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森林品牌「森,2488」!嘉義林管處改造轉運站空間為全新概念店、打造姊妹潭步道木雕藝術
走入山中,雲霧繚繞著蜿蜒山脈、日出日落的浪漫印象、乘載豐富的林業歷史 、蓊鬱蒼翠的原始檜木林,座落於嘉義東側的阿里山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資源、珍貴的林業歷史。林鐵及文資處在去年打造了阿里山林鐵全新品牌識別,今年「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則設想,若將這座孕育出深厚文化的山林化為品牌,是否可以帶來更深刻的印象與體驗?
因此,他們與「伊德設計」共同提出台灣第一個森林品牌「森,2488」,並透過兩大展區:遊樂園入口轉運站 3F 的「森,2488 品牌概念空間」、姊妹潭步道裡的「林業文化裝置藝術」,共同撰寫屬於台灣阿里山的新文化故事。
因此,他們與「伊德設計」共同提出台灣第一個森林品牌「森,2488」,並透過兩大展區:遊樂園入口轉運站 3F 的「森,2488 品牌概念空間」、姊妹潭步道裡的「林業文化裝置藝術」,共同撰寫屬於台灣阿里山的新文化故事。
台灣第一個森林文創品牌「森,2488m」,以阿里山文化累積設計視覺印象
林產物的伐採須由查驗人員在木材上加蓋放行印,設計團隊萃取此歷史記憶「森,2488m」,主識別以「森」字為中心,環繞圓形曲線作為印字標記,放置於不同設計中不僅呈現新文化的印象累積,也蘊含著舊文化的記憶認證。色彩設定則使用鮮明的螢光綠為主要配色,多層次的綠色調重新詮釋蓊綠的森林景象。
「森,2488m」品牌意象(Photo Credit:伊德設計)
「森,2488m」品牌意象(Photo Credit:伊德設計)
(Photo Credit:伊德設計)
阿里山轉運站空間改造!全新「森,2488 品牌概念空間」開張
阿里山入口的「阿里山轉運站」是森林與都市間的交通樞紐,也乘載著高人流量,因此林管處將原為辦公空間的轉運站三樓有著寬敞且獨立的空間,改造為森林專屬賣店「森,2488品牌概念空間」,讓旅客可以在此花上一段時間駐足,藉此傳遞更多山林文化。
空間規劃上,牆面向「茶田35號」吳志靖先生借展大伐木時代林業所擁有豐富資源與相關歷史文物,設計一處「造材展示空間」;並邀藝術家李政耀以阿里山職人、阿里山山色、阿里山動物、阿里山植物等四款系列主題製作 250 隻「森林木製公仔」,順著木頭自然的紋理刻削出溫潤質樸的痕跡,回溯嘉義作為「木都」的歷史,也重新詮釋所有於阿里山的存在,讓每一隻木頭公仔都成為可以收藏的森林回憶。
「森,2488m」公仔展示(Photo Credit:伊德設計)
(Photo Credit:伊德設計)
桌面陳列則延伸「森,2488概念空間」識別,以鉛筆、野餐墊、徽章明信等相關品項,經由不同媒材傳遞木頭溫度,並以「新型態國產木材標售」舊事新說的概念傳遞歷史文化的記憶。
(Photo Credit:伊德設計)
「森,2488m」周邊商品(Photo Credit:伊德設計)
「森,2488m」周邊商品(Photo Credit:伊德設計)
姊妹潭步道打造木雕裝置藝術
通過百花爭妍的沼平公園,朝姐妹潭的方向邁進,走入阿里山姊妹潭森林步道迎來的是座落於蓊鬱林間的第二展區「林業文化裝置藝術」。
阿里山山林蘊含著無盡藏,從 1912 年阿里山開始林業發展,富含完善林場伐木製材作業到運輸外銷流程,設計團隊循著歷史記憶,以傳統製材「調、伐、造、集、運、貯」六大重點,六座訴說著不同伐木產業歷史流程的裝置藝術,從阿里山閣沿著姊妹潭步道而下,結合文化象徵,邀請留日藝術家楊運臻共同創作,樸質具創造力的工藝線條呈現了對林業歷史的想像,並於森林中進行一系列靜態的歷史藝術展演。
「森,2488m」裝置藝術(Photo Credit:伊德設計)
(Photo Credit:伊德設計)
(Photo Credit:伊德設計)
(Photo Credit:伊德設計)
(Photo Credit:伊德設計)
(Photo Credit:伊德設計)
「森,2488m」裝置藝術介紹(Photo Credit:伊德設計)
「森,2488m」專刊(Photo Credit:伊德設計)
■|森,2488|阿里山森林品牌
展覽時間:上午9:00-下午16:00
展覽地點:阿里山森林遊樂園區-阿里山轉運站3F(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中山村南阿里山55號3樓)
裝置藝術地點:阿里山森林遊樂園區-姊妹潭森林步道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主辦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
設計統籌|伊德設計
裝置雕塑藝術家|楊運臻
公仔雕塑藝術家|李政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