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山之前──《男孩》和魏雋展的外亞維儂藝術節
「《男孩》無疑是亞維儂藝術節中珍貴的珍珠(原文為 Taiwan Pearl)。作品充滿詩意的空間,成功的經營出文化和內容的跨界。以韋瓦第的旋律感演出莫里哀的戲劇性。」今年 7 月,魏雋展帶著「三缺一劇團」和《男孩》,浩浩蕩蕩地前往炙熱的南法,參演 2012 年外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d'Avignon OFF 2012),演出後,法國第一大報《費加洛報》(Le Figaro)給了《男孩》這樣崇高的評價。而在征服了亞維儂後,今年 10 月,《男孩》登上華山藝術生活節的舞台,為台灣觀眾說起那段對父親的思念……
亞維儂藝術節(Le Festival d'Avignon)成立於 1947 年,這個為期 1 個月的國際劇壇盛事佔領偌大的亞維儂城,不管是城裡的劇院、公園、廣場、校園或是露天咖啡座,甚至是路上的每個轉角都能看見不同形式的演出。主辦單位除了邀請國際間知名的表演團體參加外,也開放更多空間另闢外亞維儂藝術節,讓更多表演團體能夠參與這個國際型的演出盛事,唯參與外亞維儂藝術節的演出團體必須自負盈虧,扛起票房宣傳的重任。
藝術節期間亞維儂城裡的古樸巷弄貼滿各式演出宣傳海報(如右下圖),也蔚為一種盛夏風貌,而臨時惡補幾句法文就要親上街頭宣傳以及連續 22 場的演出對「三缺一劇團」演員們和劇團製作人來說都像是場硬仗;而今年是「三缺一劇團」藝術總監魏雋展第 3 次參與外亞維儂藝術節,讓我們且聽魏雋展如何拾起他的武器,勇赴這個國際級的表演藝術戰場。
魏雋展前兩次參加外亞維儂藝術節都是參加其他劇團的演出,這次帶著自己的編導作品《男孩》參加藝術節,心情不免忐忑,這齣作品是魏雋展的人生故事,他將自己面對父親生病臥床,自己內心曾有過的震驚、迷惑,到父親過世後對父親的想念與尋找情緒,化為偶劇搬上舞台,「這齣戲是源於我面對父親生病時的童年經驗,起初我還沒有意會父親生病和死亡的重量,一直到我看完《羅倫佐的油》之後,才意識到自己對於父親病況的無能為力而生內疚感,這種面對生與死的巨大困惑,彷彿只有進入哲學和神學層次才能被細膩地處理。《男孩》表面上從生病的父親出發,但我想處理的是人類共通的經驗,當愛的人離開後,我們該如何面對失去?當我們面對一段未知的旅程時,又要如何尋找出路?而劇中關於男孩的 3 段故事則是帶領觀眾通過旅程的一種媒介。」
故事是從男孩在病房中陪伴父親後的雲中歷險開始的,後來父親的頭和變形的身軀變成垃圾男孩的玩伴,一直到看見了和檯燈遊戲的小病童,男孩才悠悠從夢境中甦醒,父親的形象貫穿了 3 段故事,而小男孩也經歷了這趟追尋父親的英雄旅程。沒有語言、文字輔助的偶戲需要觀眾更多的詩意想像,這也恰好克服了國際演出的語言結界,而用偶來創作的契機則要從他第一次到亞維儂參加演出談起。
「我第一次到亞維儂演出是在2007年,參加「沙丁龐克劇團」由馬照琪編導的《在世界的房間》,從台灣到法國,我在十幾個鐘頭的航程中,看見雲朵的變化多端,我知道我要做一齣一個男孩在雲中尋找些甚麼的故事,但當時卻苦找不到演出形式。那年「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剛好也是參加藝術節的表演團體之一,看了他們超越寫實、幾近魔幻的演出後,我就確定了《男孩》必須要用偶戲的方式呈現。」
談到創作的靈感來源,魏雋展也分享了劇中垃圾男孩的誕生,「劇中和奶奶一起出現的垃圾男孩,其實是 2009 年我和「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在台北當代藝術館演出《間.交叉體驗》的時候,在當代館廣場上遇見的一對母子,那位媽媽正在做資源回收,兒子就在媽媽身邊自己敲敲打打地玩著,我好奇地想要和他一起玩,沒想到他的防衛心不讓我再更接近他,一同演出的表演者薛美華就操起懸絲偶,讓偶在沙拉油桶上跳舞,這才引起小孩的好奇。這段場外的小小插曲,也讓我看見偶是如何和人相遇、產生連結進而達到溝通的效果,而為了加強戲劇張力,我才把母子拉開至祖孫關係。」
而問到藝術節對「三缺一劇團」的意義,魏雋展是這麼說的:「雖然亞維儂藝術節是國際最大的表演藝術節,但因為參與的劇團數量太多,演出的水準也參差不齊,對演員來說這算是一個二級戰場。參加藝術節最大的幫助就是可以看見來自不同國家的演出,這樣一來我們才能更知道自己的定位,也會因此重新看待自己的位置,毫無疑問的是,連續 22 場的演出對團隊來說是最好的磨練。」
除此之外,演出團隊也從國際觀眾的回饋中汲取更多的創作養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也更可以認清劇場作為溝通工具的效果,如同先前所述,《男孩》沒有語言和文字的輔助,只有操演著偶和物件的演員們調整呼吸節奏不慍不火,細膩地將血肉靈魂賦予在偶上。一位觀眾在散場後感性地說:「我覺得我體內好像也有雲,當我意識到的時候,我的眼淚已經流下來了。」當地的媒體《普羅旺斯報》(La Provence)也如此評價:「我們會忘了那是戲偶,男孩們都如同皮諾丘一般地在舞台上活了起來,這個來自台灣導演魏雋展的自身故事,乍看之下有點悲傷,但實際上是提供給這個社會和人際關係一種改變的可能。」
藝術節期間亞維儂城裡的古樸巷弄貼滿各式演出宣傳海報(如右下圖),也蔚為一種盛夏風貌,而臨時惡補幾句法文就要親上街頭宣傳以及連續 22 場的演出對「三缺一劇團」演員們和劇團製作人來說都像是場硬仗;而今年是「三缺一劇團」藝術總監魏雋展第 3 次參與外亞維儂藝術節,讓我們且聽魏雋展如何拾起他的武器,勇赴這個國際級的表演藝術戰場。
魏雋展前兩次參加外亞維儂藝術節都是參加其他劇團的演出,這次帶著自己的編導作品《男孩》參加藝術節,心情不免忐忑,這齣作品是魏雋展的人生故事,他將自己面對父親生病臥床,自己內心曾有過的震驚、迷惑,到父親過世後對父親的想念與尋找情緒,化為偶劇搬上舞台,「這齣戲是源於我面對父親生病時的童年經驗,起初我還沒有意會父親生病和死亡的重量,一直到我看完《羅倫佐的油》之後,才意識到自己對於父親病況的無能為力而生內疚感,這種面對生與死的巨大困惑,彷彿只有進入哲學和神學層次才能被細膩地處理。《男孩》表面上從生病的父親出發,但我想處理的是人類共通的經驗,當愛的人離開後,我們該如何面對失去?當我們面對一段未知的旅程時,又要如何尋找出路?而劇中關於男孩的 3 段故事則是帶領觀眾通過旅程的一種媒介。」
故事是從男孩在病房中陪伴父親後的雲中歷險開始的,後來父親的頭和變形的身軀變成垃圾男孩的玩伴,一直到看見了和檯燈遊戲的小病童,男孩才悠悠從夢境中甦醒,父親的形象貫穿了 3 段故事,而小男孩也經歷了這趟追尋父親的英雄旅程。沒有語言、文字輔助的偶戲需要觀眾更多的詩意想像,這也恰好克服了國際演出的語言結界,而用偶來創作的契機則要從他第一次到亞維儂參加演出談起。
「我第一次到亞維儂演出是在2007年,參加「沙丁龐克劇團」由馬照琪編導的《在世界的房間》,從台灣到法國,我在十幾個鐘頭的航程中,看見雲朵的變化多端,我知道我要做一齣一個男孩在雲中尋找些甚麼的故事,但當時卻苦找不到演出形式。那年「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剛好也是參加藝術節的表演團體之一,看了他們超越寫實、幾近魔幻的演出後,我就確定了《男孩》必須要用偶戲的方式呈現。」
談到創作的靈感來源,魏雋展也分享了劇中垃圾男孩的誕生,「劇中和奶奶一起出現的垃圾男孩,其實是 2009 年我和「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在台北當代藝術館演出《間.交叉體驗》的時候,在當代館廣場上遇見的一對母子,那位媽媽正在做資源回收,兒子就在媽媽身邊自己敲敲打打地玩著,我好奇地想要和他一起玩,沒想到他的防衛心不讓我再更接近他,一同演出的表演者薛美華就操起懸絲偶,讓偶在沙拉油桶上跳舞,這才引起小孩的好奇。這段場外的小小插曲,也讓我看見偶是如何和人相遇、產生連結進而達到溝通的效果,而為了加強戲劇張力,我才把母子拉開至祖孫關係。」
而問到藝術節對「三缺一劇團」的意義,魏雋展是這麼說的:「雖然亞維儂藝術節是國際最大的表演藝術節,但因為參與的劇團數量太多,演出的水準也參差不齊,對演員來說這算是一個二級戰場。參加藝術節最大的幫助就是可以看見來自不同國家的演出,這樣一來我們才能更知道自己的定位,也會因此重新看待自己的位置,毫無疑問的是,連續 22 場的演出對團隊來說是最好的磨練。」
除此之外,演出團隊也從國際觀眾的回饋中汲取更多的創作養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也更可以認清劇場作為溝通工具的效果,如同先前所述,《男孩》沒有語言和文字的輔助,只有操演著偶和物件的演員們調整呼吸節奏不慍不火,細膩地將血肉靈魂賦予在偶上。一位觀眾在散場後感性地說:「我覺得我體內好像也有雲,當我意識到的時候,我的眼淚已經流下來了。」當地的媒體《普羅旺斯報》(La Provence)也如此評價:「我們會忘了那是戲偶,男孩們都如同皮諾丘一般地在舞台上活了起來,這個來自台灣導演魏雋展的自身故事,乍看之下有點悲傷,但實際上是提供給這個社會和人際關係一種改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