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運中山站新面貌!增加服務核心「詢問處」自明性、設計「盒狀系統」收納散置設施
串起台北人在城市交通漫遊的捷運系統,從 1996 年到現在已有 26 年之久,早已是我們日常的一部分,然而隨著網絡擴張與旅運量增加,各站體為了滿足更多需求,逐漸添加多元軟硬體設施,卻也因缺乏整合而導致物件雜亂、空間碎化。
2021年開始,台灣設計研究院與台北捷運公司展開「台北捷運再設計」,廣邀跨域顧問、設計師參與,首站以旅運量排行第六(2020年)、使用族群多元,且地處新舊融合的「中山站」為示範點,以「盒子」的概念收納相關的設施服務,增加系統的整體性,希望未來作為後續捷運舊站體應用參考。
這一年來中山站逐步整合設施,希望增加系統的整體性。過程中也吸納各方意見,如上個月曝光的「售票機區域改造」,雖然視覺與機台介面更加簡潔,但路線圖卻更改至較高處造成閱讀不易,對此設計團隊也於此次一併修改。
2021年開始,台灣設計研究院與台北捷運公司展開「台北捷運再設計」,廣邀跨域顧問、設計師參與,首站以旅運量排行第六(2020年)、使用族群多元,且地處新舊融合的「中山站」為示範點,以「盒子」的概念收納相關的設施服務,增加系統的整體性,希望未來作為後續捷運舊站體應用參考。
這一年來中山站逐步整合設施,希望增加系統的整體性。過程中也吸納各方意見,如上個月曝光的「售票機區域改造」,雖然視覺與機台介面更加簡潔,但路線圖卻更改至較高處造成閱讀不易,對此設計團隊也於此次一併修改。
【改造後】中山站以詢問處為空間中心,向左右延伸各項服務,櫃檯設計則承襲過去赤峰街街道磚意象,轉化於詢問處壁面。(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改造後】站內的圓柱體結構轉化為收納各項設施的盒狀系統。(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改造後】售票機台以整體包膜整併原先單一存在的貼紙,增加售票區的整體性,先前引發關注的票價路線圖亦調整回易閱讀的使用高度。(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梳理台北捷運中山站 3 大空間痛點
「台北捷運再設計」啟動之初,計畫召集顧問、專家共同場勘,透過共識討論聚焦課題後,進一步展開場域觀察以及訪談中山站的服務人員,包含站務員、清潔人員及保全等;同時調閱中山站近 5 年的旅客意見單(106-110 年共 1,697 筆資料),做綜整的課題整理。以下為改造前站體所面臨的問題:
1. 日益增加的服務與設施,使車站環境面臨系統整合問題
中山站為淡水信義線上早期通車的車站,也是紅綠線的交會站,隨著旅運量地增加,相對應的服務與配套設施也逐一設置,如公告架、DM 架、商業攤販、雨傘架、充電桌及提供不同服務屬性的售票機台等等,站體漸漸缺乏整體性,服務形象也難以彰顯,車站環境面臨了系統整合問題。
【改造前】主動線上有多種公告、廣告、服務設施。(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2. 「詢問處」作為服務核心,缺乏自明性
在台北捷運體系中,詢問處是一大服務核心,舉凡站體監控、旅客服務,都是由詢問處站務員多功處理。然而,中山站詢問處受到車站結構的兩大圓柱包夾,同時玻璃上過多公告張貼,導致自明性不足,經常有旅客拍打玻璃來尋求協助。
【改造前】詢問處受到車站結構的兩大圓柱包夾,較不易被看見。(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空間上,隨著服務與設施的增加,內部空間不堪負荷,設備向外延伸置於鐵櫃或放置於地面上。而詢問處內部工作環境也是亟待優化的課題,站務人員常需仰頭監控 CCTV、過多的燈光反射造成視覺疲勞、檯面及桌面尺度不利於站務員與旅客互動(站務員經常彎腰、旅客傾身)。
【改造前】詢問處內部有大量光線反射、過多張貼物、CCTV 置於高處等問題。(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改造前】日益增加的服務與設施使詢問處空間不堪負荷、設備向外延伸置於鐵櫃。(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3. 關鍵位置(主動線)提供的資訊不足、各項設施物林立
作為兩線交會的中山站,在主動線上經常有穿梭的人潮,因此顧問及設計團隊的共識討論中,一致認為主動線交會點上應設置指標,以指引進出閘門的旅客。站務人員訪談及旅客意見單也指出,中山地下街的方向不容易判別(往雙連/往台北車站),極度仰賴站務員指引。
此外,沿主動線上各項設施的林立(如垃圾桶、傘架、DM 架、充電桌、公告架、不同尺寸的廣告版面等等),系統且整體性的服務提供,也是一大課題。
【改造前】主動線上的關鍵決策點原為廣告。(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設計的主要概念:將捷運提供的服務收納在「盒子」裡,以系統化整理、提高整體性
因應中山站「帶狀」的服務動線,團隊提出「將捷運提供的機能服務收納在盒子裡」的概念,以詢問處為中心,左右延伸各項服務,整合逐年增加的服務及設施,並以單元模組便於擴充、應用。另外,透過盒狀系統將柱體串連,把零星的空間整併為儲藏空間,解決詢問處收納不足問題。
以詢問處為中心,將捷運提供的服務收納在左右延伸的盒狀系統。(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以詢問處為中心,將捷運提供的服務收納在左右延伸的盒狀系統。(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具體的優化重點如下:
1. 增加詢問處自明性
原受兩圓柱包夾的詢問處退後 2 米,讓空間更顯而易見,並將原先八角型量體改為長方體,拓寬其面積;另外,在閘門左右側設置電子看板來輪播重要公告,整併原先張貼於詢問處玻璃上的張貼物,增加詢問處的自明性。
【改造後】將詢問處退縮2米、增加走道及內部空間面積,並以發光的盒體增加自明性。(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改造後】將詢問處退縮2米、增加走道及內部空間面積,並以發光的盒體增加自明性。(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改造後】閘門兩側設置電子螢幕,輪播重要公告,降低以往詢問處玻璃過多的張貼物。(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2. 詢問處站務人員工作環境、與輪椅使用者互動改善
針對站務員工作環境及行動不便旅客的互動情形,透過調整檯面高度及深度,並於下方增加扶手,重塑友善及旅客服務。詢問處內CCTV 監控螢幕下降、使用發光均勻的平板燈減少反射情形等調整,則改善了原先視覺疲勞的工作環境。
【改造後】詢問處下降監控螢幕高度,改善站務員仰頭監控問題。(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改造後】調整檯面高度及深度、並於下方增加扶手便於站務人員與使用輪椅的旅客互動。(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改造後】調整檯面高度及深度、並於下方增加扶手便於站務人員與使用輪椅的旅客互動。(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3. 重新思考「指標系統」,回應旅客需求
在地下化的捷運站內,最怕出站、轉乘時找不到方向,此為團隊一致認同的關鍵課題。因此,設計將交會處原先廣告張貼處改設置「總指標」;同時部分懸吊式方向性指標,也依據旅客的決策點進行移設,並增加中山地下街方向的指引,讓旅客在出站時能快速掌握方向。
【改造後】關鍵決策點改設置總指標,提供旅客所需的資訊。(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改造後】關鍵決策點改設置總指標,提供旅客所需的資訊。(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改造後】懸吊式方向性指標增加中山地下街方向的指引。(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4. 主動線上設施收納入「盒狀系統」、 設計「會面點」
透過盒狀的系統,串連多個圓柱體,將多種服務如公告架、垃圾桶、DM 架、滅火器等整合至盒狀的系統中,同時設置明亮的內凹空間(會面點)提供旅客會面、充電服務。
【改造後】建築圓柱體結構成為盒狀系統的所在,收納站內多元設施。(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改造後】DM 架整併於盒狀系統中。(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改造後】建築圓柱體結構成為盒狀系統的所在,收納站內多元設施。(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改造後】DM 架整併於盒狀系統中。(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改造後】明亮的內凹空間提供充電服務,也作為旅客的會面點。(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設計團隊透過實際模擬回應旅客需求、調整資訊內容
為了使人本思維具體的導入到設計規劃,過程中設計團隊製作了 1:1 的詢問處空間打樣、1:1 的機台模型,並邀請負責營運的站長、機台設備維運管理的工務處、通用設計顧問、輪椅受測者等各關係人到場討論、驗證,實際模擬站務員使用行為、機台設備配置情形、檯面深度等。
設計過程 1:1 打樣詢問處空間,模擬使用者行為。(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設計過程 1:1 打樣詢問處空間,模擬使用者行為。(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設研院表示,「公共服務設計是漸進式的過程,涉及眾多利害關係人的參與共創及需求探討,從中找到各限制條件下的最大公約數。面對複雜的系統性問題,需要更多跨領域知識、經驗和技能的投入,並且階段性產出及驗證測試,這些都是設計導入公共服務的重要過程。
本計畫在資源及各限制條件下,以詢問處為中心的十字帶為主要的優化示範核心,第一階段的優化項目將是一個開端,未來將持續階段性的優化,透過示範性實驗,期待將使用者為中心的思想及系統整合的觀點導入到捷運體系,提供大眾更舒適便捷的體驗。」
■ 台北捷運再設計——中山站
優化區域
第一階段(111年):詢問處、會面點、售票區、指標移設、廣告牆面整理
第二階段(預計112年陸續導入):商業攤販、天花、燈光照明
共同主辦:經濟部工業局、台北捷運公司
執行:台灣設計研究院
捷運公司跨部門參與:台北捷運公司經營企劃處、站務處、工務處
跨域顧問群:邱柏文、林時旭、林一順、廖慧燕、林世昌
空間規劃:形構設計
視覺規劃:IF OFFICE、平面室
產品規劃:NAKNAK
細部設計:UPGA全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UPGA瓦建設計
空間攝影:丰宇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