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建築 Architecture

留下台糖舊紙漿廠遺跡,打造絕美新地景!「屏東縣民公園」入圍A+Awards

從 2019 年的台灣設計展,到重新想像教學空間的「鯨魚小學校」、有著「森林圖書館」之稱的屏東縣立圖書館,屏東不斷掀起一波又一波令人驚豔的美感設計!而今年二月方啟用的「屏東縣民公園」,在四月奪下美國繆斯設計獎(MUSE Design Awards)首獎後,現在又接著入圍《Architizer》A+Awards!

 

對屏東來說,這裡不只是一座綠化公園,更是近年在都市規劃上對殺蛇溪水文整治、重塑城市空間的一環。「屏東縣民公園」不但打開了這座閒置多年、屏東人過去觸摸不到的土地,還將過程裡意外挖到封塵 27 年的紙漿廠工業遺構保留下來,重新設計成兼具現代感與公共性的好去處!一起來看看這裡究竟有什麼樣的建築魅力?!
「屏東縣民公園」其實是整治殺蛇溪水岸廊道計畫的一部分。某次縣長潘孟安騎單車巡視時恰好經過,發現這片在殺蛇溪旁台糖所有、20 公頃大的土地,在 1994 年工業紙漿廠關閉後就淪為廢墟,成為當地一塊隱形的區域,居民無法活用,也阻斷了城市空間的連貫性。在與台糖商討後,縣府取得土地重新規劃,打造全台第一座以舊紙漿廠工業遺構為核心、複合水岸廊道的園區!


「屏東縣民公園」就位在殺蛇溪旁,是一處結合工業遺構的綠色水岸廊帶。(Photo Credit:©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保留意外發現的舊紙漿廠遺構,梳理屏東糖產的歷史軌跡
 
「屏東縣民公園」現在的樣貌可說是個美好的意外。當時第一期工程在2018年完工,其所保留下的糖廠舊倉庫,就是許多設計迷都曾造訪的 2019 年台灣設計展《超級南》主場館;然而進入第二期工程,原本預期的平坦綠廊,卻意外挖掘到未被拆除的紙漿廠備料地坑、廢水沉澱池遺構。


當初屏東縣民公園第二期工程施工時所挖到工業遺構樣貌。(Photo Credit:©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當時團隊尚不清楚工程挖到的究竟為何,雖然又驚又喜,但若要繼續深探下去,預算與期程都必須重新規劃。後來輾轉找到原紙漿廠主任蔡江智先生,才發現原來這裡是當年糖廠為了再利用製糖後的甘蔗渣而建造的紙漿廠,而縣府所挖出的地坑即是紙漿廠的備料區,一旁五個大小不同的圓形水池則為處理污水的沉澱池。這裡原本的廠房都已拆除,只留下了這兩處難得的歷史痕跡,使縣府最終決議重新規劃、留下紙漿廠遺構,讓城市的過往記憶走入大眾的生活。
 
在《聽河流,說屏東的故事》中,蔡江智先生分享,早年全台22座糖廠中,有20座糖廠的蔗渣會運送至此,「地坑」便為將蔗渣處理為製紙纖維原料工序的場所。(Photo Credit:©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地坑」保留建築原結構,並加入耐厚鋼板界定空間。(Photo Credit:©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當時由景觀設計師李如儀帶領的團隊,除了梳理周遭台糖舊倉庫、五分車路徑、沉澱池遺構、鐵軌、紙漿廠地坑與倉庫的文史資料、歷史現場,同時更思考著如何用設計,重新打造成適合民眾休憩、又能感受城市歷史進程的場所。


團隊也設計了耐候鋼板雕塑的舊糖廠與紙漿廠模型,回溯屏東百年製糖歷史。(Photo Credit:©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走進舊紙漿廠「地坑」中探險!建築保留廠房結構與歷史痕跡
 
設計團隊將原本作為處理甘蔗渣的「地坑」,規劃為 0.15 公傾的可近式地下空間,為保留原結構,除了處理遺構的排水、積水與防洪問題,也透過降挖周圍地形,創造連貫起伏的行走動線。
 

「地坑」中可見過去紙漿廠所使用的機械。(Photo Credit:©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Photo Credit:©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走到裡面則像穿越時空探險一般,設計團隊刻意保留地基的斑駁牆面、牆上模糊的標語,也處處可見過去的軌道、輸送機械;並選用耐候鋼板做空間界定,創造具有時間感與歷史感的建築場景。


(Photo Credit:©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Photo Credit:©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Photo Credit:©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Photo Credit:©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將五個污水沉澱池變身庭園、絕美路徑與遊樂空間
 
而原本同作為廢水沉澱池五座的圓形水池,則分別發展出了截然不同的個性。


改造自五座圓形污水沉澱池的公共空間設計(Photo Credit:©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其中兩個較小、直徑 20.5 公尺的池子「雙園遊憩」,保留分離泥和水的圓錐曲面,一個設置了沙坑、跳床的遊憩區,另一個則設計讓民眾登高遠望的層板,能清楚瞭望縣府整治的殺蛇溪親水草坡,是個放鬆休息的好去處。



雙園遊憩(Photo Credit:©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位在園區中心點的「秘境花園」,環形斜曲的屋頂映射著中央庭園的綠意,夢幻的場景未來也可提供表演、婚禮等用途;再往後一些的「在水一方」,以過去沉澱池原貌為概念,打造一條不斷抬升到水面的特殊路徑,遠望彷彿行走於水面;「地景劇場」則集結各式活動的可能,可作為溜冰、滑板、跳舞、露天電影、戶外表演劇場等多功能用途,更可與一旁提供觀賞地坑的「地標塔」觀景平台,結合為多層次的大地劇場。



秘境花園(Photo Credit:©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在水一方(Photo Credit:©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地景劇場(Photo Credit:©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除此之外,在殺蛇溪的規劃上,更採大面積退堤設計,打造鏡面水池、鄰水步道、低水護岸等近水空間,並促請屏東工業區設置汙水處理廠改善水質;公園周遭,屏東縣府也與自來水公司、台電公司商討整合周邊管路,開始進行殺蛇溪沿岸高壓電地下化工程。

「屏東縣民公園」不只是個公園,更是近年屏東以河川出發、結合歷史遺跡的都市治理重要里程碑,入圍此次 A+Awards 景觀與規劃(Landscape + Planning)。若有機會造訪屏東,值得花一個下午好好感受這片梳理在地糖業與地景的好地方!
 
■ Architizer A+Awards《HEITO 1909》:https://architizer.com/projects/heito-1909/
資料來源:Architizer A+Awards、屏東縣政府城鄉發展處、《聽河流,說屏東的故事》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