覺的多重感知。《率》以一百柱光體作為視覺基調,對應前百大交易總量的加密貨幣。而眼前一道道光束,皆來自加密貨幣市場上每筆交易項目金額、幣值升貶等脈動所實時生成的數據。
 
陳乂以三種形式呈現NFT的波浪,分別以螢幕呈現錄像、以虛擬VR技術感受360度沉浸式氛圍,最後則是以展場為實體化表現空間,用煙霧、雷射、燈管變成一個空間裝置,讓人可以走入其中,感受從虛擬走到現實的狀況。


陳乂作品《率 Rating |||||| ||》。(Photo Credit:Chris Chen)

陳乂作品《率 Rating |||||| ||》。(Photo Credit: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提供,Photography by 劉薳粲)

陳乂作品《率 Rating |||||| ||》。(Photo Credit: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提供,Photography by 劉薳粲)
 
亮點作品6:王仲堃《風聽》、《與風對話》\地點:藝術聚落
 
走進藝術聚落,踏進老房子展間,這是本次雙年展中唯一沒有使用電力設備、只仰賴自然的作品;藝術家王仲堃向來擅於創造各種與自然產生共振的動力聲音裝置,觀看此作猶如歷經各種虛實過後,反樸歸真的狀態。


前往藝術聚落。(Photo Credit:Chris Chen)
 
在老房子裡觀展。(Photo Credit:Chris Chen)

本次展出的兩件動力雕塑,透過電流、自然的微風及人流所造成空間中氣場的流動使機械動作。其中《風聽-2021-P》系列作品由一座鏡面底盤,以及三面紙造扇頁所組成,鐘擺與核心結構維持了雕塑整體的平衡。當觀眾行經時所掀起的氣場流動將觸發扇面旋轉,中央環繞的壓克力管同時奏出鳥鳴音響,人與無形的氣流在此起彼落的笛音中相互共振。


王仲堃《風聽-2021-P》系列作品。(Photo Credit:Chris Chen)

王仲堃《風聽-2021-P》系列作品。(Photo Credit: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提供,Photography by 劉薳粲)

《與風對話-2021-P》則藉由懸吊如風帆的纖薄白紙捕捉不可預期的微風 ,在紙張的擾動之下,吊線牽引著木蓋開合,使兩支管風琴木笛產生即時連動的音頻,聲音的堆疊如風一般,偶發的聲響旋律喚起身體、空間與聲音之間的對話關係。

 
王仲堃作品《與風對話-2021-P》。(Photo Credit:Chris Chen)
 
註1:美國觀念藝術家始祖Joseph Kosuth1965年作品《一與三把椅子》(One and Three Chairs),每次展出需維持兩個不變元素—「椅子」一詞的字典定義紙本和佈展說明書。根據說明書,佈展者要將一把椅子放在牆前,為椅子拍照,此照需放大至與實際椅子相同大小,並貼於椅子左側牆上。最後,將字典定義的放大影本掛在椅子右側,並且椅子上緣要與字典定義的下邊緣對齊。

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登入公海》

日期:即日起 – 2022年12月30日
時間:星期二–星期日 11:00 – 17:00(週一、國定假日休假)
地點:有章藝術博物館、臺藝大藝術聚落、九單藝術實踐空間(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
有章藝術博物館官方網站: https://museum.ntua.edu.tw/
有章藝術博物館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MNTUA

◼ 參展藝術家:
張英海重工業:張英海 + 馬克.沃治、艾瑪.查爾斯、陳乂、Volume DAO(王新仁、林逸文、林友達、林經堯、莊馨怡、許雁婷)、亞歷山德拉.多馬諾維奇、謝瀞瑩、黃嘉俊、迪娜.卡拉曼、李家祥、李尉郎、弗拉基米爾.納登、卡佳.諾維茨科娃、菲托.薩格雷拉、陶亞倫、王仲堃、吳其育
 
◼自由之海 網站建置計畫創作團隊 
林昱萱、吳亞輿、黃伊綾、高慶展、周育賢

◼徜徉於海 Wander into Our Sea
李俊逸、潘妍希、陳柏安

◼教育推廣實驗計畫 
林子傑、陳彥成、陳琮皓、譚天
 
◼備註:
弗拉基米爾.納登(Vladimir Nadein)和迪娜・卡拉曼(Dina Karaman)兩位俄羅斯籍藝術家因政治因素離開俄羅斯,成為流亡電影工作者,透過VT ArtSalon非常廟藝文空間發起的「藝術人道走廊計畫」現於臺灣駐村創作,在VT ArtSalon非常廟藝文空間的引薦下,本屆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將邀請兩位知名電影製片人參與展覽,期待藉此機會了解俄羅斯錄像藝術和實驗電影的現況。 
 

編輯/Christine Chen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