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設計如何再進化?Vitra 經典設計總監 Stine Liv Buur 談 Jean Prouvé 的當代啟發、揭示復刻背後故事
Vitra 經典設計總監 Stine Liv Buur 以研究者的敏銳視角,深度剖析經典設計的定義、復刻挑戰與家族合作關係,分享如何讓 Jean Prouvé 等現代設計師,在當代語境下持續發聲。
如果說 Jean Prouvé 的設計是一種冷靜、誠實的語言,那麼解讀這種語言的人,往往需要更細膩的觀察與敏銳的歷史直覺。
曾在丹麥皇家藝術學院、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等學術機構深耕現代設計史研究,現為 Vitra 經典設計總監的 Stine Liv Buur,正是這樣的角色。長期關注 Jean Prouvé、Charles & Ray Eames、Verner Panton 等 20 世紀設計師的她,不僅負責經典作品的再製與當代詮釋,更與設計師家族建立起深厚的合作關係。
此次透過明日家居 MOT CASA 策劃的「Jean Prouvé 設計標準再進化」特展,Stine 特地來台,也接受 MOT TIMES 專訪。她從研究者的視角出發,談經典設計如何因時而變,並分享她在復刻實務、家族合作與色彩考證中的觀察與實踐,讓 Jean Prouvé 這位曾一度被歷史遺忘的設計師,在當代重新發聲,同時勾勒經典設計在亞洲脈絡下的未來想像。
「Jean Prouvé 設計標準再進化」特展。(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經典設計是什麼?Vitra 的經典詮釋學
Q1|您曾說經典設計會隨時間不斷變化,您怎麼定義經典?是否認為它也有脆弱性,例如容易被過度複製或誤解?
所謂經典,首先必須歷經多個世代仍存在於市場,同時能隨著社會需求與技術進步不斷發展。正如 Jean Prouvé 設計 Standard Chair 時,會密切觀察市場變化與製造技術,確保作品是符合當時的需求與標準。經典之所以經典,在於它能與時俱進,保持新鮮感。
「經典」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必須不斷與當代對話。作為 Vitra,我們的責任,就是讓經典持續保有當代性。尤其當談到永續與材料使用,有些材料在今天甚至已不再合法,我們就必須做出調整。畢竟像 Jean Prouvé 或 Eames 這樣的設計師,當年也不斷探索環境與社會的議題。如果我們不因應改變,這些作品有可能無法再繼續生產。
從 Jean Prouvé 到 Eames,Vitra 持續體現經典設計在材料、工藝與永續間不斷與當代對話的精神。(Photo Credit:Vitra)

Q2|那麼在Vitra的角度,你們怎麼持續詮釋這些經典作品,並讓它們和當代世界產生連結?
要讓經典作品與當代產生連結,關鍵在於如何在保留原貌與因應現代需求之間取得平衡。這正是為什麼我們與設計師家族之間的合作變得格外重要。唯有透過這種長期且深入的溝通,我們才能在調整作品時,同時保留設計師原有的美感理念,並讓產品真正符合當代市場的使用需求。舉例來說,如今餐桌的高度普遍提高,椅子的高度自然也必須跟著調整,否則使用起來會不舒服,桌椅比例也無法協調。
每個變動都建立在與設計師家族達成高度共識的前提下。以 Jean Prouvé 為例,我們與他的家族一直保持非常緊密的聯繫,他的女兒 Catherine Prouvé 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極為關鍵的角色。我自己幾乎每週都會與 Catherine 和她的女兒通信,討論各種細節。
Jean Prouvé 。© Centre Pompidou, Mnam, Bibliothèque Kandinsky, Fonds Jean Prouvé

當然,前提是這些變動多屬細節,並不會大幅改動作品的造型。就像 Jean Prouvé 若還在世,他自己也會隨著時代調整設計。我們每次修改時,心中都會想:「如果是 Jean Prouvé,他會怎麼做?」
復刻與管理:經典設計如何重返當代
Q3|在管理層面,您如何執行經典設計的復刻與更新,並確保這些變動能長期落實?Vitra 在決定是否復刻或重製某件作品時,又會依據哪些標準或流程?
Vitra 一直密切關注市場動態與生活型態的轉變。無論是開發新產品,或重新詮釋經典作品,都必須敏銳捕捉當下需求。例如在 COVID-19 疫情期間,人們開始居家工作,這帶來全新的生活型態,也讓人們對家具有了不同期待。像是「我該怎麼在家裡工作?」有時候,我們反而能在五、六十年前的經典設計裡,找到今天的解答。這也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推出一些作品,讓它們在新的脈絡裡被看見。
Vitra 經典設計總監 Stine Liv Buur 認為她的工作,就是以宏觀的角度,徹底瞭解每位設計師一生中的所有創作,並將其重新帶往當今的新時代。(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身為 Vitra 經典設計總監,我建立了一個龐大的設計資料庫。我們會細緻地研究、比對、證實各種資料,以 Jean Prouvé 為例,除了 Vitra 設計博物館,我們還會參考法國的檔案館典藏。我們絕不會僅憑一張照片就決定復刻某件作品,而是一定要掌握實體原作,或至少擁有非常詳細的設計圖,以確保復刻的作品忠於原作。這種嚴謹的標準,就是 Vitra 決定是否復刻經典的核心原則。
Q4|在您的工作中,有沒有特別印象深刻的復刻案例?復刻通常會涉及哪些層面的改動?
有一件作品現在立刻浮現在我腦海裡,就是「Tabouret Métallique」,它是一張小矮凳,非常漂亮,它的外型也讓人有點聯想到 Trapèze 餐桌。當初我和 Catherine Prouvé 一起去了法國南錫,那是 Jean Prouvé 成長的城市,當地有個龐大的檔案館,收藏他過去所有的創作。我們在那裡發現了許多從未見過、非常有趣的設計草圖。
之後我又去了巴黎龐畢度中心,那裡收藏了很多 Jean Prouvé 的照片檔案。我就在那裡看到了這張凳子的照片,但從未見過實體的歷史版本。儘管沒看過實物,我仍覺得它對我們的產品系列非常重要,因為它既能作為邊桌,也能當作凳子,而且和 Trapèze 桌搭配得完美。這就是我們在 2022 年重新推出的作品,我想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可以說明我們是怎麼復刻這些經典設計的。
Jean Prouvé 於 1936年設計的實用凳子「Tabouret Métallique」,也可以用作小邊桌。(Photo Credit:Vitra)
Tabouret Métallique 與 Trapèze 桌在結構上相呼應。梯形的鋼板桌腳是 Trapèze 的設計特色。(Photo Credit:Vitra)
之後我又去了巴黎龐畢度中心,那裡收藏了很多 Jean Prouvé 的照片檔案。我就在那裡看到了這張凳子的照片,但從未見過實體的歷史版本。儘管沒看過實物,我仍覺得它對我們的產品系列非常重要,因為它既能作為邊桌,也能當作凳子,而且和 Trapèze 桌搭配得完美。這就是我們在 2022 年重新推出的作品,我想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可以說明我們是怎麼復刻這些經典設計的。


以 Jean Prouvé 系列來說,變動真的不多,主要是高度上的微調。例如過往的餐椅較低,但現代社會裡人們普遍更高、桌子也更高,所以我們稍微抬高了椅腳。除此之外,無論材質、結構、或顏色,都盡量維持 Prouvé 原本的設計。
其他設計師的作品也是類似狀況,變動多屬尺寸微調。例如 Panton 的椅子也是因應人體工學稍作調整。至於較大幅度的變動,大概就是 Eames Lounge Chair。它過去的椅背相對較低,對現代較高的人來說,頭會完全超出椅背,缺乏支撐。我們便和 Eames 家族合作,重新設計椅背高度,這並不是簡單地把尺寸放大,而是非常複雜的工程,必須保留原設計的比例與精髓。我們幾乎不輕易變動任何細節,對我而言,那是我們做過最瘋狂、也是最困難的改變。
Charles & Ray Eames。(Photo Credit:Vitra)
Eames 1956年 設計出 Lounge Chair,Vitra 後來推出的版本在椅背高度上有做調整。(Photo Credit:Vitra)


此外,還有永續材料的應用。像是 Jean Prouvé 曾用到某些塑膠材質,現今我們則改用回收塑料;或是木材方面,我們偏好使用本地生產的木材,以減少運輸帶來的碳排放。不論工法、製作方式或塗裝,都要符合現代標準,我們必須兼顧永續、環保與生產可行性。
與設計師家族合作間的關係
Q5|那您有遇過與設計師後代在意見上的分歧嗎?
其實我想不到曾經發生過什麼嚴重的分歧。我們非常專業,也擁有龐大的藏品作為基礎,我絕不會提出任何我認為 Jean Prouvé 不會做的東西。我們與 Prouvé 家族的討論,多數是細節上的,例如要調整椅子的高度,並不是價值觀上的衝突。我們合作的核心精神,就是相互尊重,我們絕不會為了商業利益,就去製作一個 Prouvé 不可能設計出來的東西。尊重,是我們和所有設計師家族合作的根本。
Q6|那在工作上的合作之外,您會如何去描述與設計師後代家族,像是與Catherine Prouvé之間的關係呢?
這樣的關係確實很微妙,因為它其實是由友誼、深厚的尊重與熱情交織而成的。我們彼此不只是工作夥伴,也真心喜歡對方。當然,也存在商業面的部分,比如家具的銷售、推廣與生產,這是一種非常複雜的關係結構。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而且,這段關係絕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的。以 Prouvé 家族為例,這是經過超過 12 年的時間,才逐步建立起來的關係。這種合作需要知識、同理心以及深刻的尊重,如果缺少這些,根本不可能引導出真正的合作。對我個人而言,我和我的家人與 Prouvé 家族一直保持聯繫,她認識我的丈夫和孩子,而我的家人也都認識她,這樣的關係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這確實需要多年的時間去經營,才能形成一種既是友誼,又能兼顧商業的合作模式。不容易,但我必須說,這段關係運作得非常好。
Jean Prouvé 的設計、色彩與靈感
Q7|多年來,您一直關注 Jean Prouvé 的作品傳承。在研究或探索過程中,您是否仍會獲得新的靈感或想法?從這些作品裡,又得到哪些啟發?
每次看 Jean Prouvé 的作品,尤其是我們館藏裡的那些,我都會有新的想法,他的創作從 1920 年代橫跨到 1950 年代,這是一段非常長的活躍時期,因此永遠能從新的角度去看他的作品。即使我對他的設計已經有相當深入的了解,但每當翻閱檔案,總還是能發現意想不到的驚喜。那種感覺就像在尋寶。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在 2022 年,我們為 Jean Prouvé 的系列做過一次大規模的更新,引入了新的色彩——其實並不算全新,而是重新推出他當年曾使用過的顏色。在那之前,幾乎沒有人真正研究過他所用色彩的背景,我過去也多專注在他的家具設計本身,直到這次深入研究。這對我來說是非常奇妙的過程,也帶給我全新的體驗。
Q8|那在當代脈絡下,您認為人們在看 Jean Prouvé 的作品時,還有什麼哪些面向值得關注?
Jean Prouvé 的設計哲學非常坦率且富有建設性。他的家具結構清楚、誠實,不會刻意隱藏構造或連接方式,也不追求華麗裝飾。觀者能直接看見作品的結構與細節,這種誠實的設計態度,不只是 Vitra 推崇的價值觀,更是現代設計界的重要理念。Vitra 無論在實體展覽或線上平台,都致力用最誠實、清晰的方式呈現他的作品,讓觀者一眼就看出設計的本質。這種誠實,也帶給人們一種穩定與平靜的感覺。


Stine 認為 Jean Prouvé 的一大設計語彙是「誠實」。(Photo Credit:Vitra)



Q9|在本次展覽中展示了 2025 年限定色版本的 Antony Chair,您能談談重新發行的契機嗎?為何會選擇以「Rouge Corsaire」這個顏色重返大眾視野?
Jean Prouvé 對色彩非常敏銳,這部分可能與他父親 Victor Prouvé 是法國知名畫家有關,使他從小耳濡目染。而 Rouge Corsaire(海盜紅)原本就是他調色盤中的一色,反映了他對汽車與飛機的熱愛,Prouvé 本人尤其熱衷於法國汽車品牌 Citroën,而 Citroën 當時就以這種獨特的紅色聞名。Vitra 認為,選擇這個顏色是把 Prouvé 對色彩的敏感度,以及他對汽車熱情結合起來的美好方式,基本上,我相信這就是 Prouvé 自己也會做的事,而且這種色彩放到現代來看,依然顯得非常當代。
Jean Prouvé 色票。(Photo Credit:Vitra)

Q10|我們知道 Prouvé 獨特的色彩命名方式,可以再多與我們分享背後的故事嗎?
在 2022 年那次 Prouvé 系列更新時,Vitra 首次真正深入研究他的色票。過去幾乎沒有人探討為什麼他的顏色會取那些名稱,無論是學校、研究機構或出版物都少有相關討論。研究後我們發現,許多顏色名稱背後都有特殊意義,比如 Jaune Citron(檸檬黃)、Gris Vermeer(維梅爾灰)、 Bleu Marcoule(鈷藍)等等。Prouvé 經常以畫家的眼光觀察世界,從自然或日常事物汲取靈感。因為好奇,我曾打電話給 Catherine,她笑著對我說:「我爸爸是畫家的兒子,可不是沒有原因的。」正是這種藝術家的視角,造就了他在設計與色彩上的獨特感知。

從研究者視角看經典
Q11|您的研究背景是否影響您在 Vitra 對經典設計的詮釋?您會建議人們如何看待這些設計師作品?
我的研究背景對我影響非常深遠。長年累積的學術訓練,讓我在現代設計史方面具備全球視野,無論是歐洲、美國,或後來的日本、東亞,這些都成為我理解設計概念的重要基礎。以 Jean Prouvé 為例,他所處的環境、所認識的人物,如 Eames、Alvar Aalto,以及當時的法國建築師,都幫助我在研究時不只是看一位設計師的作品,而是放進更宏觀的時代與社會脈絡裡,理解他在什麼時間、什麼空間裡受到哪些影響。
另一個我感興趣的主題是奢華家具。雖然 Jean Prouvé 或其他現代設計師基本上都與「奢華」概念相距甚遠,他們也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視為奢華象徵。然而,在研究奢華家具與現代家具的過程中,我發現兩者其實存在許多微妙的共同點,它們乍看之下南轅北轍,但對工藝的講究、對精緻細節的追求,這些奢華的特質,其實和許多現代經典設計並不衝突。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例如我在 Fritz Hansen 工作時,公司便在探討「奢華」的定義,以及這種定義能否延伸到 Arne Jacobsen 等設計師的作品上。即使像 Jean Prouvé 或 Charles Eames 的設計,當年並不以奢華為目標,但今天人們回望這些作品,往往因其精緻的細節與質感,而賦予它們某種「奢華」的感覺。
我認為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像 Prouvé、Panton、Eames 等現代主義設計師,他們的核心不是為了設計昂貴或奢華的物件。他們真正關心的是如何解決問題,如何透過設計創造與眾不同的東西,讓世界變得更好。對他們而言,設計是一種實際的工具,是對社會需求的回應,而不是單純為奢華或特定階層服務。

很多人談到「奢華」,會聯想到專屬中上階層或富裕人士的設計,但這些現代設計師其實是想提出更普遍的解決方案。他們的作品之所以成為經典,不只是因為 Vitra 持續投入或與設計師家族合作,更因為他們創造的設計真正回應了人們的生活需求,甚至改變了我們對家具的想像與使用方式。因此,現代設計師的理念與奢華之間,確實存在非常明顯的差異。他們不追求多餘的裝飾或華麗,而是聚焦在功能、誠實的結構,以及如何讓設計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工具。這正是這些作品能夠超越時間、成為經典的原因。
Vitra 經典設計在亞洲的再發現
Q12|Jean Prouvé 的設計近年在亞洲逐漸受到關注,您認為這背後是因為文化共鳴,還是市場操作?
我覺得兩者都有。Jean Prouvé 的作品在設計上非常簡潔,某種程度帶有北歐風格的質地,而這種簡潔、洗鍊、直率的語彙,確實符合許多亞洲或台灣消費者的喜好。另一方面,Jean Prouvé 自己創辦的家具工廠在 1950 年代初就已關閉,從那時起到 Vitra 20多年前開始與 Prouvé 家族合作之間,曾出現近 50 年的空窗期。雖然他曾經非常知名,但後來有很長一段時間幾乎被遺忘。我記得自己在念建築系時,Vitra 剛開始重新推出 Prouvé 的作品。那時連老師都提醒大家去多看看 Jean Prouvé 的設計,即使在學術圈,很多人對他仍不熟悉。
這段空白期之後,除了與 Vitra 的合作,巴黎有幾間畫廊也開始重新關注 Prouvé 的作品,才讓大家再次看見他不論作為工匠、設計師還是建築師,曾創造出如此精湛且卓越的作品。可以說,是多重因素共同促成了他在亞洲重新受到注目。
Q13|如果讓您為Vitra策劃一場面向亞洲觀眾的經典設計展覽,您會挑選哪些作品?
我覺得把不同時代的家具並置在一起會非常有趣。比如把 Jasper Morrison、Bouroullec 兄弟、Jean Prouvé、甚至 Verner Panton 的椅子放在同一個空間裡。雖然造型設計差異很大,但他們在設計上的態度卻是相似的。他們都希望透過設計解決問題、改變社會,讓人們的日常生活變得更舒適、更美好。
Jasper Morrison 設計的「Hal Lounge Chair & Ottoman」。(Photo Credit:Vitra)
Ronan & Erwan Bouroullec 設計的「Belleville Chair Plastic」。(Photo Credit:Vitra)



在這樣的態度下,雖然呈現出多種不同風格,但這些作品之間存在許多跨時代的共通點與連貫的概念。若能把它們放在同一個展覽中,觀眾就能清楚看見這些連結,這不僅非常有意思,也能啟發下一代年輕設計師。
Q14|最後,在 Vitra 的經典設計中,你個人最喜歡的作品?
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就好像問我最喜歡哪一個孩子,我真的選不出來(笑)。但若說類型的話,我最喜歡的還是椅子。因為椅子和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緊密相連,它曾是權力或身份地位的象徵,如今人人都能坐在椅子上,這其實也反映了社會的變化。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此外,椅子的設計非常貼合人體工學,有椅背、有椅腳,而不同的椅子形狀,也能透露出設計者對人、對社會的理解。某種意義上,一張椅子能說明使用者是什麼樣的人,這也是我對椅子最著迷的地方。
Jean Prouvé 設計標準再進化|REIMAGINING THE STANDARD
展期|2025/6/7(六)至 2025/7/6(日)
地點|NOKE忠泰樂生活 Uncanny(台北市樂群三路 200 號3F)
策展單位|明日家居 MOT CASA
策展顧問|杜祖業
特別感謝|Vitra、Magazine C
媒體協力|MOT TIMES 明日誌
講座報名|accupass.com/go/JeanProuve
延伸閱讀
>> 為什麼 Jean Prouvé 的設計歷久彌新?Design Mania 麥克雞塊談能跨越時代的經典魅力
>> Jean Prouvé主題展「設計標準再進化」亮相NOKE忠泰樂生活,名作Antony Chair 2025限量版全球首發台北
>>從品牌視角看見 Jean Prouvé:Vitra 亞洲總監 Michael Kruckenberg 談如何延續經典設計的當代價值
>>為一張椅子而生的雜誌,專訪《Magazine C》執行董事全恩景:從經典單椅看見世界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