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Interview

專訪AKOMEYA TOKYO社長山本浩丈:振興地方、傳承和食,成為日本飲食文化的催化劑 專訪AKOMEYA TOKYO社長山本浩丈:振興地方、傳承和食,成為日本飲食文化的催化劑

專訪AKOMEYA TOKYO社長山本浩丈:振興地方、傳承和食,成為日本飲食文化的催化劑

AKOMEYA TOKYO 是對烹飪、食材與廚房用品感興趣的台灣人旅日必訪據點,今年 2 月終於登台,進駐大直 NOKE 忠泰樂生活四樓 TSUTAYA BOOKSTORE,帶來多款精選日本好米、長銷高湯與廚具等質感雜貨試水溫。談起本次合作,比起推廣商品,AKOMEYA TOKYO  社長山本浩丈其實更在意身為日本品牌對「傳承和食」與「振興地方」的責任意識。

 

2013 年 12 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和食」正式納入世界無形文化遺產,那一年,也是 AKOMEYA TOKYO 在銀座邁開步伐的開端,以當年少見的策展型店鋪切入市場,在精準的設計、選品與開發之下,讓原先素樸的日本米與各式物產發展別開生面的別緻樣貌,初試啼聲便掀起至今不墜的人氣。

 

十年過去,眾所皆知策展一詞已然成為顯學,2019 年山本浩丈接任社長時,他決定整地扎根、轉變路徑,深入聆聽生產者背後故事,調研顧客希望支持地方的心聲,以「日本飲食文化的催化劑」為品牌使命,「振興地方活力」為未來願景,成為地方與顧客之間的雙向橋樑,也是未來十年的 Mission Vision。
 
AKOMEYA TOKYO從一碗新鮮起鍋、嘗得到幸福感的米飯開始,延伸至餐桌上的佐飯食材與其他食器、用品。(Photo Credit:AKOMEYA TOKYO)
 

十年之前、十年之後
從做有趣的事,到承繼飲食文化


在接掌 AKOMEYA TOKYO 之前,山本浩丈隸屬於同一集團 Sazaby League 的新創事業部,並負責拓展來自荷蘭的北歐選物品牌 Flying Tiger Copenhagen,辦公室隔壁恰好是正在準備中的 AKOMEYA TOKYO 團隊,兩邊同在 2013 成立第一家店鋪,一起準備、成長與啟動,無形間養成革命情感。

AKOMEYA TOKYO社長山本浩丈。(Photo Credit:AKOMEYA TOKYO)
 
本來就對飲食文化深感興趣的山本浩丈,從旁觀察時經常想著「他們正在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呢」,所以即使還沒轉任 AKOMEYA,就常以顧客身份參加不同店舖的各式體驗活動。當時,他觀察到日式策展品牌並不多, AKOMEYA 高超的策展能力備受矚目,擁有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價值;不過隨著時間推移,使用策展選物方法的店鋪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店鋪一多,特殊性也快速下降,此時,他舉手提出「我想去 AKOMEYA」並擔下重任,而那正是新冠疫情爆發前的 2019 年。

位於神樂坂的AKOMEYA TOKYO in la kagū,透過開拓食堂,直接讓顧客感受在地物產美味。(Photo Credit:AKOMEYA TOKYO)
 
疫情重創世界各國各行各業,是危機也是轉機,山本浩丈表示:「疫情期間,大家都曾經歷關在家裡 Work From Home 的生活。AKOMEYA TOKYO 也觀察到,人們因為無法出遠門,開始重視居家生活品質,追求更高品質的食物,讓生活過得奢侈一點的想法開始冒了出來,連帶提升對飲食文化與料理方法的重視。」另一方面,疫情後大量外國人進入日本,大幅活絡品牌買氣,促進了商品開發以及朝向國際擴展的想像。

2024年,AKOMEYA TOKYO乘著多次合作的夥伴TSUTAYA BOOKSTORE之場域登台,進駐大直NOKE忠泰樂生活4樓。(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在台灣初登板,AKOMEYA TOKYO導入多樣精緻日本選米、高湯包、炊飯包與食器雜貨等商品。(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未來十年 Mission Vision
顧客透過購物支持振興地方

 
「人口減少,地方就有可能逐漸被消滅。」在山本浩丈接任後,回望過去也展望未來,提出 Mission Vision。首先補足了過往市場調查的不足,統整了高齡化、少子化、生活西化、烹飪簡捷化、災害頻傳等諸多對和食不利的因子。如前述所提,承繼日本飲食文化是當前發展重點,既然傳承成為當務之急,背後便隱含著某種程度的不安。

AKOMEYA TOKYO走過十年,奠定扎實的策展與選品眼光,如今將更深入日本各地開發美好滋味,傳承珍貴的食文化。(Photo Credit:AKOMEYA TOKYO)

「日本和食被登錄為世界無形文化遺產,代表和食可能面臨消失,因為地方被消滅,美味的技術也可能跟著失傳,地方沒有元氣等同食文化失去元氣。」也因此,山本浩丈認為 AKOMEYA TOKYO 所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目前正有意識地朝向深耕飲食文化這項 Mission Vision 前進。

與AKOMEYA TOKYO合作的島根縣飯南町農民,珍貴的產地與景色是社長山本浩丈認為「絕對不能失去的風景」。(Photo Credit:AKOMEYA TOKYO)
 
以「日本飲食文化的催化劑」為己任,是美麗卻艱難的征途,因為無形且牽涉深廣,然而之於 AKOMEYA TOKYO 卻是撼動不了的信念與力量,他們除了延續初衷——代表日本文化中心的食文化、食文化中的米文化——從米開始推拓展日文化之外,亦深入調查顧客回饋,也確實獲得真實、寶貴的意見,原來大部分品牌鐵粉都對飲食文化「強烈關心」,其中更有不少顧客認為必須振興地域,有了顧客聲援,AKOMEYA 更有底氣從策展轉而面向地方。

AKOMEYA TOKYO以「日本飲食文化的催化劑」為己任,從米開始拓展與之連結的人事物。(Photo Credit:AKOMEYA TOKYO)
 

傳遞生產者故事
創造循環不息的共感場域

 
比如,它們發起了「AKOMEYA 木桶味噌」群眾募資項目,從保護木桶文化開始,連結到維護看似樸素普通,卻是日文飲食文化不可或缺的味噌,不僅是好味噌十分仰賴活在木桶內的優良菌種,也攸關製作木桶與味噌的人也愈來愈少;社長山本浩丈與團隊亦參與在小豆島的木桶製作、在岡山河野酢味噌製造廠進行味噌釀造工作,並在官網「AKOMEYA 通訊」上細緻地傳達味噌製造過程與背後故事的點點滴滴,果然一開賣就售罄。

社長山本浩丈參與在小豆島的木桶製作,以及岡山河野酢味噌製造廠的味噌釀造工作。(Photo Credit:AKOMEYA TOKYO)

此外,在日本擁有高人氣、本次引進台灣的兩款人氣炊飯包「鯛魚」與「章魚」口味,皆採用「一船買」支持愛媛縣遠洋漁民,也就是將該漁船所有漁獲無條件購入,不僅魚價穩定讓漁民放心,也透過水陸運搭配、冷藏保鮮等舉措,大幅縮短產地至餐桌之間的食物里程;不合格魚或剩餘魚肉碎皆被加工為魚湯、湯料,或最終作為魚餌,不浪費任何一點漁業資源。

首次登台,AKOMEYA TOKYO與日式餐廳煮山川主廚劉秉豪(左)、飲食作家毛奇(右)合作,運用本次引進台灣的高湯包、炊飯包與日本好米製作一道道在家也能輕鬆上桌的美味料理。(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運用AKOMEYA TOKYO鯛魚炊飯包與日本米,加入自己喜歡的食材,照著簡易步驟走,一鍋色香味俱全的炊飯就大功告成。(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廣受媽媽主婦與自炊愛好者喜愛的「飯糰木型模具」在台灣AKOMEYA TOKYO POP-UP TAIWAN也買得到,模具散發檜木的自然香氣,無需用手揉捏,將飯與料放入就能輕鬆製作。(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每當品嚐到美好滋味,社長山本浩丈都會聯想到那些曾造訪過、景色如畫的產地,並浮現這是「絕對不能失去的風景」的意念。AKOMEYA 除了在開發地方良品、傳遞生產者故事上著力,也讓店鋪連結食堂和體驗空間,邀請食材生產者到店分享,顧客一面試吃、一面了解,直接品嚐和聆聽地方聲音是最有力量的觸媒。接下來 AKOMEYA TOKYO 除了跨出國境,來到日本以外的市場,也會慢慢增加日本各地店鋪,創造地方連結振興循環不息的共感場域。

「出汁」意即高湯,AKOMEYA高湯包有野菜、小魚干、鰹節等口味。(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足夠好的日常:毛奇的365日提案》飲食作家毛奇提及可以運用日式高湯製作雅緻無油的「高湯漬」之外,也可以將高湯結合吉利丁,放置冰箱後取出放入冷菜中,有入口即化的凝凍效果。(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煮山川主廚劉秉豪以高湯烹煮大根近5小時,擺上鹽昆布、俗稱老翁昆布的白昆布與紫蘇花,美味營養。(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