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建築競圖的想像!台電《翻轉.育電域》展出「訓練所所本部綜合大樓」九間優秀建築團隊競圖
近年來台電正在慢慢的改變。除了新成立綠能場域品牌「電幻1號所」、在松菸展出《島嶼脈動 LIGHT UP》、公共藝術「點亮十三層遺址」......等,台電舉辦新店山區「訓練所所本部綜合大樓」的競圖案,更是為台灣建築公共工程樹立了良性的典範。
此次不僅聘請三位專業的建築師呂欽文、張匡逸、龔書章,與台電內部訓練所副所長李向榮、營建處副處長陳夢麟共同擔任評審,更在規劃初期就充分的勘查,將對於新訓練所建築的想像、需求落實於招標文字,吸引了國內九家非常優秀的建築團隊競標,最後更將所有競圖規劃匯集成「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綜合大樓競圖展」,讓建築界形成開放的良性討論!現在就跟著 MOT TIMES 一起來看看本次由黃明威建築師設計的獲選作品「場所建築」,以及另外八項優秀的設計!
此次不僅聘請三位專業的建築師呂欽文、張匡逸、龔書章,與台電內部訓練所副所長李向榮、營建處副處長陳夢麟共同擔任評審,更在規劃初期就充分的勘查,將對於新訓練所建築的想像、需求落實於招標文字,吸引了國內九家非常優秀的建築團隊競標,最後更將所有競圖規劃匯集成「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綜合大樓競圖展」,讓建築界形成開放的良性討論!現在就跟著 MOT TIMES 一起來看看本次由黃明威建築師設計的獲選作品「場所建築」,以及另外八項優秀的設計!
1951年成立的「訓練所所本部」位於新店山區(烏來),青山綠水環境優美,近 70 年來不但肩負培育人才的重任,更是舉辦新生訓練和退休聚會重要的儀式場所,承載著每位台電人的記憶。
但歲月更迭及組織轉型,園區空間已不符合需求,為建構專屬訓練所自身的空間氛圍,台電營建處與訓練所充分討論,進行專業的前期規劃,聘任合適的評審,提供公平、公正且友善的投標環境,吸引高達九家建築師事務所參與,並提出多元的場域建構方法。面對優秀的提案,五位評審歷經四輪投票並針對競圖需求及目標充分討論後,方能選出優勝者。
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空拍圖。(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既有行政大樓(將於本案拆除)。(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既有活動中心(將於本競圖拆除)。(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空拍圖。(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既有行政大樓(將於本案拆除)。(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既有活動中心(將於本競圖拆除)。(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評審召集人龔書章指出:「由於『台電訓練所所本部』是每位台電人重要的記憶場域,因此在競圖前評審就與主辦方營建處開了兩次會議,並前往訓練所基地進行勘查,感受到園區的潛力,為了不浪費這寶貴的機會,我們與營建處及訓練所的同仁一起討論,讓他們將台電對訓練所的想像跟需求落實到招標文字,讓建築師能清楚瞭解需求跟期待,再運用設計來回應想像。由於這麼多優秀的建築師參與,讓評選變的相當不容易,因此評審決定採用充分討論的方式審查,針對每位建築師的方案將帶來的可能跟挑戰進行瞭解。最後關鍵的討論,是在思考哪一個提案能給台電未來至少二十年的願景。最後才共同選出黃明威建築師的提案,因為他藉由新建訓練中心改變整個園區的地景面貌,創造當代訓練中心的內部機能跟空間,將能成為台電新的品牌形象。最後更讓訓練中心成為啟動器,連接從生活、到居住、餐廳的關係。」
擁有 70 年歷史的「訓練所所本部」因園區中許多建築於不同時期陸續建造,建築之間的動線並不連續,中庭廣場正中央更被劃為停車場,人車路徑沒有完善的規劃,無法串聯整個園區。評審龔書章特別提出在改造前基地面臨的四大問題:
一、基地外的馬路(新烏公路)剛好在轉彎處,容易造成交通上的視覺障礙,所以轉角點的處理是個重要的挑戰。
二、訓練處大型遊覽車進出時,目前都是從轉彎處直接進來,其實在動線上並不方便,如何解決兩部遊覽車的動線、停車也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三、基地正面路口與後方宿舍區,有約一層樓的高度差,如何讓上下方路口完整連接也是設計很重要的一部分。
四、目前有一條車道,從入口處直接切入基地位在籃球場、一旁大樓的兩個地下停車處,剛好劃開園區正中心,使得園區建築散落在四面。如何讓行政、教育訓練、體育空間與餐廳連結在一起,形成好的生活區,是一大課題。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場所建築」(首獎)
獲首獎的黃明威建築師將量體設計拆分為三棟,將行政、教學、活動(體育館)分棟處理,藉此減化新建的綜合大樓對園區的壓迫。入口處體育館立面設計採 CLT 錯層壓木材構造,一進入園區即可看到良好、省能通透的視覺意象。在入口動線,除了將原本通過基地中心的行車動線改道,將人車分道,更在原本轉彎處利用原有的公共藝術作品設計較寬闊的車輛迴轉道,並將公車站、警衛室規劃於同一處。整體設計並沒有花俏的手法,卻將所有建物、動線整合在一起。
首獎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場所建築」。(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
首獎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場所建築」。(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
首獎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場所建築」。(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
首獎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場所建築」。(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
此外,在長遠規劃上,黃明威建築師找出了基地動線的中心秩序,未來若能接續建築師設計的第二期計畫,打造一條貫穿基地、種植喬木的中央綠園道,規劃園區中央的花園綠景,則將形成更舒適的活動空間。
首獎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場所建築」。(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
首獎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場所建築」。(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
首獎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場所建築」。(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
首獎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場所建築」。(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
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自然蓄電所」(第二名)
「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為本次競圖的第二名,亦是十分重視城市規劃的建築團隊。在量體的設計上,兩座新設計的建築分別為行政與教學、會議與休憩功能,在兩建築間留有通道,連接後方中央開放綠地,降低熱能、營造舒適的微氣候,並可在此進行多樣性的戶外活動。兩棟樓則以頂層空橋連接。
建築師在空間規劃上,不但考慮到周遭地景、人流,將使用頻率高的空間攝於東北邊近入口處,也依空間照特性,在園區內建築間設計不同屬性的戶外空間,是本次競圖案中,少數在設計之初便考量到整體規劃的方案。
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自然蓄電所」。(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
徐岩奇建築師事務所「學習生活的容器」。(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
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自然蓄電所」。(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
陳章安建築師事務所「光電森林」(第三名)
作品靈感源自於園區內豐富的樹種變化,陳章安建築師與不同於此次競圖的事務所,他將大量暖色調木頭融入建築中,並製作半木構造的亭子,除了形成提供多雨的無來遮風雨的廊道,也將動線透過拾級而上的樓梯,從正立面帶到後方。從正立面望過去,這裡還能夠作為一個舒適的表演、活動空間。不過綜合考量下,作品亦與其他建築連結相較少,且從一樓望去,多個介面使整體較為複雜。
陳章安建築師事務所「光電森林」。(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
陳章安建築師事務所「光電森林」。(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
徐岩奇建築師事務所「學習生活的容器」(第四名)
徐岩奇建築師將量體拆分為兩座建築,一為辦公教學樓、一為活動中心,集中於基地北邊(靠新烏公路轉彎處)。並利用剩餘的空間設計滯洪池與新入口處的廣場,不但為園區後方宿舍區建築帶來寬廣的視野,也讓兩座新建築的對外動線有很好的連接。另外,建築師在辦公教學樓立面設計了如階梯狀的陽台,提供眺望河景的空間。唯獨量體集中於轉角處,對於馬路一帶可能形成較大的壓力。
徐岩奇建築師事務所「學習生活的容器」。(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
翁祖模建築師事務所「與自然對話」
「有別於都市中的土地與『建築』為伍,這塊山中的土地與『自然』為伍」設計概念顯現出對於地景與建築關係的考量。翁祖模建築師在量體立面上設計了許多半戶外空間,將人提升至一個可以看到山、海、河的高度,希望讓台電員工在辦公、行政空間都能與這裡難得的自然景致更加親近。
翁祖模建築師事務所「與自然對話」。(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
翁祖模建築師事務所「與自然對話」。(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
葉世宗建築師事務所「隱藏的秩序」
葉世宗建築師利用垂直的量體分配內部關係,一樓為大廳、公共服務空間;四、五樓為辦公空間;二至三樓則設計為教學空間,並在戶外設計可直上樓層的樓梯,增加進出效率,也提供了人流互動的空間。並且在屋頂材質與設計上有所著墨,採用隔熱效果佳的「輕質複合水泥板」製成四角向下彎曲的外型,可迅速排水。(評審龔書章指出,其量體結構、動線都處理得相當好,但量體較高,對於基地環境顯得較為緊迫。)
葉世宗建築師事務所「隱藏的秩序」。(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
黃聖吉建築師事務所「山林中與自然共生的 Taipower 學院」
此作在新烏公路轉角處即可看到鮮明的「Taipower」,打造出台電十分現代的形象。黃聖吉建築師將建築量體拆分為兩個部分,並在入口處讓進入園區的人,可以沿著斜坡走到建築上方,高度移升的過程中能看到遠方的山、一旁北勢溪景,彷如攀登一座小山。(評審龔書章指出,作品整體設計鮮明,不過對於後方園區的景觀描述較少。)
黃聖吉建築師事務所「山林中與自然共生的 Taipower 學院」。(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
黃聖吉建築師事務所「山林中與自然共生的 Taipower 學院」。(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
張峰溢建築師事務所「光盒之樹」
張峰溢建築師將演講廳、辦公室、教室......等各種不同大小的空間量體,依照空間的光線需求,錯落堆疊成一棟建築。並在屋頂設計可供休息、午餐的戶外花園,提供舒適良好的休閒景緻。建築上方更加上一層大面積光電板,是一座能源與地景相互和諧的建築。評審龔書章特別指出,此設計相當出色,不過由於造價高,且在烏來其實不需上到屋頂平台,已有相當好的自然景致,但這項設計若能實踐於如彰濱工業區等地,可會是個很好的作品。
張峰溢建築師事務所「光盒之樹」。(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
萬有為建築師事務所「與自然」
萬有為建築師希望建築在被自然環抱的基地中,可以融入地景之中。在設計時,以受訓者抵達訓練所後的動線構想,在建築上設計了一個連接建築的大斜坡,讓所有進入空間的人先經過60公尺長的坡道,在過程中感受周遭的自然,並藉此達到心境的轉換。此外,建築立面相當十分簡單俐落,並在斜坡下設置管理、休閒單位,與當代國際設計相當接近。建築十分,唯獨在車道設計上,遊覽車在轉角處可能面臨轉彎時需要倒退的問題。
萬有為建築師事務所「與自然」。(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
萬有為建築師事務所「與自然」。(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
評審龔書章提到,此次便是此件作品與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場所建築」中做選擇。相較之下黃明威建築師的作品設有大片玻璃窗景,較為現代;「境向」的作品則更為尊重園區內原有的紋理,建築外型選擇低調呈現。從總體規劃來看,兩個團隊都做得相當出色,差別僅在於風格的不同。而其他作品也都相當有各自的特色,都是水準之上的設計。
召集人龔書章教授現場導覽。(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Photogrphy by 原間攝影 朱逸文)
召集人龔書章教授現場導覽。(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Photogrphy by 原間攝影 朱逸文)
此次競圖的九件作品以《翻轉‧育電域 TURN ON TOGETHER》為名,11月13日至11月28日於台北公館台電辦公大樓主樓大廳舉辦公開展覽。嚴謹、公開的競圖過程,可謂為台灣公共工程的典範,台電也希望透過此次展覽,讓建築團隊得以彼此切磋交流,在建築競圖形成良善的氛圍!
(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Photogrphy by 原間攝影 朱逸文)
(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提供、Photogrphy by 原間攝影 朱逸文)
【展覽資訊】
翻轉‧育電域 TURN ON TOGETHER
日期:2020/11/13至2020/11/28(週日公休)
時間:9:00-18:00
地點:台灣電力公司總管理處辦公大樓主樓大廳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242號1樓
【評審委員(依姓氏筆畫順序)】
李向榮╱台灣電力公司訓練所副所長
呂欽文╱呂欽文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陳夢麟╱台灣電力公司營建處副處長
張匡逸╱常式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龔書章╱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專任教授
【主視覺設計概念】
以「翻轉、孕育、場域」為概念,「莫比烏斯環」的無限循環為結構基礎,透過兩個環形互相纏繞成視覺錯視來形成場域感,好似雙手環繞輕捧,孵育生命,隱喻九家建築師事務所的發想,將賦予烏來訓練所無限的可能。
主辦單位:台灣電力公司
視覺設計:角白設計
攝 影:原間/朱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