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台中勤美「隈研吾的材料公園」來玩耍!看大師建築如何消融與自然之間的藩籬
十二年前,勤美集團在台中與誠品書店聯手打造了「勤美誠品綠園道」,之後成立了「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更改建小學遺留校地為「勤美術館」。未來的「勤美之森」將由日本大師隈研吾打造,消除自然與建築之間的藩籬、開放休憩綠地街廓,打造共生共榮的藝術文化生活軸線!
11 月在勤美術館開幕的「隈研吾的材料公園 Kengo Kuma:Park of Materials」特展,是先前在東京車站藝廊的展覽移師,也是隈研吾建築師在台灣的第一個展覽。展覽中可以看到「勤美之森」和多件經典作品的模型,更有戶外大型以及互動參與的作品,是一座與所有人共享的建築樂園。
11 月在勤美術館開幕的「隈研吾的材料公園 Kengo Kuma:Park of Materials」特展,是先前在東京車站藝廊的展覽移師,也是隈研吾建築師在台灣的第一個展覽。展覽中可以看到「勤美之森」和多件經典作品的模型,更有戶外大型以及互動參與的作品,是一座與所有人共享的建築樂園。
本次「隈研吾的材料公園」特展細細回顧隈研吾三十年來在世界各地的重要作品,可以更了解他一貫從自然景觀為出發的設計理念。為了呈現各個作品中原始場域的精神,更透過十種以上的媒材對話,如玻璃、纖維、木質、石材及瓦片等,創作出看似溫潤內斂但堅強耐震的建築,同時結合地貌與光線,得以動態互動的深刻內涵。現場重現 1:1 比例的不同材料,讓每位造訪者體驗建築空間當中的真實觸動。
搖晃劇烈(韓國光州),本次特別利用台灣苗栗竹材裝置,並藉由材料本身的彎曲及柔軟性質,展現竹片搖晃時產生大小不一的律動美感。(Photo Credit:勤美術館)
左:Tetchan(日本東京),利用廢棄的網路電纜線,將天花板纏上宛如藤蔓般的彩虹不規則線條,增添活潑與豐富的獨特感受。
右:2007 年在靜岡的世界茶祭展出的「浮庵」。(Photo Credit:勤美術館)
隈研吾也於開幕時到展覽現場,他參觀勤美術館後對於「每個人都樂在其中」這點印象深刻,所以用「勤美術館是要送給台中市民的一封情書」的理念來進行設計。他以自身的「負建築」風格,反轉思維將草悟道周邊環境變成建築的主角,展覽現場更結合最先進的虛擬實境(VR)技術應用,讓人彷彿身歷未來之境。
「勤美之森」未來美術館、教堂及整體景觀規劃模型,隈研吾(右)在模型前與勤美集團創辦人及董事長合照。(Photo Credit:勤美術館)
戶外藝術展區是隈研吾十分喜歡的積木,他認為積木最大的樂趣就是「組合」與「毀壞」的過程,組合好的積木打散後又可以從零開始發想,觀眾在現場也能參與這個迷人的創造過程。
大客廳(TSUMIKI),將堆疊石頭與磚的建造技術運用於木頭產物,傳達出想讓世界上的孩子能夠再次與樹木親近的設計理念。(Photo Credit:勤美術館)
除了積木之外,「海參(Namako)」則是另一件可以參與的創作。作品由束帶、壓克力棒與竹籐交織,邀請逢甲大學建築學院與現場觀眾以束帶共同完成,增添作品的生命力。
「海參」透過觀眾的參與,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互動式展品。(Photo Credit:勤美術館)
展覽開幕前,隈研吾也在繁忙之中應第四屆 ADA 新銳建築獎的邀請,擔任決選評審之一,並在10月28日帶來精彩的演說,簡短回顧了過去的精彩創作。如同在展覽中可以親身體會到的,隈研吾在演說中強調,他認為建築應該要做為人和自然之間的接口,讓人能透過建築去親近自然,在素材上也應盡量貼合當地的環境。
隈研吾與第四屆 ADA 新銳建築獎入圍者在忠泰演講廳合照。(Photo Credit:Jr.Gang 建築研究室)
位於日本高知縣的檮原木橋美術館模型。(Photo Credit:勤美術館)
這次也展出了建築模型的檮原木橋美術館(Yusuhara Wooden Bridge Museum)位於日本高知縣,使用了日本古傳的「刎橋」建橋法,以小型的材料結構組合成大型的穩固「懸臂」。同樣位於高知檮原的還有今年新開幕的「雲之上社區圖書館」,熟悉的木結構使用當地產的杉木,在室內可以看到木材與鐵材的完美結合運用。
檮原木橋美術館使用了傳統結構技法。(Photo Credit: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雲之上社區圖書館使用當地的杉木為主要建材。(Photo Credit: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大家都很熟悉的太宰府星巴克模型也有展示,隈研吾在演講中回顧這件作品時表示,這個結構即使對優秀的工匠也是個挑戰,所以花了兩年的時間才完成;這次嘗試之後,隈研吾又在微熱山丘東京旗艦店使用同樣的結構,並更上層樓建構出三層結構。
位於日本太宰府參道的星巴克模型。(Photo Credit:勤美術館)
今年國際關注的隈研吾新作則是位於蘇格蘭丹地(Dundee)的 V&A(Victoria and Albert)博物館分館,隈研吾觀察到這座城市與河濱之間的關係並不密切,於是選址在河畔碼頭,希望讓博物館成為調和環境的契機。這座博物館的外型以蘇格蘭的峭壁為靈感,更在建築中間開了個洞,將自然的水景引進建築內、更進一步帶入城市之中。
位於蘇格蘭丹地(Dundee)的 V&A 博物館分館,建築中間「開洞」引入自然。(Photo Credit: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現正在台中展出的「隈研吾的材料公園」,無疑是認識這位日本建築大師的大好機會,在今年底展覽結束前,趕快規劃行程造訪吧!
搖晃劇烈(韓國光州),本次特別利用台灣苗栗竹材裝置,並藉由材料本身的彎曲及柔軟性質,展現竹片搖晃時產生大小不一的律動美感。(Photo Credit:勤美術館)
左:Tetchan(日本東京),利用廢棄的網路電纜線,將天花板纏上宛如藤蔓般的彩虹不規則線條,增添活潑與豐富的獨特感受。
右:2007 年在靜岡的世界茶祭展出的「浮庵」。(Photo Credit:勤美術館)
隈研吾也於開幕時到展覽現場,他參觀勤美術館後對於「每個人都樂在其中」這點印象深刻,所以用「勤美術館是要送給台中市民的一封情書」的理念來進行設計。他以自身的「負建築」風格,反轉思維將草悟道周邊環境變成建築的主角,展覽現場更結合最先進的虛擬實境(VR)技術應用,讓人彷彿身歷未來之境。
「勤美之森」未來美術館、教堂及整體景觀規劃模型,隈研吾(右)在模型前與勤美集團創辦人及董事長合照。(Photo Credit:勤美術館)
戶外藝術展區是隈研吾十分喜歡的積木,他認為積木最大的樂趣就是「組合」與「毀壞」的過程,組合好的積木打散後又可以從零開始發想,觀眾在現場也能參與這個迷人的創造過程。
大客廳(TSUMIKI),將堆疊石頭與磚的建造技術運用於木頭產物,傳達出想讓世界上的孩子能夠再次與樹木親近的設計理念。(Photo Credit:勤美術館)
除了積木之外,「海參(Namako)」則是另一件可以參與的創作。作品由束帶、壓克力棒與竹籐交織,邀請逢甲大學建築學院與現場觀眾以束帶共同完成,增添作品的生命力。
「海參」透過觀眾的參與,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互動式展品。(Photo Credit:勤美術館)
展覽開幕前,隈研吾也在繁忙之中應第四屆 ADA 新銳建築獎的邀請,擔任決選評審之一,並在10月28日帶來精彩的演說,簡短回顧了過去的精彩創作。如同在展覽中可以親身體會到的,隈研吾在演說中強調,他認為建築應該要做為人和自然之間的接口,讓人能透過建築去親近自然,在素材上也應盡量貼合當地的環境。
隈研吾與第四屆 ADA 新銳建築獎入圍者在忠泰演講廳合照。(Photo Credit:Jr.Gang 建築研究室)
位於日本高知縣的檮原木橋美術館模型。(Photo Credit:勤美術館)
這次也展出了建築模型的檮原木橋美術館(Yusuhara Wooden Bridge Museum)位於日本高知縣,使用了日本古傳的「刎橋」建橋法,以小型的材料結構組合成大型的穩固「懸臂」。同樣位於高知檮原的還有今年新開幕的「雲之上社區圖書館」,熟悉的木結構使用當地產的杉木,在室內可以看到木材與鐵材的完美結合運用。
檮原木橋美術館使用了傳統結構技法。(Photo Credit: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雲之上社區圖書館使用當地的杉木為主要建材。(Photo Credit: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大家都很熟悉的太宰府星巴克模型也有展示,隈研吾在演講中回顧這件作品時表示,這個結構即使對優秀的工匠也是個挑戰,所以花了兩年的時間才完成;這次嘗試之後,隈研吾又在微熱山丘東京旗艦店使用同樣的結構,並更上層樓建構出三層結構。
位於日本太宰府參道的星巴克模型。(Photo Credit:勤美術館)
今年國際關注的隈研吾新作則是位於蘇格蘭丹地(Dundee)的 V&A(Victoria and Albert)博物館分館,隈研吾觀察到這座城市與河濱之間的關係並不密切,於是選址在河畔碼頭,希望讓博物館成為調和環境的契機。這座博物館的外型以蘇格蘭的峭壁為靈感,更在建築中間開了個洞,將自然的水景引進建築內、更進一步帶入城市之中。
位於蘇格蘭丹地(Dundee)的 V&A 博物館分館,建築中間「開洞」引入自然。(Photo Credit: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現正在台中展出的「隈研吾的材料公園」,無疑是認識這位日本建築大師的大好機會,在今年底展覽結束前,趕快規劃行程造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