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首爾都市建築雙年展9月登場!Thomas Heatherwick擔任總監,探討「為人而建」的城市未來
2025首爾都市建築雙年展以「魅力城市,為人而生的建築」為題,邀請英國設計鬼才海澤維克擔任總監,集結隈研吾、王澍等多元創意團隊打造主展區亮點裝置,透過跨領域對話,探索讓城市重拾溫度與情感連結的可能性。
作為不斷發展的大都會,首爾近年來陸續迎來許多新地標和建設規劃,包括漢江水岸的重新設計、將老舊灰色建築改造為綠色生態空間的城市更新計畫,以及各種大膽且富有魅力的都市項目。這座城市總是以獨特的自信與創意面對未來,不畏懼啟動大型且具魅力的轉型計畫。而當城市快速變遷的同時,人們也開始思考:什麼樣的建築空間能讓我們感到快樂?如何創造更貼近人心的城市環境?
每兩年舉辦一次的「首爾城市建築雙年展」,正是探討這些議題的重要平台,歷屆陸續關注城市空間的公共性、集合性、城市遺產與當代的交織等面向,持續為城市尋找創新解決方案。今年於9月26日至11月18日登場的第五屆展會,又將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城市想像?
(Photo Credit:Heatherwick Studio)

以「人性化」為核心,重新思考建築與情感的關係
今年首爾城市建築雙年展將以「魅力城市,為人而建的建築」為主題,關注的不再只是建築的美學表現,而是深入探討建築如何影響我們的心理、身體,甚至整個社會。近日釋出的官方海報以鮮明色彩與動感造型,呈現城市的活力與凝聚力,同時融入主展場松峴綠地廣場的意象,傳達這場建築盛會開放包容的精神。
今屆首爾城市建築雙年展聚焦於城市空間中人性化的多面向探討。(Photo Credit:Heatherwick Studio)
Heatherwick Studio設計的2025首爾城市建築雙年展官方海報。(Photo Credit:首爾都市建築雙年展)


雙年展將包含多元活動內容,除了主題展覽,還有9月27、28日的開幕論壇「感性城市」,邀請全球約400位專家學者齊聚首爾,共同討論「城市是如何被建造的」等議題。此外還有工作坊、市民參與活動等,希望打破專業與大眾的界線,讓每個人都能參與關於城市未來的對話。
延伸閱讀>> 獻給所有人的建築之書!設計鬼才海澤維克《人本建築》挑戰百年現況,勾勒「營養均衡」的城市願景
延伸閱讀>> 獻給所有人的建築之書!設計鬼才海澤維克《人本建築》挑戰百年現況,勾勒「營養均衡」的城市願景
Thomas Heatherwick擔任總監,為建築注入情感與生命
本屆雙年展邀請到國際知名設計師Thomas Heatherwick擔任總監。值得一提的是,他從去年陸續贏得鷺得國際藝術島和首爾Coex會展中心改造的設計競圖,展現對韓國文化與空間的深度理解。
英國設計鬼才Thomas Heatherwick。(Photo Credit:Raquel Diniz, Heatherwick Studio)


延伸閱讀>> Heatherwick Studio 韓國首作「Soundscape」!漢江鷺得島將化身藝文基地,起伏造型呼應首爾群山特徵
作為Heatherwick Studio的創辦人,Heatherwick長年來致力創造能夠觸動人心的空間體驗,他覺得越來越多現代建築患有一種「無聊流行病」,缺乏細節、情感與人性溫度,對他而言,建築不該只是冰冷的結構量體,而應要能喚起情感共鳴,與人們的日常建立深刻連結。因此。他常從具療癒之用的自然汲取靈感,並善用創新材料和技術,打破傳統設計界線,創造出既實用又富詩意和趣味的作品,如紐約的Little Island公園、東京的麻布台之丘、中國的西安中央文化商務區等,都體現了他讓建築、人與自然產生美好互動的設計哲思。



Heatherwick更敏銳地觀察到,在數位時代的衝擊下,人們的生活型態正在改變,當我們可以在家完成工作、學習、購物,甚至社交時,實體的城市空間該扮演什麼角色?他認為,在這個被稱為「孤獨世紀」的時代,城市更需要透過有溫度的建築設計,重新吸引人們走出家門,在街頭與陌生人產生連結。因此,本屆雙年展將聚焦於建築的「感性力量」,探討如何透過設計讓城市變得更有人情味,讓建築成為減少孤獨、促進交流的媒介。
隈研吾、馬岩松等24組創意團隊共造感性建築實驗場
延續上屆作為主題展區的松峴綠地廣場,今年也將是展覽亮點的展示舞台。廣場上將出現一座壯觀的《人本之牆》(Humanise Wall)大型裝置,寬90米、高16米,靈感來自韓國傳統拼布「조각보」,象徵不同文化與想法的拼接融合,期望能引發人們對建築情感影響的深度思考。
巨型裝置《人本之牆》坐落松峴綠地廣場南側。(Photo Credit:Heatherwick Studio)

同時,來自世界各地24組創作團隊將打造《公共生活之牆》(Walls of Public Life),每面牆規格為2.4米×4.8米。參與名單可說是星光熠熠,不僅有隈研吾、王澍、馬岩松、Francis Kere等國際建築界重量級人物,更特別的是,還包括《黑白大廚》名廚Edward Lee、英國時裝設計師Stella McCartney、英籍藝術家Yinka Shonibare,甚至現代汽車的設計團隊,展現跨領域合作的無限可能。這些創作將運用各種材質、色彩與質感,喚起路過民眾的情感反應,挑戰我們對於建築外觀的既定想像。正如Heatherwick所說,這些牆面要告訴大眾:「日常建築可以變得多麼迷人。」
《公共生活之牆》坐落松峴綠地廣場北側。(Photo Credit:Heatherwick Studio)
Francis Kéré以韓國松木與韓國黏土重新詮釋布吉納法索東南部 Tiébélé 地區的建築傳統,傳遞出他將牆視為一種橋樑而非屏障的連結媒介。(Photo Credit:Kéré Architecture)
Moreless Architects希望透過設計,讓人們重新思考建築如何成為城市景觀中不可或缺的人性元素。(Photo Credit:More Less Architects)



另外,首爾城市建築展覽館也將同步推出三大展覽:展示世界各城市建築風貌的《城市展》、回顧首爾發展軌跡的《首爾展》,以及結合AI互動技術的《全球工作室》,搭配豐富的市民參與活動,讓建築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專業領域,而是每個人都能參與討論的生活議題。
這場雙年展不僅是建築設計界的盛會,更是一次關於城市未來的深刻反思。透過連結專家與市民、理論與情感,2025首爾城市建築雙年展期望能夠激發每個人思考:「我們想要生活在什麼樣的城市?」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就藏在那些能夠觸動人心的建築之中。
2025首爾都市建築雙年展
展期|2025年9月26日至11月18日
地點|松峴綠地廣場、首爾城市建築展覽館及周邊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