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龍蝦殼做成環保塑膠袋?Vitra 設計博物館《塑料:重塑我們的世界》細數塑料百年發展史
無論是海洋的塑膠汙染,還是垃圾場裡堆積如山的廢棄物,難以分解的塑料曾是時代的救星,如今卻成為地球沉重的負擔。
由Vitra 設計博物館策劃的《塑料:重塑我們的世界》(Plastic:Remaking Our World)展覽,從塑料二十世紀的迅速崛起,一路爬梳至對當代環境的影響,不只展出塑料時代初期稀有物件,全盛時期代表作,同時也體現了後塑料時代如何利用藻類、菌絲體、龍蝦殼製作出可分解的生物塑料(Bioplastic,使用源自動植物材料所製成的塑膠),並創造出下一個世代能回收再利用的新興材料替代風潮。
由Vitra 設計博物館策劃的《塑料:重塑我們的世界》(Plastic:Remaking Our World)展覽,從塑料二十世紀的迅速崛起,一路爬梳至對當代環境的影響,不只展出塑料時代初期稀有物件,全盛時期代表作,同時也體現了後塑料時代如何利用藻類、菌絲體、龍蝦殼製作出可分解的生物塑料(Bioplastic,使用源自動植物材料所製成的塑膠),並創造出下一個世代能回收再利用的新興材料替代風潮。
從包裝、鞋類、家居用品、家具、汽車到建築,塑料幾十年來不只持續激發設計師和建築師的想像力,同時亦形塑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然而在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時,如今的我們已認知到,不可分解的塑料會為地球帶來難以承受的環境浩劫。
但你知道嗎?在1960年代塑料曾是拯救生活的一帖解藥,也曾是打開設計師創新靈感的嶄新大門。
《塑料:重塑我們的世界》展覽主視覺,插圖:Daniel Streat, Visual Fields。(Photo Credit:Vitra Design Museum)
但你知道嗎?在1960年代塑料曾是拯救生活的一帖解藥,也曾是打開設計師創新靈感的嶄新大門。
《塑料:重塑我們的世界》展覽主視覺,插圖:Daniel Streat, Visual Fields。(Photo Credit:Vitra Design Museum)
全球首件塑料誕生曾是人類日常生活的救星!
一踏進展場,展覽分成兩大區塊,首先透過一件大型影像裝置,展示百年塑料工業史的脈絡,同時亦對照尚未被破壞的自然環境樣貌。順著動線前行,展覽的第二部份則是要觀者感受塑料從 19 世紀中葉至今的演化及觀念上的轉變。
但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件塑料是何時誕生的呢?
回溯幾世紀以來,牛角和玳瑁(外形與海龜類似)皆被用以製造物件與器皿,連當時的撞球都是用象牙製成,但由於象牙供應不足,極需替代材料,後來在 1860 年代美國發明家John Wesley Hyatt 因打翻火棉膠,發覺它凍結後會變成堅韌而有彈性的物料,進而發明了類塑料「賽璐珞」 ( Celluloid )。
早期鋼管材質家具的領軍人物Marcel Breuer與Richard Schadewell所打造的桌上電話模型(1928/29)。(Photo Credit:Vitra Design Museum、Photography by Andreas Sütterlin)
賽璐珞類似塑膠,卻比塑膠更早被發明,這也是全球首款成功商業化的半合成塑膠。但因為賽璐珞含有硝酸根,因此一旦遇火或在高溫環境下便相對易燃。因此幾經改良之後,全球第一件塑料其實誕生於1907 年,由塑料之父美國化學家Leo Baekeland 在改善酚醛樹脂的製程後,才發明了名為 Bakelite(膠木或電木)的塑膠。由於此材料不導電,因此常被拿來做為電燈開關、牆壁插座、黑膠唱片、電話機或收音機等使用,也正因為這個發明,徹底改變了人類日常生活的習慣。
1930 年代宣傳膠木的傳單海報。(Photo Credit: Amsterdam Bakelite Collection)
1960年代工業設計全面啟動塑料的無限可能
事實上,早期塑料通常由獨立發明家和修補匠所開發而成,但至 1920 年代起,不斷擴大的石化工業開始發揮主導作用,掀起了「石油現代化時代」的開端,也促成工業設計在 1930 年代被視為一種獨立的職業。當時美國工業設計師Egmont Arens、加拿大建築師Wells Coates 和義大利設計大師Gio Ponti 等人,很快地便接受了塑料這種新材料的可能性。
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加速了塑料領域的擴張,從飛機機蓋、有機玻璃,到降落傘用的尼龍都開始進行大規模加工生產。這也造就1945 年起塑料正式走進居宅,變身杯盤、樂高或芭比娃娃等玩具。除此之外,建築師也發現塑料能被視為一種新興材料,為此 1957 年迪士尼樂園特別打造全塑料「未來之家」(House of the Future),並展示出微波爐、塑膠家具等太空時代的家用高科技,進而詮釋當下整體社會的時代氛圍。
1955 年由攝影師Peter Stackpole 所拍攝,刊登於LIFE 雜誌的照片,搭配「一次性生活」的文章,詮釋了當時對塑料狂熱的生活樣態。
(Photo Credit:Getty、Photography by Peter Stackpole)
太空時代風潮掀起一波未來主義造型設計
直至1969年,阿姆斯壯將人類的腳印留在月球表面的那刻起,不只正式揭開歷史上的「太空時代」,同時也點燃了大眾對太空飛行的嚮往,並反映出設計師對未來主義的造型發想,以及前衛新潮的室內設計概念。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莫過於由芬蘭設計師Eero Aarnio在1963年操刀設計,有如私人太空艙的球椅(Ball Chair),以及義大利設計師Gino Sarfatti,為致敬當時各國前仆後繼的全球太空競賽,因此打造出風格獨具的月亮燈(Moon Lamp,1969 年)。另外,1971年日本也曾設計製造了一款內建收音機的「Toot-a-Loop」塑料手環,亦成為全球首批可穿戴式設備的代表作之一。
由Eero Aarnio於1963年所設計的球椅(/Ball Chair)。(Photo Credit:Vitra Design Museum、Photography by Jürgen Hans)
由來自格拉斯哥的 Mirrl所推出的Dixon 飲水機。(Photo Credit:Mirrl of Glasgow & Design Exhibition Scotlan、Photography by Andy Stagg)
由日本Panasonic 所推出的Toot-a-Loop R-72S 收音機,1969–72,是全球首批可穿戴式設備之一。(Photo Credit:Vitra Design Museum)
由設計師帶動的再生塑料趨勢!
塑料的本質就是便利,非常符合一次性使用的速成性格,因此當1960 年代一次性塑料的概念被引進後,社會大眾開始瘋狂使用塑料,哪怕遭遇 1973 年的石油危機也未受到長期影響。然而當時的大眾還不知道塑料所帶來的危機將是不可逆行的困境。
然而從土壤、海洋和我們身體中的微塑料,以及經常被丟棄、焚燒的包裝垃圾中,塑料正帶來的巨大生態後果,究竟我們該如何克服這場無法逆行的危機?1990 年代,英國設計師Jane Atfield、德國設計師Bär + Knell 和義大利設計師 Enzo Mari 等人,率先開始使用再生塑料,也正式掀起了群眾關注的目光。
然而從土壤、海洋和我們身體中的微塑料,以及經常被丟棄、焚燒的包裝垃圾中,塑料正帶來的巨大生態後果,究竟我們該如何克服這場無法逆行的危機?1990 年代,英國設計師Jane Atfield、德國設計師Bär + Knell 和義大利設計師 Enzo Mari 等人,率先開始使用再生塑料,也正式掀起了群眾關注的目光。
左為1972年由Henry Massonnet所設計的Fauteuil 300 / Monobloc,聚丙烯,1972 年。 右為1994年由Bär+Knell所設計的可回收塑料單椅。(Photo Credit:Vitra Design Museum、 Photography by Jürgen Hans)
如何有效減少塑料垃圾?
不只有可回收再生材料能拯救地球,在展覽中,也提出另一部份的解決方法,比如海洋垃圾桶原理(The Ocean Clean Up)、太平洋垃圾篩選計劃(Everwave),以及全球首座攔下水中垃圾的「大氣泡屏障」(The Great Bubble Barrier)等,這些企劃及項目的初衷都是為減少海洋塑料與廢棄物所研擬的可行計劃。
但要想真正有效減少塑料垃圾,我們必須從更早之前開始做起。比如減少包裝和一次性塑料的使用,或是每當設計一個全新產品時,就必須考慮商品的生命週期以及循環設計的方法。像是丹麥設計師Ineke Hans 操刀的 Rex 椅(2011/2021),不僅使用再生塑料,更重要的是當買家最後不想使用之際,還可將產品退回廠商,並獲得部份退款。極其環保。
但要想真正有效減少塑料垃圾,我們必須從更早之前開始做起。比如減少包裝和一次性塑料的使用,或是每當設計一個全新產品時,就必須考慮商品的生命週期以及循環設計的方法。像是丹麥設計師Ineke Hans 操刀的 Rex 椅(2011/2021),不僅使用再生塑料,更重要的是當買家最後不想使用之際,還可將產品退回廠商,並獲得部份退款。極其環保。
2021年由Ineke Hans操刀設計的REX 單椅。(Photo Credit:Vitra Design Museum、Photography by Andreas Sütterlin)
何謂海洋垃圾桶原理:
它是由垃圾箱、水輪、輸送帶,這三種構造組合而成,其動力能源主要透過水力進行發電,利用水流來推動水輪轉動,進而帶起輸送帶的運轉,將漂浮在水面上的垃圾推進垃圾箱中,而當水的流速不足以推動水輪時,則會輔以太陽能進行發電來繼續回收海洋垃圾。
2021年啟動的海洋垃圾桶原理(The Ocean Clean Up)。(Photo Credit:The Ocean Cleanup)
可被生物分解、再利用的環保塑膠袋問世
不過近年來,許多科學家和設計師也開始探索可再生資源aka生物塑料。因此在展覽的最後,亦展示了由荷蘭設計師二人組 Klarenbeek & Dros以 3D 列印藻類塑料,復刻匈牙利設計師Peter Ghyczy 在1967年所設計的蛋形花園椅(Garden Egg)。不只藻類可變生再生材料,英國新創公司 Shellworks 也從龍蝦殼中萃取生物聚合物幾丁質(chitin),並利用微生物製造出可被生物分解、可再生利用的環保塑膠袋。
2011年荷蘭設計師二人組Klarenbeek & Dros培養微藻的過程。(Photo Credit:Vitra Design Museum、 Photography by Luisa Zanz)
Marco Cagnoni塑料文化/垂直生物塑料農場,2018年。照片:妮可·瑪納蒂(Photo Credit:Nicole Marnati)
英國新創公司 Shellworks透過不同微生物創造出全新的生物塑料。(Photo Credit:Vitra Design Museum、 Photography by Catharina Pavitschit)
簡而言之,此次展覽不只對當今全球塑料進行了批判性和差異化的重新評估與梳理,同時也強調了跨學科的實作重要性,因為唯有在政治、工業、科學和設計密切合作下,才可能攜手解決當前全球所面臨的塑料困境。畢竟,全面停用塑料的可行性太低,但深刻思考如何減少或研發可取代的新興材料,才是塑料最前程似錦的未來。
Bozen大學正在研究由蘋果纖維製成的生物塑料。(Photo Credit:emmasicher)
碎塑料也能回收再利用。(Photo Credit:Precious Plas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