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Art

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Studio「流.感 - 王仲堃個展」捕捉看不見的風、聽見氣流的聲音!

如何捕捉流動的風、聽見空氣中的氣流?一如《看不見的城市》中提到的,「聽的人只記得他希望聽到的東西」;而那些無法被察覺、隱匿於視線之外的枝微末節,卻經常被忽略,也難以被描述記憶。

 

即將於12月31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登場,來自藝術家王仲堃的全新創作個展「流.感」,以三組由風力與機械作為驅動關鍵的動力裝置作品,讓每個穿梭在展間中腳步、動作、聲音,驅使作品展開輕盈的擺盪,造就共鳴的聲響,也使大眾體驗日常看不見卻真實存在的感受,與聲音展開對話。
藝術家王仲堃自2006年創作首件聲音裝置至今,近年來持續透過各式各樣的機器,將抽象的「聲音」轉化為具象音樂,並透過體驗式的感知,讓大眾藉由這些捕風捉影的機械,察覺日常那些視若無睹、充耳不聞的的片刻。

展覽以「流.感」為命題,不只聚焦藝術家近年長期關注迷人卻不可見的風與聲音機械裝置,同時也呼應疫情時代與病毒共存的現況。因此此次展出的三組全新創作皆以「風」作為動態的關鍵,亦體現王仲堃不斷嘗試、挑戰物理機械與難以預期的氣流之間,微妙的平衡。
 
《風的姿態》沒有聲音,卻能看見流動的起伏
 
當我們步入展間長廊旋即可見第一件平衡雕塑作品《風的姿態》,創作概念源自小時候製作風箏駕馭風力的經驗,12張纖薄的棉紙水平式地懸掛於天花板上,一張張撐起的棉紙,藉由穿越的人潮或流經廊道的氣流而擾動,作品的機體結構為達到平衡狀態,逐一展開輕盈的律動姿態。

(Photo Credit:Chris Chen)
 
王仲堃表示他一直以來都很喜歡聲音這個媒材,但未必每件作品都一定要與聲音有關;像《風的姿態》便是這次三件新作中唯一沒有聲音的作品。王仲堃:「這次的創作主要來自生活中的體驗,就像聽不見不代表沒聲音,因為聲音是無所不在的物理現象。那為什麼聲音會被聽見?因為我們意識到它的存在,比如在安靜的房間,才會發現時鐘的聲響。這件作品主要在回應風的流動,它有點像翹翹板一邊高、一邊低,而我想要透過裝置平衡的交錯,在風起的某些時刻,讓大家體會到流動性。」 

 
(Photo Credit:台北當代藝術館
 
透過《体》聽見環境裡未知的雜訊
 
《体》這件作品的球形裝置結構源自病毒形狀,是由20面體組成的再現,裝置表面豎立若干可感測風流氣場的金屬軸,藝術家試圖讓場域內的氣流可視化、可聆聽,隨著觀者移動行徑掀動的氣流步伐,靈敏地觸發作品發出電子聲響與閃爍燈光,開展出人與空氣間不可預期的對話關係。

王仲堃也表示:「這件作品它的聲音是用電子、電路去勾勒出來的聲響。因為有些看不見的訊號,像周遭電台的電波、手機電磁波,可以透過電路被收集構成的雜訊,而且如果觸碰到它(裝置),也會因靜電改變聲音。這是一種比較後設的聲音思考,而我想要透過作品與環境(風)產生互動。」

(Photo Credit:台北當代藝術館

(Photo Credit:台北當代藝術館

(Photo Credit:台北當代藝術館

(Photo Credit:台北當代藝術館
 
用《場》捕捉空間裡氣流的方向
 
延續同一個動線,我們來到下一個展間,為了將氣流視覺化,王仲堃以《場》這件作品將天氣預報裡代表風向的箭頭符號,轉譯成約莫120支、密集排列的立桿裝置,並以一條小徑做為分野,讓人群得以被包圍、穿越、也更能與作品產生互動。


(Photo Credit:Chris Chen
(Photo Credit:台北當代藝術館
 
每件立桿裝置皆設有以紙張對摺製成、甚至風大時可以敞開的扇葉,而下方鐘鎚則是個發聲裝置,在每次風動的瞬間,隨風起舞敲響悅耳的鈴聲,並隨機綻放溫潤的微光,營造視覺與聽覺雙重的感官體驗。有趣的是,一般銅管越長音律越低,但在這次作品中,反而是長度越短、聲音越低,反之越長則聲音越高。但王仲堃說這次他沒有刻意營造音階,而是以單純隨機出現且極具禪意的聲音交疊而成,藉此捕捉空間裡氣流的方向。

(Photo Credit:台北當代藝術館
 
王仲堃表示,「我們通常想要很純粹的表現風,但很多事沒有想像中單純,所以我想盡辦法讓我的純粹,透過光、透過交錯的姿態與聲音,建構成更趨近我想要的東西。因此,如果我可以做上百支成群結隊的指標,把氣流指出來,讓不可見的東西透過某種形態被看見或聽見,就能真的觀察到氣流的方向,甚至最後變成一種更溫柔、溫暖的感覺。」
 
尤其每一束光出現的時間不同,也會造就牆面影子的深淺律動,讓整個展間猶如一場光影交融的流動聲響演奏會,非常迷人。
 
 
「流.感 - 王仲堃個展」
日期:2022年12月31日─ 2023年3月5日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實驗展場 MoCA Studio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