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建築 Architecture

舊建築新生命,共生共創永續新氣象

「你建好了,他們就來了。」——侯孝賢
 
當一座城市裡新建築與老屋和諧並存,將能逬發碰撞出更生動有趣的火花,也當居民懂得利用與珍惜舊建築空間,那麼這座城市裡的歷史文化才有機會被保留下來,繼續被傳唱下去。上週台北市「2012老屋新生」得獎名單公布,由URS21中山創意基地、迪化街宅邸食旅、大稻埕老宅的東情西韻獲獎,而光點台北╱華山電影藝術館,也在台北都市景觀大獎獲得了歷史建築再利用特別獎,由此可知,在台北已越來越多人注意到舊建築存在的重要性,並投入維護的工作中。而像這類型的舊建築新空間利用,在國外也行之有年,像英國東倫敦的老杜魯門釀酒廠(The Old Truman Brewery)及利物浦的The Bluecoat,就是兩個十分成功的例子。
聽老建築說出新故事
 
老舊的建築物訴說著一地的歷史故事,但在這全球化、變化萬千的時代背景,它們卻大量地被新穎的建築設計所取代,對在地文化的保存與傳承帶來負面衝擊。還好,近年來在地文化重新受到重視、尊重,文創產業大舉聚集在廢棄的舊建築中,像是工廠、學校等等,人們的觀念也從過去的一昧除舊佈新,漸漸演化為與固有文化共生,並共創出永續性的新文化。
 
舊時代的建築產物雖因大環境的變遷,而失去其原本的功能性或遭到淘汰,但卻受到當代文創產業的注目與喜愛,吸引許多藝文人士前往進駐並進行創作,這樣的空間利用,可追溯到1960年代的美國,當時許多窮困藝術家因為經濟考量,紛紛湧入紐約市蘇活區(SOHO)中廢棄的工廠或倉庫裡進行創作,例如普普教父安迪‧沃荷(Andy Warhol)便是在這樣的環境成立他的工作室「Factory」,也因此成為當時文化創意的指標;至今,全球各地也有越來越多的文創產業進駐這類的老建築,像是英國東倫敦的老杜魯門釀酒廠(The Old Truman Brewery),以及利物浦的The Bluecoat,都是現代國際上相當知名的例子。
 
老酒廠開始飄出設計味

英國東倫敦在過去是個貧窮、治安極差的工業區,但由於租金便宜,過去10年來演變為藝術家、設計師的聚集地,個性商店、街頭塗鴉隨處可見,整個區域散發出原始卻富有生命力的氛圍。而位在此區的老杜魯門釀酒廠,自1660年代設立,雖不幸在1988年關門大吉,但它依舊佇立原地,直到1995年開始轉型為文創重地,並時常出現在《The Telegraph》、《The Guardian》以及《The Independent》等英國著名媒體的報導中。
 
為了推廣東倫敦在地文化的獨特性,這座歷史悠久的釀酒廠也經常展覽當地藝術家、設計師的作品,不僅如此,每週六在釀酒廠外圍所舉辦的Backyard Market,以及每年5月至7月作為學生畢業展場地使用,不但鼓勵當地年輕藝文工作者創作,更讓民眾有機會與這些設計師、藝術家互相交流,共同打造出屬於當地的文化,而也就是這種共生共創的精神,讓倫敦設計節的Tent London 以及Super Brands London皆選擇在這座跨越時空的釀酒廠中舉辦。

      
      

    老杜魯門釀酒廠外觀與內部。(photo credits:Libby Mor, The Old Truman Brewery)

古蹟校舍新角色

利物浦是位於英國西北部的港口都市,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Beatles就是源起於此,整個城市散發著略帶憂鬱的文藝氣息,而位於其中的The Bluecoat是市中心內最古老的建築,在18世紀時作為學校之用,之後因為學校遷址而荒廢了,直到20世紀則轉化其功用,而開始扮演著當地文化中心的重要角色,此處曾舉辦過畢卡索的作品展,小野洋子也曾在此演出過。這棟歷史悠久的建築物外觀相當有氣勢,但同時不失優雅,可以看出18世紀的建築美學,其內的空間廣闊,除了4個藝廊展區外,更開放22個工作室供藝文界人士使用,可作為創作者的創作基地,也可作展演空間使用。
 
The Bluecoat除了定期舉辦以當地文藝人士為主的表演展覽活動外,更針對當地民情文化提供許多不同種類的課程和研討會,使民眾可藉由實作的方式,以及與藝術家面對面接觸的機會,對當地的藝文空間產生更深的體會及了解,以期共創一個共生互惠的社區。

      
                                                                                                                           Photograph by 姜立娟

未來城市,新舊建築和諧共生

老杜魯門釀酒廠與The Bluecoat這兩個例子,不但讓地方歷史以建築物的形式傳承下去,更創造出以當地文化為基礎的新氣象,而使其能永續發展。這麼說來,是否代表著我們只需將重心放在舊建築的保存,而不用理睬新建築的發展呢?《好城市怎麼樣都要住下來:讓你健康有魅力城市設計》一書作者廖桂賢以被聯合國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威尼斯為例,表示「雖然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都非常沈醉在這個歷史古城中,但由於它必須維持原有的樣貌,因此,建築和公共空間的修繕上受到重重限制,實際的日常生活相當不便,近幾10年來許多威尼斯人更紛紛逃離這座城市,留下不願離去的老年人。」
 
的確,倘若過度專注在舊建築的保存而忽略了新的需求,只會失去平衡,無利於地方的發展,因此,新、舊建築同時存在,我們才能擁有一個有深度、有層次的城市。而城市規劃學者珍‧雅各(Jane Jacobs)也早在1960年代就提出類似的理論,她提及,一個城市需要有多樣性,那麼新舊建築必須摻雜共生,才會產生不同的用途,也才會塑造城市的獨特個性,創造出更有生命力的城市。在此同時,筆者也深信嶄新的建築設計也需考慮在地的民俗風情,而不是囫圇吞棗式地向外取經,如此一來,方能和當地文化和諧共存,並有利於文化的創新和發展。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生活環境中的獨特文化,老杜魯門酒廠和The Bluecoat直接以行動有創意地將藝文活動與廢棄的舊建築合而為一,以深厚的歷史為其後盾,形成兼容並蓄的文化,並影響其周遭環境。而台灣的建築發展,也逐漸從除舊佈新的觀念慢慢演變成對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像是華山、松山等文創園區的成立就是最好的例證,雖然日後不免還有許多建築開發案要執行,但希望我們可以繼續秉持著這個精神,不管新、舊建築都能與地方文化共生並與其共創永續的新氣象。

      
    
    上排左圖:華山創意文化園區(Photo credit:華山創意文化園區)
    上排右圖 + 下圖:松山文化創意園區(Photo credits:松
山文化創意園區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