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台灣設計展感受高雄那份Chill到不行的氛圍,聶永真在理性與感性之間回來思考,最後決定南北往返,成立高雄工作室。(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同時,聶永真也從另一個層面分享:「駁二對於文創 super friendly,一天到晚都在舉辦活動,相對於城市資源較容易取得的台北,官方其實不需要特別做什麼,民間就已經持續在發生。但是高雄要非常努力舉辦活動才能吸引大家,所以他們特別主動。」被鑿刻著工業城市印象的高雄,連年激發藝文與設計新火花,慢慢培養起獨屬於此的自信。
相較台北工作室,永真急制Workshop的高雄工作室選擇更多具個性的家具家飾。(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近年駁二積極發展藝文設計活動,讓聶永真留下深刻印象,成為進駐高雄的契機之一。(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設計師陳聖智(燻雞)喜歡運用足夠老舊的 Loft 挑高工業風空間,加入新物件產生碰撞感。照片中為芬蘭設計師 Ilmari Tapiovaara 為 Artek 所設計的 kiki二人座沙發及休閒主人椅。(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設計不分地域,但是設計團隊卻可能因為環境煥發新姿態、新方向,燻雞說:「因為高雄工作室才開始有找新夥伴的動力,也才慢慢有轉變的感覺,聶永真也補充:「不同空間在心理上會有發展不同機會的可能,工作起來更開心。」如今高雄工作室不僅加入一位擅長 3D modeling 領域的新血,原本在台北工作室的同事也主動要求在 11 月底搬來高雄工作。
「台北工作室使用的家具比較 soft,我們讓高雄家具個性明確、更酷一點。」像是在逛 LA MAISON SCLOUD ,一眼看中幸中家具實驗室(SJ Furniture LAB)創作的金屬茶几,聯絡上之後請對方客製以不鏽鋼替換鍍鋅,同時訂做另一張黑色烤漆圓桌,創造同系列的延伸感。
燻雞特別喜歡這一區台北工作室沒有的、散發 Lounge 感的舒適區域。(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幸中家具實驗室設計的金屬茶几。(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左起依序為 SANAA 設計的兔子椅、幸中家具實驗室設計的金屬圓桌、Fritz Hansen設計的DOT凳子。(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還有出自日本建築師事務所 SANAA 之手的 Drop Chair 與黑色兔子椅、石上純也的 Family Chair 等設計師單椅,以及極具質感的方桌則是運用石材場廢料製作。工作桌選用韓國品牌DESKER,工作椅則使用 Charles & Ray Eames、Jasper Morrison 設計的 Eames Plastic Side Chair、Hal Chair、 Air Chair等。一如聶永真先前預告高雄工作室的調性:「打造簡明俐落又難以定義的中性基調,軟裝以挑釁、自鳴性強、雕塑感的配置進駐。」
SANAA 設計的 Drop Chair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石上純也設計的 Family Chair。(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左圖:Flos Toio Floor Lamp、右圖:SANAA 黑色兔子椅。(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Rafael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