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0年方庭校園的當代詮釋!牛津大學新學院Gradel Quadrangles以流動造型、開放布局揭開新篇章
2024 年竣工的牛津大學新學院 Gradel Quadrangles 擴建計畫,以曲線形方庭院建築打造流動造型,延續傳統並融入現代設計,開放式布局則強化校園與城市和自然間的互動,為學院開啟嶄新篇章。
為了回應現代教育需求,牛津大學新學院(New College, Oxford)於近年啟動「Gradel Quadrangles」擴建計畫,以一座曲線形的方庭院建築為核心,涵蓋新宿舍、音樂廳、演講廳等設施,為當代學子創造一個開放且富有歷史傳承意義的嶄新校園。「Gradel Quadrangles」於去年(2024)正式落成,標誌著這所歷史悠久的學院邁向未來的重要一步。
牛津大學新學院校園的傳承與革新
新學院雖名為「新」,實則擁有超過六百年的歷史,是牛津大學最古老的學院之一,其建築風格以英國哥德式為主,並且首創以「方庭院」(Quadrangle)為核心的校園布局。最初的主方庭院(Main Quad)於1386年完工,由大廳、禮拜堂與宿舍環繞而成,形成一個封閉的庭院並延展出自給自足的學術環境,深遠影響著後世學院的建築設計。後來,學院也增建了一座三面環抱、第四側朝向花園的庭院,營造出更為開放的空間氛圍。
牛津大學新學院的嶄新校區「Gradel Quadrangles」於2024年竣工。(Photo Credit:Will Pryce)


方庭院建築的當代新詮釋
Gradel Quadrangles擴建競圖由倫敦建築事務所David Kohn Architects勝出,計畫選址於學院現有校區旁的Savile Road。設計團隊透過當代設計語彙重新詮釋方庭院的演進歷程,在綠樹成蔭的區域內打造創新的曲線形建築,並以主樓Main Quad的曲線翼樓串聯周邊建築,形成三座三面開放的方庭院,模糊學院與外界的邊界,試圖打破傳統學院封閉式象牙塔的印象。



這一設計旨在促進學習、社交與自然環境的融合,使學院成為與城市緊密互動的21世紀學習型社區典範。透過流動的建築形態與開放式布局,學生與訪客能夠更自然地進入校園,體驗一種更具包容性與互動性的學習環境。
設計巧思塑造流動而奇幻的獨特造型
Gradel Quadrangles的建築設計在形態與細節上皆充滿巧思,像是立面由70mm厚的承重石牆組成,並與混凝土結構相連,呈現出蜿蜒流動的獨特造型;建築外觀透過鑽石形石灰岩板與紅砂岩的交錯拼貼,強化了視覺上的律動感。


屋頂設計則更加精緻,Main Quad以起伏流動的木構架支撐,覆蓋著表面經特殊處理的六邊形金屬瓦片,使其隨光線變化產生層次感,創造出輕盈而具韻律感的視覺效果。David Kohn表示,建築外觀的幾何線條靈感來自英國藝術家Bridget Riley的視覺藝術作品,利用錯視效果,使直線在視覺上產生彎曲感,進一步增強建築動態美感。

此外,屋頂邊緣也妝點著雕刻師Fergus Wessel創作的動物形雨露與奇異怪獸雕塑,除了延續牛津大學學院建築對裝飾細節的講究,向傳統石雕工藝致敬,也為整座建築增添奇幻氛圍,彷彿走入魔法世界中的學院,讓歷史與幻想交融於學院的日常場景中。
(Photo Credit:Will Pryce)
(Photo Credit:Will Pryce)


為未來學習社群打造的多功能校園
Gradel Quadrangles不僅延續了學院傳統的方庭院模式,也融入了當代學習環境的需求。新建築群包括94間學生宿舍、一間供學生聚會與社交的公共休息室,以及一座可容納百人的多功能藝術與表演場地,可用於音樂會、戲劇、展覽與講座等活動。
(Photo Credit:Will Pryce)
(Photo Credit:Will Pryce)
(Photo Credit:Will Pryce)
(Photo Credit:Will Pryce)




此外,擴建計畫也為毗鄰的新學院學校(New College School)提供了新的學習與生活設施,包括餐廳、廚房、預備班教室與集會大廳,進一步強化學院與當地社區的互動與連結。



隨著Gradel Quadrangles於去年四月正式啟用,牛津大學新學院再次站在學術建築革新的前沿,不僅延續了方庭院的歷史傳統,也透過當代設計語彙賦予其嶄新的詮釋。這座新校園象徵著學院對開放性與互動性的追求,為未來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兼具歷史厚度與創新精神的學習與生活場域,開啟了學院發展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