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建築 Architecture
落在梯田旁的白色水滴「豐島美術館」:走進只有一件作品的靜謐空間,感受時間與存在的痕跡 落在梯田旁的白色水滴「豐島美術館」:走進只有一件作品的靜謐空間,感受時間與存在的痕跡

落在梯田旁的白色水滴「豐島美術館」:走進只有一件作品的靜謐空間,感受時間與存在的痕跡

在瀨戶內海群島間,豐島美術館如一滴白色水滴,靜靜落在梯田旁。這座只展示一件作品的空間,讓人於光影與水的細語裡,感受自然、建築與藝術交織的寧靜與無垠,找回與土地與自身的連結。
在瀨戶內海的波光間,一滴白色的水,彷彿自天空墜下,又或是從地底湧出。這座坐落於豐島山丘梯田旁的白色建築,便是只展出一件作品的「豐島美術館」。無樑柱的空間、如水滴般隆起的形體,使它無論在藝術祭的喧囂裡或之外,都足以吸引世界各地的旅人專程登島,探尋自然與藝術交織的寧靜。
 
外觀形塑水滴的豐島美術館,坐落於豊島山丘梯田旁。(Photo Credit:Iwan Baan)
(Photo Credit:Iwan Baan)


式微的豐饒之島,走向藝術的再生

 
位於直島與小豆島之間的豐島,面積僅 14.5 平方公里,人口不足千人,自古以來便以肥沃的土壤與水資源滋養著農業與漁業。島嶼中央的檀山,矗立於島的脊樑,而檀山山麓的唐櫃岡地區,正是有名的湧泉「唐櫃の清水」所在,數百年來為農業灌溉與居民生活帶來水源,也滋養出一片片梯田,描繪出日本原鄉的風景。
 
豐島美術館所在的豐島,曾是水稻和蔬菜的繁榮產地。(Photo Credit:Benesse Art Site Naoshima)
 
然而,1970 年代爆發的產業廢棄物非法棄置事件,為這座島嶼帶來嚴重環境污染與外界的風評陰霾,人們的生活隨之改變,曾經繁盛的農業也因產業變遷逐漸衰退。就在此時,藝術成了島嶼重生的契機。1980 年代,倍樂生集團(Benesse)與福武財團(Fukutake Foundation)在直島發起「直島倍樂生藝術之地」(Benesse Art Site Naosima)計畫,以藝術、建築與自然融合為核心,逐步讓瀨戶內群島重獲注目。2010 年首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登場,豐島也成為藝術行動的一部分,而豐島美術館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
 

一滴水化作建築,與大地共生

 
豐島美術館由藝術家內藤禮與建築師西澤立衛共同構思設計。西澤立衛除了有自己的建築設計事務所,也與妹島和世共同創辦了SANAA 建築事務所,以極簡、流動、有機的建築語彙聞名。SANAA 的建築常在輕盈透明感與柔和曲線之間取得平衡,而在豐島美術館中,西澤則將這種流動與有機的語言進一步帶向大地的尺度與質感。相較於 SANAA 作品裡常見的纖細感,豐島美術館以混凝土殼結構展現了更強烈的存在感與對環境的呼應,成為西澤立衛個人獨立設計中極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西澤立衛以流動的曲線打造美術館的有機外觀。(Photo Credit:Benesse Art Site Naoshima)
 
這座白色量體,外型彷彿放大了一滴水初落地的瞬間,無棱角地隆起於山坡。整體面積約 40 × 60 公尺,最高點僅 4.3 公尺。室內毫無一根柱梁支撐,整座空間僅憑弧形混凝土殼自我撐起。建築內部開了兩個大天井開口,不僅是施工時為清除模土所需,更回應了直島倍樂生藝術之地發起人、福武財團榮譽理事福武總一郎先生的願景:希望創造一個能讓人感受到藝術、自然與建築和諧共存的場域。
 
美術館內無柱梁支撐,採用約 25 公分厚的混凝土殼體結構建造。(Photo Credit:Iwan Baan)
 
特別的是,通往美術館的環形步道是一條只能順時針行走的路線。旅人必須先沿著梯田小徑,經過瀨戶內海的遼闊景致與低語的森林,方能抵達那沈靜心靈的白色空間。
 
美術館棟旁是設有餐飲空間和商店的咖啡廳棟。(Photo Credit:Iwan Baan)
 

微光中湧出的水珠,細訴時間與存在

 
豐島美術館館內並沒有繁複的展覽陳列,整個空間中僅收藏著一件作品——內藤禮的《母型》。自 1990 年代以來,內藤禮的創作始終圍繞著「存在即是祝福」的主題,在豐島美術館中,她打造了一個看似空曠、卻充滿生命氣息的場域:地面上分布著上百個極小的孔洞,水珠不斷從其中悄悄滲出,或匯聚成小小的水漥,又隨著風、光線、地勢的細微起伏緩緩移動,最終在時間裡悄然蒸散。陽光透過天井傾瀉而下,鳥鳴、風聲、偶爾飄落的雨雪,都與這些細微的水跡相互呼應,使整個空間彷彿在不斷呼吸與變化。
 
豐島美術館只收藏一件作品——內藤禮的《母型》。(Photo Credit:Iwan Baan)
內藤禮以泉水為創作核心,與建築和自然共同交織出萬變的「存在樣貌」。(Photo Credit:Benesse Art Site Naoshima)
 
這些水珠,如同藝術家對「泉水」概念的回應,也讓人聯想到島上自古以來滋養梯田、居民生活的湧泉「唐櫃の清水」。從自然的泉水到藝術裡的水珠,內藤禮將水轉化為一種生命的徵兆,無聲地提醒人們:即使再微小的存在,也承載著大地的脈動。而人們在這片寧靜的空間中,隨著水的流動、時間的推移,往往會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和諧與喜悅,彷彿與大地、天空以及生命本身融為一體。
 

自然與人心,重新連結的所在

 
走出美術館,梯田鋪展眼前,四季更迭裡稻穗結實、橄欖吐新芽。館周圍的「棚田計畫」更是島民、福武財團與藝術祭共同實踐的願景。島民不只是觀者,更是耕作者、參與者,他們合力復育荒廢梯田,種出稻米與果實,也在館旁的咖啡廳棟裡端出蘊含島嶼風土的料理。
 
(Photo Credit:Iwan Baan)
咖啡廳棟空間。(Photo Credit:Benesse Art Site Naoshima)
 
豐島美術館不只是一棟建築,也不僅僅是容納一件藝術品的空間。它更像是一個容器,盛裝著自然、時間,以及人與土地重新連結的可能性。而人們或許會發現,真正值得凝視與傾聽的,不只在館內那無聲流動的水珠、陽光與微風裡,更在這片海上島嶼所訴說的故事之中。
 
(Photo Credit:Iwan Baan)
 
豐島美術館
地址|香川県小豆郡土庄町豊島唐櫃607
開放時間|【3/1~9/30】 10:00-17:00(最終入館16:30)
【10/1-2月底】10:00-16:00(最終入館15:30)
* 公休、實際開館日請見官網
* 需線上預約購票。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