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出爐!東海大學建築系團隊《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獲選
隨著國際建築界的指標性大展「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即將在明年 5 月登場,國美館也公布經評選後代表台灣參展團隊,由東海大學建築系提案的《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獲選!
面對本屆題目「未來實驗室 (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今年台灣館的提案非常具有實驗性,非但不從快速變異的都市找答案,反而從台灣的鄉村中尋找可供「未來」借鑑元素,歸納出六大關鍵字;並且以學校教學角度出發,直接將建築系課程變成「實驗室」,選定一塊都市中的基地,在目前正進行中的課程讓學生們將由農村所觀察而來的元素應用其中,多組學生作品將在一月進行校內評選最終赴威尼斯展出者,藉此攪動更多想像。
本屆評委吳光庭指出,今年競逐台灣館的團隊,與往年多由執業建築團隊參與不同,五組中有三組都是大學建築系(東海、陽明交大、成大),且此次獲選的東海大學更邀請其他學校跨校合作,結合了台灣建築學術界的力量。實驗性與內容豐富度都值得期待。
面對本屆題目「未來實驗室 (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今年台灣館的提案非常具有實驗性,非但不從快速變異的都市找答案,反而從台灣的鄉村中尋找可供「未來」借鑑元素,歸納出六大關鍵字;並且以學校教學角度出發,直接將建築系課程變成「實驗室」,選定一塊都市中的基地,在目前正進行中的課程讓學生們將由農村所觀察而來的元素應用其中,多組學生作品將在一月進行校內評選最終赴威尼斯展出者,藉此攪動更多想像。
本屆評委吳光庭指出,今年競逐台灣館的團隊,與往年多由執業建築團隊參與不同,五組中有三組都是大學建築系(東海、陽明交大、成大),且此次獲選的東海大學更邀請其他學校跨校合作,結合了台灣建築學術界的力量。實驗性與內容豐富度都值得期待。
本屆威雙由加納裔蘇格蘭建築師 Lesley Lokko 擔任總策展人,以「未來實驗室 (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為題,相較於建築發展普遍以歐洲為核心的譜系,她探問快速發展中的「非洲」能帶給我們什麼啟示?並將整個展覽設想爲一個對未來提案的實驗室,邀請各國想像未來城市可以擁有什麼。
在此題目引導下,由策展人曾瑋及協同策展人郭聖傑、何炯德與蘇孟宗領導的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團隊,將鄉村的生活活力、對外在環境的即時應對視為可學習與延伸的對象,東海師生們回到台灣山海之間,從農民的網室、沿海的蚵寮、路邊的廢棄冷藏庫改裝空間等「真實的日常」尋找面對未來的養分,集結成《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展覽概念,指出「『未來』不全然只具有積極向前的特性,21世紀的未來可能需要我們踏上迂迴的道路,留意並重新拼湊你我生活周遭,因時代進步而遺忘的事物。」
展場模擬圖(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展場模擬圖(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展場模擬圖(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展場模擬圖(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另一種方式尋找台灣建築語境!《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探索農業地景的六大關鍵字
作為東海建築系系主任,曾瑋一直以來關注台灣建築,他提到:「長期以來台灣的論述大概脫不了後殖民、全球化、後現代,我們希望可以重新找到以台灣本身為主體的論述方式。台灣在短短的幅員就包含了六個氣候帶,全世界可以發展出這麼多型式、材料的建築,可是台灣的建築還是呈現比較沉重、笨拙的狀況,所以我們回來想,如何可以從這裡(農業地景)找到值得學習的 model?」
策展團隊以「剖面」的視角聚焦臺灣農業地景,發現其中存在的「改裝」性格,無論嘉義外海的蚵棚、嘉南平原上的溫室或是梨山的茶園,都可以說是人類指認、理解並適應自然作用的節氣與時序後,進一步加以「改裝」的構築性回應。
拆解「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之意:這些農村建構物因隨著自然循環的特質,所以不可能「被完成」;在地景中並非純粹的自然、也不是完全的人為,反而是像「協議」般從中找到令人玩味的中介值。換句話說,現代化過程中逐漸被掩蓋的「環境倫理」,其實一直存在於農民直接回應氣候或生活的草根性當中。因此,東海建築系團隊探入海拔 0 至 2,400 公尺,由海邊到山林,蒐集大量農民智慧反映在建構物上的狀態並加以梳理,歸納出六大關鍵字:「協調者」、「二元性」、「義肢」、「内在性」、「中介」、「濾器」。
策展關鍵字:協調者(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策展關鍵字:二元性(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策展關鍵字:義肢(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舉例而言,看似普通的溫室,其實其表面的黑色蘭花網會隨著不同時節的氣候增加/減少網層,如同一個機動性的「濾器」;而一般田邊農民休息的農寮也不只是個遮陽避雨的棚架,當他們為裡面添置裝飾、牽引電路而裝置了冰箱或收音機等,瞬間就讓原本被視為「外部」的臨時空間具有「內在性」,風、溫度與外界都是流通的,但卻產生了室內的空間生活感。
策展關鍵字:內在性(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策展關鍵字:濾器(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策展關鍵字:中介(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策展關鍵字:濾器(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策展關鍵字:中介(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六個關鍵字各個都代表著台灣農業建築的一種「性格」,分別回應些生在台灣山海之間人們如何與自然衝突、妥協進而共榮的事物,他們直覺性的「改裝」,甚至可說是與一般建築師預想好所需功能再設計的方式完全相反,若我們深入探討,或許就能提煉出面對台灣未來建築發展的可能方法。
展覽即行動!把教學課程當一場實驗,邀國內多所建築學院參與
同時,策展團隊認為「學校」具有「實驗室」的精神,提出「展覽即行動」的主張。
東海建築系除了帶著學生持續觀察農村地景,將上述所蒐集的六個關鍵字內容也進一步融入設計課,由老師帶領學生組成團隊,應用這些概念針對城市中選定的一塊基地做新設計,本次協同策展人東海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郭聖傑提到:「我們不是復刻重現農村的建築,而是把這些現象運用在建築裡。試想我們在鄉村看到的事實,可以回到城市再現嗎?如此一來,建築的種類、形式、計畫又會是什麼?這是我們期待可以被大家看到並有更多討論的部分。」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評審團委員包含吳光庭、張基義、徐明松、邱文傑、廖偉立、黃健敏與劉國滄,對於《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的提案,評審團指出「本次獲選團隊擁有深度調研臺灣風土文化的行動力,其對未來建築的想法揉雜了臺灣充滿韌性的適應特色。」
展覽内容與建築教育現場緊密結合,規劃由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師生共完成展覽的作品外,另一方面策展也邀請國内知名建築學院如成功大學、淡江大學、逢甲大學等建築學系參與,擴大此次展覽實驗與行動的動能,所完成的作品將一同於本屆台灣館展出。
展覽内容與建築教育現場緊密結合,規劃由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師生共完成展覽的作品外,另一方面策展也邀請國内知名建築學院如成功大學、淡江大學、逢甲大學等建築學系參與,擴大此次展覽實驗與行動的動能,所完成的作品將一同於本屆台灣館展出。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展場模擬影片(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
展期:2023年5月20日至11月26日
地點:義大利普里奇歐尼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