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不再遙不可及
然而,在十九世紀人類歷史進入工業革命之後,「城市」非但出現前所未有的發展,更在過去百餘年間急遽擴張,一幢幢構造類似的摩天大樓爭先恐後從地表上冒出,彼此相互競高;不同國家、不同城市之間各自所擁有的特質,顯得日漸單薄且難以辨別;向來以城市的多樣性面貌為立論切入點的情形,逐漸面臨嚴峻的挑戰而趨向崩解,人類生活也因此簡化成片斷而單一的節奏。
前述現象的發生與蔓延,在過去幾年的亞洲世界最為顯著。1993年於荷蘭鹿特丹成立的MVRDV建築團隊,長期觀察與記錄亞洲各國主要城市的發展變化,像是台北的眷村、北京的胡同、東京的町屋等深具歷史意涵與人文特色的老舊聚落,皆因經濟結構變化、人口過度集中與因素而面臨到消失的命運。誠如MVRDV團隊的策展宣言裡所言:「從第二個千禧年開始,這些 (東亞) 城市在人口成長與經濟力量的驅使下快速地改變。在無情的群樓攻擊下,厚重的塔狀、版狀、塊狀等大樓,挾著重複再重複的居住單元、樓層平面、立面大肆入侵,將已有好幾百年歷史的都市村落秋風掃落葉般刮個乾淨。這些外來的建築型態帶來西方標準的生活,卻在過程中徹底摧毀本土的社區型態。新的作法既妨礙創新,也阻斷差異性、靈活性與個體性等概念。」
都市重建計畫往往服膺於資本主義的目的,而不顧一切地去破壞一個城市原有的自然歷史文化發展脈絡之現象,除了在政經層面上常引發激烈討論之外,其必要性也一直都是藝術創作領域裡的重要探討命題。舉例來說,早在1970年代,曾於康乃爾大學就讀建築的美國藝術家Gordon Matta-Clark (1943-1978) 相當關注人類生存空間、城市與建築環境之間的關係,亦透過創作來闡述居住正義的強烈訴求。他最著名的創作之一是在1974年發表的《拆分》(Splitting)。當時他發現在紐澤西郊區,政府為了推動都市重建計畫而需拆除一些二戰結束後所建的木造房屋,於是他把其中一間買下,將該房屋從中垂直切割成兩半,呈現出完美的對稱與平衡。藉由如是「拆分」的過程,不但解放了這種統一規格化的郊區市鎮房屋樣版,也打破了象徵著典型美國中產階級幸福家庭的意象,並進一步將之轉化為充滿生命與想像,開放卻私密的空間體驗。遺憾的是,最終他的這件「作品」依舊難逃被拆除的命運,所幸遺留下來的文件與影像記錄仍流露出強烈的反抗意義。
由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在中山創意基地所舉辦的第四檔「明日博物館TheVerticalVillage垂直村落」建築展,從某個意義層面上來說,或許也可以視為Gordon Matta-Clark創作精神的延伸。戶外矗立的七彩建築模型,不僅闡述著垂直村落的理念:以一個垂直向上延伸的結構為基礎,和群樓同樣能夠解決高人口密度的問題,透過許多公共空間和連結通道,讓居住者能夠與他人維持親密的互動,同時又讓每個塊體(每戶居住的個體空間) 能夠保有其隱私和獨立性。此外,該模型也像是一件量體巨大的公共藝術作品,放置於前身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配送與零售倉庫的URS21,為介於公領域與私領域空間交界的地景勾勒出充滿活力的嶄新可能。
展示空間裡引用了大量的圖表、數據與文字說明,娓娓道出亞洲都市村落的身世,也對全球化的浪潮下所導入單一均質的西方生活標準的「群樓攻擊」(Block Attack) 提出針貶;另邀請各國學者提出各自對於垂直村落的理解與詮釋,並進一步篩選出密度、集體性、進化、多樣性、個性、彈性、個體性、人性尺度、非正式性、關鍵群眾與公共性的關鍵字,作為建構垂直村落藍圖的參照變數。展場內有可親手堆疊的藍色模型與各種形狀之手作紙模型,更設有「造屋主」和「村落製造器」等區域,邀請觀眾依照大小、形狀、機能等不同的個別需求,設計出屬於自己理想的住家,讓傳統聚落與當代城市的生活得以並行不悖,人人都可以在這樣的垂直村落裡,擁有自己所想要的生活。另外,此展更邀請長期關注土地情感的台灣紀錄片導演黃信堯訪問五組居住在大台北地區的家庭,記錄他們所談論的理想居住環境,觀眾在觀賞影片的同時,亦可設身處地反問自己:「我們想要過的是怎樣的生活?有無更好的方式可以達到這樣的理想?」
為了不讓如此的想像只在紙上談兵,MVRDV建築團隊以雅加達的九個聚落為研究對象,在隨著都市紋裡逐漸演變的過程中賦予它們發展各自獨特產業的助力,從栽培藥草到養殖漁業,乃至服飾製作等,為「垂直村落」的理念可行性提供了有力的驗證。至此,面對如此豐富而有力的展陳,我們不難發現,與其說「垂直村落」是一個規模龐大而完整的建築展覽,倒不如說是一則震聾發聵的當代警世寓言,以及一種對於追求幸福生活的積極可能。而這美好的未來,只要人們從心裡去尋,就會有實現的一天。屆時桃花源將不再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代名詞,而是再真實不過的存在!
編輯/龍傑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