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Interview

【HOME 2025 : 想家計畫】不落入記憶的美術館,設計大師青木淳從故事起點開啟明日的想像

讓我們將故事時間軸拉回 2007 年,距今將近 10 年前的時空。這個位於市民大道、建國北路交叉口上的廢棄台鐵倉庫廠房,搖身成為一座有保存期限的「明日博物館」,用展覽、建築、設計等跨領域的概念思維,引領民眾們思考明天更美好的想像。

漫漫 10 年過去,這個伴隨城市生活的故事回來了 !  轉為全新形態,回歸這片擁有明日記憶的所在,以「忠泰美術館」落地生根,成為一個屬於城市與生活中心的美術館,期盼能給予台灣文化活力更多想像。美術館空間由日本設計大師青木淳規劃操刀,日本中生代平面設計師菊地敦已設計識別系統,讓這個存在於城市中的美術館前衛又有力量。青木淳先生於其中安排了怎樣設計巧思呢 ? 看 MOT TIMES 與大師聊空間、聊未來!

存在於喧囂的都會叢林中,年輕的忠泰美術館以人為本,引入城市綠意與創意能量,成為生活與想像的美麗境地,展現活潑的城市新風貌。( Photo Credit: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

在維基百科上,青木淳有 LV 御用建築師之稱。然而,這位大師透過建築所扮演的角色不僅只於此。他的新作忠泰美術館,扮演著城市藝術之間的過度,也扮演著企業與民眾的互動空間,在城市與人們共生的未來發展中,立下一個不受框架限制的美好想像。
 
不僅是忠泰美術館,青木淳持續地在他的作品裡實踐著自由意志,讓建築能做到的不只是蓋出穩固的房子,承載起不設限的想像與未來。而在採訪現場,大師更是提拔後進不遺餘力,力推這次一起參與設計忠泰美術館的年輕建築師宮內義孝,許多題目更直接指定宮內先答,十分惜才。

日本設計大師青木淳先生惜才愛才,此次共同參與設計忠泰美術館的年輕建築師宮內義孝先生也出席採訪現場,與讀者們分享美術館設計的歷程。這場專訪就像是一場由兩位不同世代建築師為名的精采對談。(Photography by 余松翰)
 
Q : 忠泰美術館是一個聚焦於「未來」與「城市」的美術館,在空間規劃中,您做了什麼樣的詮釋與連結?
 
青木淳:從都市的角度來看,忠泰美術館的位置有兩個主要幹道:市民大道和建國高架,車流量大。汽車是上個世紀非常重要的象徵,代表著都市的成長與進步。過去紐約在做都市規劃時,對於美術館這類空間是採取密貼型的,在城市建築物之間沒有開放空間,到了 20、30 年代,柯比意的城市規劃才帶入緩衝地帶的概念,例如綠帶。
 
美術館在都市裡面扮演的角色,一種是讓人們直接走進來,感受另外一個世界,空間內外的感受是很不同的;而在忠泰美術館,我們與城市之間有緩衝,因此能將建築外的世界與美術館內串聯,所以我們採取了一種連續性串聯的做法,慢慢地將人們從外面的空間帶入到美術館裡頭。


為了讓喧囂都會與美術館的沉靜,兩者間的相異場域氛圍做區隔,美術館一樓就成為了其中的關鍵,包容也共容,將不同的世界做了完美的連結。(Photography by 余松翰)
 
Q : 從「區域」開始就是建築的一部份,將觀者往外而內帶入美術館的這段過程,期待傳達給觀者的設計能量個別為何?
 
青木淳:前面提到,我們是慢慢地將人們從外面的世界帶入美術館內,不僅因為從都市的角度來看是如此,也以美術館本身的基地形式呼應。忠泰美術館不在 1 樓,主要展間都在 2 樓,人們必須爬上 2 個樓層才能抵達展間。空間挑高很高,我們讓展間延伸出來迎接客人,就像是一隻搖著尾巴的小狗,熱情地歡迎客人。這條尾巴要如何讓人覺得順暢,不讓人意識到自己是在爬樓梯,而是很自然地走到展間,我跟宮內做了許多不同方向的思考和研究,從成千上百的方案裡選出最終的模樣。


由美術館入口步行到二樓的同時,你將發現建築師們企圖延續兩個樓層空間的用心。一個好的空間不僅是單一使用形態,而是能讓觀者、展覽、場域,甚至與城市之間達到整體平衡。(Photography by 余松翰)
 
宮內義孝:忠泰美術館的大小跟相鄰的忠泰集團大樓大廳是差不多的,集團員工每天都會經過大廳,然後直接坐電梯上樓,對大廳沒有太多眷戀的時間,速度感是快的。相對的,美術館沒有電梯,只能走樓梯,為了降低人們對於爬樓梯這件事的抗拒,除了樓梯本身的設計,我們也在天花板開了一個洞。
 
佈展時展品可以透過這個洞搬到展間,此外,這個洞口藉由邊框設計與展間的格柵互動呼應,讓展間有從二樓延伸到一樓的感覺。這一次《 HOME 2025:想家計畫 》的佈展就很有默契的運用了這個概念,展品就像是從展間長出觸手般向下延伸,讓人走進大廳一眼就能看到那個觸手,自然好奇地走上樓探查。


連結展場一、二樓的神祕天花板開口,無論是由一樓往上望,或是二樓向下看,不同的展覽將賦予空間不同的風情。(Photography by 余松翰)
 
Q : 忠泰美術館以純白簡樸,獨特的風格存在於熱鬧的城市中,如何透過設計融入周邊景致及街景?
 
青木淳:通常美術館會希望越多牆面越好,很少會有窗戶。我們在展間南面的地方開了大窗戶,這是經過跟忠泰集團多次的研究跟討論,讓都市的感覺透過窗戶延伸到美術館內,也把綠意帶進來。
 
忠泰美術館跟忠泰於西區經營的新富市場截然不同,新富市場很傳統、庶民,人的氣味比較重,忠泰美術館則是對比,這是因為所在位置跟都市之間的關聯性不同。宮內思考了許多方式,最終選擇純白色的立體方塊概念。

另一個思考點是美術館扮演的角色,在美術館內「展品」比「展間」重要,展間是背景,最好讓人完全沒有記憶,把焦點放在展品上,例如地板,宮內在地板施了魔法,試著回想看看,你造訪忠泰美術館後是不是仍記得展間地板是什麼材料呢?(我們就是故意做到讓光臨的客人們完全不記得地板的存在。)


兩位建築師於忠泰美術館中施展了空間的魔法,在固有的建築型態中,以白色、木質調呈現出現代美術館的品味氣質;讓空間保有美感,與作品呈現上不相互干擾,成為能夠襯托展覽的完美綠葉。(Photography by 余松翰)
 
宮內義孝:為了創造出這種效果,我們選用一種很寬的堅木類木紋地板,木板裡襯著一層白色。白色塗料不是直接塗在上面,而是讓它滲透到木板內,所以雖是木質地板,卻能讓整個空間看起來完全是純白的。此外,為因應美術館撤佈展的使用形態,地板必須耐磨耐重, 如果直接塗白,很容易刮傷。
 
青木淳:我們認為美術館展間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讓人完全沒有記憶,要讓白色空間真的成為背景。為此,花了許多心思。像是天花板必須吊掛燈具,且要能因應不同的展覽而調整,特別規劃的白色格柵適切地遮蓋了燈具,讓參觀者不會受其干擾。最近森美術館在調整他們的展場時,也採納了類似的格柵方式。


在這次的設計中,特別規劃了三角型的白色格柵於美術館的天花板中,掩飾既有建築管線外露的問題,放眼望去,更讓空間視覺更往前延伸。(Photography by 余松翰)
 
Q : 此次的合作,青木淳先生做空間設計,菊地敦已先生進行識別系統設計,兩者設計脈絡與精神如何相輔相成?過程中有發生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青木淳:我跟菊地從 10 年前的青森縣立美術館合作到現在,累積豐沛的默契。這次我是在已經設計到一個階段時,把設計交給他,也沒有多做說明,然後他就做出了識別設計,兩者很自然地就合在一起。菊地原本在大學是學雕塑的,這讓他能跳出平面的思維,進而掌握三維的空間。

在感性上,他不需要太多語言,就能讓人們感應到他傳達的想法;在理性上,他也是一位非常專業的平面設計師,能夠具邏輯性的將台灣的特色、該有的呈現,做出適切的消化跟選擇。當時他做了兩個版本,另外一個雖然沒有被採用,但也讓人很難割捨。


日本設計大師青木淳與日本中生代平面設計師菊地敦已,結緣於 10 年前的青森縣立美術館,延續迄今,兩人之間已有高超的合作默契,這次忠泰美術館的共同創作,便是集了彼此專業相輔相成。(Photography by 余松翰)
 
Q : 對於這樣的一個猶如畫布般的美術館空間,兩位有什麼樣的期待呢?
 
宮內義孝:忠泰集團董事長李忠義先生在忠泰美術館開幕致詞時說道:「做任何事都要『腳踏實地』,也必須思考企業如何面對社會,如何跟社會互動,而有一個共同的未來。」我覺得忠泰美術館就是一個方向性的答案,希望在這裡能有各式各樣的展覽,無論建築、純藝術皆可完美發揮。
 
青木淳:就像忠泰集團提出的明日博物館概念—「A  Better Tomorrow」,明天是誰都無法預知的,因為這樣才有趣,可以隨心所欲。我們要用橡皮擦把今天的框框擦掉,未來才會有真正的美好,我希望忠泰美術館也是如此,發展不設限於任何框架。
 
Q : 您最喜歡忠泰美術館的哪一個角落?
 
宮內義孝:在美術館的討論過程中,對於南面是否開窗有過很激烈對立的爭執,現在看來我最喜歡那個角落。
 
青木淳:迎接參觀者的樓梯。從館外往內看時,人們沿著梯階往上爬,就像爬山一樣,跟著山路蜿蜒,走在山稜線上般。

忠泰美術館中,青木淳先生最喜歡的端景,就是像山路一般蜿蜒的階梯。透過作品給予空間不同的美學風景。(Photography by 余松翰)
 
Q : 可以分享一下接下來有什麼樣的創作及人生計畫嗎?
 
宮內義孝:感覺跟台灣很有緣份,想在這裡成立事務所,以後所設計的建築就能紮根在台灣了。(宮內除了這次參與忠泰美術館的設計,忠泰集團位於濱江街的明日聚落新館也由他操刀設計,令人期待。)
 
青木淳:最近陸續在進行的有兩件事,一件是我們在新潟縣十日町市經營一個公民會館,那裡是當地市民的活動中心、停車場,也是交流中心。我們採取「設計常駐」的方式,在那裡開設了「青木淳建築計畫事務所的十日町分室」,更主動更在地的推廣每日的設計活動。


在這次的採訪中,不僅看見了青木淳先生與宮內義孝先生的建築專業與用心,採訪期間兩位妙語如珠,讓編輯團隊發現大師風趣幽默的一面,留下特別的採訪回憶。(Photography by 余松翰)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