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工業 Industrial

窺見3D列印未來-直擊台北數位藝術節「數位設計專區」

現正熱鬧展演的 2013 台北數位藝術節,今年特別增設「數位設計專區」,此展區不但是這次展覽的亮點之一,也更符合本屆策展主題。在面對數位化與資訊爆炸的浪潮下,藝術家與設計師無不應用各類數位工具進行創作,例如:3D列印、CNC切割與雷射切割等高端技術。然而,仔細觀覽他們的數位創作後令人不禁思索:「數位設計的工藝精神何在?」或許,跟著我們走訪此展區後,可以讓你玩味出一些有趣的答案。
趁著現正熱鬧開跑的台北數位藝術節,以及難得的好天氣,MOT/TIMES帶大家來到本屆展覽首創的「數位設計專區」逛逛。

走進數位設計展區,首當其衝的是3D列印示意圖與FabLab工作坊時,便間接揭示了此展區的重點之一:「3D列印技術」。然而再往裡走,部分大件作品則又帶出另一個設計重點:「CNC與雷射切割技術」。而穿梭在這些高端設計作品中的我們,實在無法克制住內心的驚呼與讚嘆,但同時,腦袋卻也思索著舊時美好的手製工藝何在?


展區的入口處有個FabLab工作坊,民眾可親身體驗3D列印製作的掃描步驟。(Photo Credit: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解放手製工藝的3D列印技術

近年來,3D列印被認為可能掀起第三次工業革命,雖然這項技術早在十幾年前,隨著美國軍方3D 列印機專利期的結束,而大量活用於民間的數位應用,但在藝術領域中,也不乏此技術的創作運用。例如展區中一眼望去,多數雕塑作品皆是以3D列印技術製成,而「快速成型」與「降低模組開發」的創作特色,除了是3D列印的優勢外,也解放了傳統手製工藝的技法限制。例如擅長以3D列印創作的荷蘭藝術家Eric Van Straaten,便走出傳統以蠟或石膏翻模、或是手製雕刻的技法,運用數位製圖與3D列印機,將精細的人形雕塑一體成型(如下圖)。

Eric Van Straaten在某次受訪時提到自己對數位製作的偏愛(Digital suits me so much than doing it by hand.),他更透露其實自己並不擅長手製創作,只因手製作品一旦出錯便得砍掉重練,反倒是運用數位工具的作品,只需輕鬆在電腦上按下回復鍵(Undo),便可修改設計圖。


Eric Van Straaten | 靶眼 (Photo Credit: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積層製作」的造型突破

當我們還在為Eric Van Straaten精細的人偶雕塑而驚呼的同時,一轉身便被另一件前衛的雕塑作品《動態 Kinesis》(如下圖)給震攝住。不說你可能不知道,這件由英國建築兼設計師Daniel Widrig創作的作品,可是一件貨真價實、可穿戴的「珠寶設計」。由於傳統工藝的「減法」製作邏輯,較難突破刀具以直線切割的盲點與死角。因此,創作者透過3D列印技術,藉著「積層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的方式,完成這件結構流線又饒富建築概念的珠寶作品。也讓這件時尚單品在毫無鑽石珠寶的裝飾下,仍以前衛造型奪人目光。

有趣的是,初見這件作品時,不難令人聯想到以流線設計著稱的英國女建築師Zaha Hadid。果不其然,Daniel Wedrig的確曾服務於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而此作品也頗有Hadid的影子。


Daniel Wedrig | 動態 (Photo Credit: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超維度互動的作品《脊系列:趨於成熟》,是結合ABS塑料、3D列印、紙等素材,拼疊出對生命體的想像。  (Photo Credit:RFK Studio)
 
如果說3D列印技術體現了「數位設計展區」所強調的創新工具與實驗精神,那麼Luke Jerram的《日本東北大地震雕塑 Tōhoku Japanese Earthquake Sculpture》,則是恰恰符合本屆展覽強調「巨量資料」與「資料視覺化」的策展主題。Luke Jerram以9分鐘的地震波形數據,運用3D列印技術轉化為雕塑作品,具象表達日本311大地震的無形恐懼與資料庫美學。

  
Luke Jerram | 日本東北大地震雕塑 (Photo Credits: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減法製造」的破格之作

雖然3D列印技術的積層製造方式最具話題也最吸睛,但展區內仍有部分雕塑作品,展現了傳統「減法製造」的破格之作,也說明此展區的另一個重點:「CNC與雷射切割技術」。例如英國設計師Daniel Widrig的另一件作品《巴西椅 Brazil》,便是運用CNC切割技術,將流體運動結構的設計造型,由五個軸向切割出椅背、扶手、坐面及腳架等部分組件,最後再以手工黏接製成的木椅。雖不及3D列印一體成型來得有噱頭,但這項CNC切割技術,卻是連Apple每每發表新產品時,都會特別提及的驕傲技術。

  
Daniel Widrig | 巴西椅 (Photo Credits: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席時斌的作品《路易小鹿搖擺》,是從城市街道圖的線條中找出動物形體,再以CAD製圖、雷射切割製成。 (Photo Credit: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數位設計未來:開放原始碼

走訪展區至此,作品一路看下來不外乎是以雕塑創作為形。無論是創新的積層製造、還是傳統的減法製作,高端的數位工具在作品中,也只是創作者天馬行空的想像背後那隻實踐推手。或許,數位製造的未來誠如《FabLife》的作者田中浩也所說的:「(幾乎)萬物皆可做」。然而我們該如何想像數位設計的未來?或許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所提倡的分享與交換概念,會是撐起數位設計未來的一個支點。
 
例如工業設計師李健佑的作品《Mesh Pen》,便是展區中唯一開放原始碼的作品。由於此件作品的鏤空結構無法開模製作,因此須以積層製造(3D列印)的方式實現。而由於作品的鏤空外殼設計已開放原始碼分享給大眾使用,因此,基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創意堆疊,讓人樂見未來更創作自由的數位設計,並打破設計思維的窠臼。

無獨有偶,明年即將專利到期的金屬3D列印機,又是另一個令人期待的創意種子,搭上近年來開放原始碼的熱烈討論,誰說(郭台銘說的)3D列印技術不能掀起第三次的工業革命?


李建佑 | Mesh Pen (Photo Credit: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走出展區,再回望一眼3D列印製作示意圖,心裡反倒想著舊時代的工匠精神何在?或許,在數位化的浪潮下,數位工具改寫了傳統的工藝製程,也跳脫了傳統製程對創意的剝削,但卻撼動不了創作者追求極致工藝的職人精神,因為那是工藝的根、也是設計的本。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