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DingDong Lee)
「在小實兩歲的時候是我們最不好的階段,因為小孩的生活很規律,餵奶、換尿布、吃東西、睡覺一直在這兩年裡的每一天輪流發生,這種作息和想辦法讓小孩長大的迴圈裡讓我覺得很無聊,所以才會去東京旅行。而做了《TOKYO BABY 東京走很慢》這本書也是因為覺得好像在規律裡找到和困境之間的平衡。」因為孩子的誕生,生活自然而然被限縮在某種框架裡,讓在學習成為母親的路上的 zz 希望能透過探索,找到其他的可能性。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DingDong Lee)
「我不太會特別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因為之前編輯採訪的工作就是一直向外探尋,這種工作屬性影響了我,也造就現在這個一直在探尋的媽媽。」就如做《Homework》雜誌時,zz 訪問了不同的父母親與孩子,搜集各式平凡家庭裡的父母角色;全家一起造訪東京、柏林時,藉由旅行時觀察、體驗、發現在不同文化下的育兒生活。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DingDong Lee)
「原來是這樣子!」每到新城市,都讓 zz 感覺到育兒可以更開闊、不需有界限,也可以更好玩,「每座城市裡都有它的文化和育兒價值觀長出來,好像看到越多,自己的心裡變得比較舒服、越來越不被綁住。」透過向外取材,慢慢發現自己的做法,交揉與孩子的相處、對生活的體察,以及不斷嘗試新的可能性,zz 逐漸找到自己的步調。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DingDong Lee)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DingDong Lee)
我聽到她講這些話也覺得『很漂亮』,感覺小實把平常和我們一起經歷的事物,透過自己的腦袋去理解後,以一種自己的方式連結起來了。我就在想,這就是我們的教育嗎?」不特別強調教養的 zz,從生活裡的觀察,發現了父母對於孩子最直接的影響。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DingDong Lee)
zz 也舉例,自己有時在沙發上看書沒有特別與小實互動,小實也會感到無聊,但她不一定會吵鬧,而是會自己去拿書看;晚上有餘裕時,zz 會在日記上寫下一些文字,小實也時常會感到好奇、想要學寫字、想要認出書封上的大字......,「就覺得好像在生活中做好一個大人,就是很好的教育了,這些事情內化進她的心裡讓我也蠻有感觸的。」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DingDong Lee)
不只是幼兒園的課程,zz 觀察到小實因為上律動課後情緒的穩定度、身體的運用都有所改變,「我看她活蹦亂跳、肢體打開的感覺好自由、好有自信,讓我感覺到她有掌握自己身體的權利。」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DingDong Lee)
zz 因此也去報名了初階的皮拉提斯,「我只是去把身體拉開,因為之前抱小孩、長期用電腦的姿勢讓肩頰骨、肩膀都很緊,覺得離身體很遠,所以我去運動有點懷抱著復健的心情,慢慢修復身體、把原始設定找回來。我覺得生小孩後的生活也是這樣,慢慢從失衡到回歸正軌。」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DingDong Lee)
一直以「倒數」的方式與小實相處,「之前倒數上幼兒園,現在倒數上小學,總覺得時間是有限度的。」zz 知道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離家,因此她希望能在這段時間裡,選擇最有趣、最值得的方式與孩子共度。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DingDong Lee)
她不以「教育」為前提來安排自己與孩子的生活,而是以「好玩」作為標準。正因為如此,zz 與叮咚計畫帶著小實到京都生活,一方面是自己進修學習,另一方面也是想看看孩子在不同文化環境中的發展。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DingDong Lee)
「看看我們可以怎麼一起長大」,不刻意製造珍貴回憶,而是順應自然流動、充滿驚喜的互動過程,在這段倒數的親密時光裡,zz 選擇用開放與彈性的方式,跳出框架,讓自己和孩子一起體驗世界的精彩與「好玩」!
Interview & Text|湯侑宸
Photographer|DingDong Lee
Makeup & Hair|Vivienne Wang
Producer|Sunnie Syu #MOMerizing——成為媽媽,依然持續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