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建築的創造者,回顧伊東豊雄歷年經典作品!
伊東豊雄率領日本新生代建築師藤本壯介(右一)、平田晃久(左二)與乾久美子(左一),在去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攜手拿下了金獅獎。(Photo Credit:Kumiko Inui)
「在過去40 多年的建築生涯中,伊東豊雄透過他筆下完成的圖書館、私人住宅、公園、戲院、購物商場等一件件華麗雄偉的作品,不斷地尋求創新、挑戰建築設計的極限,他是一個天賦異稟的建築職人,並且奉獻了他畢生的心力,為每一個專案找到新契機。」普立茲克獎評委會主席帕倫博勳爵(Lord Palumbo)說明了伊東豊雄的獲獎原因。
挑戰自我與建築設計的可能性
《Aluminum House》、《中野本町之家》
細數伊東豊雄過去的作品,你都可以看到他每個時期風格的轉變:好比說他的第一個建案,也就是 1971 年以木造結構為主體、再覆以鋁製板材的《Aluminum House》,為這棟位於東京市郊的渡假小屋,營造出「外表冰冷、內在溫暖」的氛圍。
而 1976 年,為了讓失去丈夫不久的姊姊與姪女重新振作起來,因而打造出「對內敞開、對外隔絕」的白色 U 字型建築體《中野本町之家》(White U),兩條深邃長廊包圍著中庭,讓陽光自然灑落每個角落,成了一家人接近自然和女孩們遊戲的場域;直到 20 年後,孩子都已長大成人,每個人的心情也以平復,因此這個在當時引起廣大討論的 U 型屋,終究在一家人的討論後,決定將之拆除、讓它回歸地土。
《Aluminum House》, 1971。(Photo Credits:Tsuneho Asada)
《中野本町之家》1975-1976。(Photo Credits:Toyo Ito & Associates)
《仙台媒體中心》
2001 年前後完工的《仙台媒體中心》(Sendai Mediatheque,下三圖),則被伊東豊雄喻為「建築設計生涯的重要高峰點之一」。
為了打破世人對藝廊或博物館的既存印象,伊東豊雄將整棟建築打造成一座透明玻璃立方體,從外部探望,不規則般的鋼柱就好像海草,在這座「水族箱」內自在地漂浮,而在裡面的人們則在這座沒有屏障(僅利用尺寸不一的鋼柱隔起)、開放式的分區環境中,自由自在地享受圖書館、藝廊、劇院、咖啡廳、書店等各種功能。
而這樣的建築理念與創新的「軟建築」設計,也為伊東豊雄在隔年贏得「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終身成就金獅獎」的榮耀。
《仙台媒體中心》 1995-2000。(Photo Credits:Toyo Ito & Associates)
《TOD'S 旗艦店》
2004 年,伊東豊雄替TOD'S 所設計、位於東京表參道的旗艦店(TOD'S Omotesando,下四圖),也獲得評審團的稱許。從遠方看去,縱橫交錯的混凝土與玻璃立面,讓建築體就像是豎立在表參道街頭的大樹,而光影則在室內、外交織成新的建築之詩,為整棟商場、甚至東京市容,皆帶來了嶄新的氣息。
《TOD'S 旗艦店》2002-2004。(Photo Credits:blog.naver.com、Toyo Ito & Associates)
位於台灣的建築作品
在台灣,未來也將可以到這位建築大師的設計,包括台中大都會歌劇院(如下方 3D 模擬圖)、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新館,其中,基地位於七期重劃區內、佔地 57,685 平方公尺的台中大都會歌劇院更是令人期待。
伊東豊雄在 2005 年贏得國際競圖後,雖然工程多次流標,但第二次工程總算在 2009 年正式簽約,並預計在明年竣工,屆時,這個內部規畫有 2011 席大型展演歌劇空間、800 席中型劇場和 200 席實驗劇場各一座的國際級展演中心,勢必也將為台灣爭取到更多重量級的表演機會。
伊東豊雄:「不斷改變建築風格才是我心之嚮往的」
今年初,伊東豊雄在得知自己獲獎後,也發表了自己的得獎感言。
他說:「我認為,建築和各種社會約束是緊緊綁在一起的,因此,我一直告訴自己,要盡可能地打造出最舒適的空間環境,讓生活在裡面的人們,都能從中獲得身心靈的釋放,哪怕只有一點點也好。
然而,每當案子完成後,我才驚恐自己能力的不足,但這反倒成為我下個 case 持續挑戰的動力,即使這樣的過程在我未來的設計之路上,仍然會不斷循環發生。因此,我絕對不會裹足不前,甚至為過去一些受大家稱許的設計感到滿足、就此原地踏步,不斷改變建築風格才是我心之嚮往的。」
戰戰兢兢、期許自己明天比今天更好,一位建築巨人的風範已然成形,而伊東豊雄的氣度更值得所有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