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設計旅館聚焦」系列,為 MOT/TIMES 推出的最新單元,固定於每月初上線,介紹近來最新、最夯的設計旅館案例。

月前,Wythe Hotel 在布魯克林開幕,這間帶有復古風味的精品旅館,旋即在紐約造成熱潮。在這,除了能飽覽曼哈頓的天際線,並能享受當地直送、新鮮食材所烹調的佳餚,Wythe Hotel 與農夫直接買賣,並把這樣的態度、生活體驗,分享給所有入住的旅客,「我們歡迎藝術家、釀酒師、音樂家、演奏家、工程師……,所有帶給這個街區歡樂的好朋友們。」Wythe Hotel 的誕生,不禁讓人忘了紐約另一端的 Ace、Standard 與 Dream New York,這是 Web 3.0 時代旅居紐約的酷派新選擇,布魯克林的第二人生(Second Life)也正由此展開!
過去,紐約客總說:「No sleep until Brooklyn.」意思是包括商業、娛樂、藝術創作等活動,都在曼哈頓發生,而一水之隔的布魯克林,只不過是回家睡覺的市郊。如今流傳的說法成了:「Manhattan has moved to Brooklyn.」短短數年間,布魯克林的文化風景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城市氣象直逼曼哈頓的文明鋒頭。
 
搶灘威廉斯堡的個性旅店
 
座落於布魯克林心臟地帶的Wythe Hotel,是位處威廉斯堡(Williamsburg)濱河區域的 8 層樓精品旅館,鄰近紐約地鐵 Union Square 站,藝廊、酒吧、餐館與音樂廳林立於周邊的活力街區,由 Jed Walentas、Andrew Tarlow 與 Peter Lawrence 共同搭檔經營。Wythe Hotel 前身是興建於 1901 年的製桶廠,以及於 90 年代遷移的紡織廠。閒置的十幾年間,這裡是塗鴉客隨性揮灑創意的空間,如今已精心改造為擁有 72 間客房的個性旅店,同一街區的 Brooklyn Bowl 則是布魯克林最時髦的娛樂聚落。


 
隨著布魯克林城市活化運動的推行,威廉斯堡的房地產跟著水漲船高,「2006 年,擁有當地產權的Newcastle紡織廠老闆決定將其出售,在熱錢的炒作下,我們與這棟建築無緣,但在 2008 年的金融海嘯後,何其有幸地,我們的機會又來了,最終以 950 萬美元成交。」經營團隊之一的房地產開發商 Jed Walentas 表示:「我的生活就是與人打交道,我喜歡與朋友共事的感覺,友誼萬歲遠勝於金錢交易,這個計劃就這麼開始了。」
 
來自澳洲的 Peter Lawrence,擁有五星級旅館與夜總會的營運經驗,他在 1995 年離開墨爾本、落腳紐約,相繼開了幾家餐廳,他喜歡用「策展」(curation)這個字眼來描述自己的工作,「像是為新興街區策劃一場生活的饗宴。」如今,他也是 Wythe Hotel 三名策劃操盤手之一。
 
縱覽曼哈頓天際
 
在徹底融入街區性格的營運宗旨下,Wythe Hotel 結合了歷史感與現代性,在廠房原來的 5 層樓結構上,增闢了 3 層以玻璃與鋁搭建的樓層。建築師 Morris Adjmi 刻意保留面對曼哈頓的窗景,並以強化玻璃搭建出帶有工業感的結構外觀。經營者刻意保留了原先的工廠特質,包括位於建築凹角處的入口、松木橫樑、木質天花板、粗礪的磚牆、拱形鑄鐵窗台與眺望景致的落地玻璃窗,室內維持建築結構原本的13英尺挑高,床具與桌子則是以回收的松木製作而成,入住的旅客可輕鬆擁有 East River 與曼哈頓天際線的景觀。
 
身為宣導「從農場到餐桌」(farm to table)、「物盡其食」(nose to tail eating)概念的美食先鋒,位於旅館1樓、由布魯克林區餐飲達人 Andrew Tarlow 出手打造的Reynards餐廳,供應由當地直送新鮮食材所烹調的佳餚,用餐的同時,可盡情享用庭院灑入的陽光,廚具則特選燃木烤爐與烤架,講究原味口感的料理工序,Andrew Tarlow 表示:「我們與供應食材的農夫直接交流,這是我們想與顧客分享的生活體驗。我們想要為這座城市做點什麼,創造一個能讓志同道合的人們共聚的場所,是很棒的一個想法。藉由美食取悅生活,這點子不賴吧?」
 
位於 6 樓的 Ides 露台酒吧,則是以 Andrew Tarlow 剛出生的第四個小孩命名,可將曼哈頓與布魯克林風光盡收眼底,此樓層另設派對宴會廳、60 個座位的私人放映室與晚宴包廂等多元空間。布魯克林釀酒廠原是 North 11th Street 一帶的地標,但 在Wythe Hotel 正式營運後,絡繹於此的人潮取代了來往的卡車,成為令人振奮的街景,而這也同步帶動了威廉斯堡的觀光人潮,以往在週末參觀布魯克林釀酒廠的人數,從寥寥無幾爆增到 3 千多人。現在,每天的傍晚時分,人們相約在 6 樓的 Ides 酒吧,觀賞曼哈頓的落日餘暉,迎接夜晚的歡樂時刻。
 
布魯克林藝術精神的結晶
 
若說 Wythe Hotel 是布魯克林藝術精神的結晶,並不為過,沒有了這樣的情境氛圍與生活場景,Wythe Hotel 這個品牌不可能誕生。大廳懸掛的是刺青藝術家 Duke Riley 的創意圖騰(如下圖),旅館外牆由藝術家 Steve Powers 集結了組成市鎮與建築歷史的 logo 作為歷史紀念物,包括布魯克林道奇隊、Newcastle 紡織廠、Holmes Protection 監視控防設備等圖案標誌都在其中,而旅館的霓虹燈管則由玻璃裝置藝術家 Tom Fruin 規劃設計,客房的壁紙交由插畫藝術家 Dan Funderburgh 針對不同房型特色進行彩繪創作。
 

1樓大廳帶有舊廠房氣息,並懸掛著刺青藝術家Duke Riley的創意圖騰作品。

布魯克林塗鴉藝術雙人組 Faile 說:「這在五年前是無法想像的一幕。藝術沒有貴賤之分,這可不是紐約邊緣社群的聚眾派對,Wythe Hotel 代表的是紐約生活型態的酷派風格,它的揭幕宣告著布魯克林全面轉型的新階段正要展開。」為 Wythe Hotel 下了最好的註解。

編輯/ 陳書俞
「每月設計旅館聚焦」系列,為 MOT/TIMES 推出的最新單元,固定於每月初上線,介紹近來最新、最夯的設計旅館案例。

Morris Adjmi
80年代初,自美國杜蘭大學畢業(Tulane University)後,即與義大利建築師 Aldo Rossi 展開長達 10 年合作;直至 1997 年,Morris Adjmi 才獨自開業、創立 Morris Adjmi Architects,並主要設計紐約市內建築,範圍涵蓋商業、辦公、住宅空間,最新作品即為布魯克林區的 Wythe Hotel 。

Wythe Hotel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