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Art

攝影迷必訪!開箱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超過600幅珍貴影像,重要作品搶先看

攝影的意義是什麼?是傳達真相的觀景窗,還是呈現「在場」與「缺席」的關係美學?是寫實的日常紀錄,抑或藝術創作?從你拍下的那刻起,這就是「過去」,然而當我們回溯往日時,我們爬梳的究竟是破碎的歷史、觀點不一的時代,還是純粹的土地情懷?明日起試營運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將帶來三檔全新展覽,快來一探究竟吧!
明日起(3月25日—至4月18日)即將試營運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是不少攝影愛好者期待以久的全新攝影典藏展覽場域。試營運期間率先登場的三大展覽,分別為臺北藝術大學教授林宏璋策展的《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及現任紐約國際攝影中心展覽企劃總監David Campany所策劃的國際展《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以及記錄臺北館文資修復歷史的常設展《跨・交・通》。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
 
以鏡子為隱喻 探討二十世紀中期前的臺灣攝影史
 
以鏡子做為攝影的隱喻,《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是一部書寫台灣攝影史的展覽,策展人林宏璋以攝影技術史、殖民史的觀看關係等視角,透過四個展區、超過600幅「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典藏的早期臺灣影像,以及9位當代攝影家包括陳敬寶、高俊宏、張乾琦、曹良賓、梁廷毓、陳飛豪、NIJ鬼島踏查日記、新加坡影像研究學者莊吳斌,以及菲律賓藝術家希林.施諾(Shireen Seno),以「藝術研究」計畫方式展出,轉譯或重新詮釋攝影資產,回應臺灣早期攝影史的脈絡。
 
展場以「帝國凝視的慾望折射」、「日本殖民與影像治管」、「寫真到翕像的視覺文化」與「現代主義攝影」,及「日常活動寫真」放映室,揭開一段關於臺灣土地的影像往事。展內最早的臺灣影像,可追溯至St. Julian Hugh Edwards所拍攝的一系列臺灣原住民的肖像(1869-1870)。

特別是展出的數本寫真帖中,隱含著多重的殖民與觀看角力關係,而日治時期臺灣人於各地開設的寫真館,則呈現另一種政權治理下的攝影視角。另外,戰後臺灣的第一代攝影家郎靜山、彭瑞麟、鄧南光、洪孔達、張才、李鳴鵰等所拍攝的時代地景及日常生活影像,則萌發了具有自我意識的攝影觀察,讓攝影也逐漸成為一種掌握社會脈動及具現創作意識的載體。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

必看亮點:濕版攝影照片、霧社事件、攝影彩繪特效
 
從早期曝光時間較長的濕版攝影,到後期的乾版玻璃版攝影,還有法軍抓到漢俘的犯罪照、霧社事件照片,與舊時代照片寫真屬於於地方望族的特權象徵,以及將照片裝在鐵板上,透過油畫彩繪特效的方式,進行重覆曝光,製造出視覺上的透明感與鮮豔特色。

尤其是在現代主義崛起後,拍攝者、殖民者也開始區分自我與他者,並進行有意識的影像;比如攝影家李鳴雕,便以幾何式的構圖安排,在影像中暗藏政治訊息。這是一種攝影家無需開口,即可透過影像傳達的意識強度。


約翰.湯姆生作品,荖濃溪旁森林覆蓋的山丘(Photo Credit: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

(藝術研究)高俊宏,〈後像1871(行走、快拍與朗誦行動)〉。(Photo Credit: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
 
藝術家陳敬寶以臺灣攝影家彭瑞麟和郎靜山的創作手法為基礎,探究關於攝影與藝術間的辯證關係。身為臺灣(在日本)正式研習攝影的第一人,彭瑞麟受到「畫意主義攝影」影響甚深。而具有記者身分的郎靜山則採借中國山水畫的符號拼貼作法,持續攝製、推廣「中國畫意主義」的攝影作品。左為陳敬寶作品,「擺盪:彭瑞麟攝影的兩種取徑」,2021,單頻道錄像,17分17秒。(Photo Credit:陳敬寶)右為彭瑞麟作品,「著軍服自拍」,1938,鹽銀照片。(Photo Credit:彭良岷、彭雅倫)
霧社事件照片。(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Chris Chen)
 
左為李鳴鵰作品,「淡水河口」隱喻當時許多人因白色恐佈,被棄屍在淡水河九號水門口。右為聖朱利安.愛德華茲作品,「萬金庄的平埔男子」。(Photo Credit: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
當時因為有太多人需要拍大頭照,因此寫真館發展出一排人排排坐,一起拍大頭照的方式。最後再一一裁切為各自的大頭照,攝影反映了過去的生活痕跡。(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Josh Peng)

亞洲唯一一站!《塵與時》世界巡迴展
 
由知名英國策展人、現任美國紐約國際攝影中心(ICP)展覽企劃總監David Campany策展,《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展覽巡迴全球 6 座城市,臺灣則是亞洲唯一一站,亦是自2015年世界巡迴展以來的終站。
 
此展以一張超現實主義大師曼.雷(Man Ray)拍攝觀念藝術先驅杜象作品的神秘灰塵紀錄照片為引,因照片裡的主體正是杜象(Marcel Duchamp)工作室裡,當時仍在創作中的作品(其實就是一片玻璃上的灰塵),以此思考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撲朔迷離的關係。展覽共有三個展區,主要展示西方攝影史上許多知名的影像創作者與代表作品,並持續回應「灰塵」這件極其平凡的日常。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

必看亮點作品:火星地表的塵埃、遍地瓦礫與它的天空
 
首先,此展最初的影像啟發正是,杜象放了塊玻璃在工作室生灰塵,打算創作出一件新的作品《新娘甚至被光棍們扒光了衣服》,或者叫《大玻璃》,而路過的曼.雷便拍了張照片,此照1922年首次在雜誌上發表時,此張照片的圖說還寫道「從飛機望出去的視野」;因此,這究竟是藝術還是紀錄?
 
為此整場展覽策展人都緊扣著「塵土」的概念,但非直接指涉,而是以一種極其巧合、微妙的方式產生關聯,並以這些企圖使人混淆的作品,如同看似地毯的森林與看似森林的地毯,高價作品與eBay買來的作品並置,也有看似扭曲的人體,其實是經歷核爆融解變形的啤酒瓶。


羅伯伯利作品「拆除」,這是2007年當類比轉數位時,紐約園區拆除時建築爆破的畫面。羅伯伯利以柯達底片紀錄下了這一切。(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Chris Chen)
伊娃史坦隆作品「星際粉塵」,她向NASA購買火星表面影像的數位檔案,再將它們轉為類比負片,並曝露於灰塵中,再印出照片。(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Chris Chen)
哈維爾里巴斯作「遊牧民族」(第一部份),以33件較大尺幅遍地瓦礫的照片,記錄在巴塞隆納土地拆遷的狀態。其它部份則以天空、google map空拍圖等,詮釋攝影在當代社會裡所存在不同角度的觀看方式。(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Chris Chen)
 
「跨・交・通」呈現臺北館建築歷史與古蹟修復再利用歷程
 
逛完兩檔精彩的攝影藝術展後,也別忘了到常設展「跨・交・通」回顧「臺北館」走過的歲月足跡與修復再利用歷程。1937 年落成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由日本建築師渡邊節設計,為二戰前臺灣最後一批鋼筋混凝土建築,設計風格為和洋混合風格的「興亞式」建築,其特徵為現代簡潔屋身、日本趣味裝飾及東方樣式屋頂塔樓。戰後歷經不同時期的用途,也見證了臺灣建築史和交通史。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左)。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1937年落成時(右)。(Photo Credit: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臺灣建築會誌》第十輯第四號(1938.9),無頁碼,國立臺灣圖書館藏
 
當然,看完展覽,也可以到一樓COFFEE TO咖啡館坐坐,這裡每個月都會更換一次手沖咖啡豆單,一次推出五款,試營運當月有來自阿里山鄒築園的藝妓,以淺焙日曬,迎來蜜香、柳橙等風味,至於來自哥倫比亞希望莊園,則以淺中焙,營造出有如甜葡萄酒般的酒香氣息,值得咖啡愛好者來品嚐一番。除此之外,一旁還有集結亞洲各家設計品牌商品的「未來市」,以及走道最裡暗藏玄機的光域攝影書室,不只有展出攝影家簽名版非賣品,同時也有森山大道等名家的作品集可入手,快來挖寶吧!

 
COFFEE TO。(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Chris Chen)

光域攝影書室。(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Chris Chen)
 
《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
日期:2021年3月25日至4月18日(預展,採線上預約制)
           2021年4月20至8月1日(正式展出)
時間:週二至日10:00~18:00(週一休館)
地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301、302、303、305展覽室
(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0號)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
日期:2021年3月25日至4月18日(預展,採線上預約制)
           2021年4月20至7月11(正式展出)
時間:週二至日10:00~18:00(週一休館)
地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 201、202、203展覽室
(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0號)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