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Art

Tai & Thai 傻傻分不清──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

台灣與泰國的距離,不過短短 3.5 小時的飛行距離,然而你對這國家的生活與文化熟悉嗎?對於這個國家心中存有偏見嗎?而兩國的人民又是如何想像著彼此的生活?由台灣「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及泰國藝術團體「Jiandyin」,共同策畫的「理解的尺度──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是個長期的計劃,邀請兩國的藝術家,以實際的行動前往對方的國家進行駐村,透過真實的體驗與感受,將許多社會議題轉化留存在藝術作品中,提供對於兩國更多的理解與討論空間。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曾在旅行的時候,當別人問及「你從哪來?」你回答「台灣」,但他們卻時常把「台灣」和「泰國」搞混。
 
除了發音相似外,台灣、泰國兩國間,還有怎樣的關聯性呢?現在正於中山創意基地展出的「理解的尺度──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除了讓觀眾有機會一窺泰國和台灣交融之後的理解或誤解,更讓我們掌握何謂理解的尺度。

    
 
此次的台泰交流計畫起源,是來自於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的許家維,與藝術家劉和讓、邱昭財,在紐約 ISCP 駐村時,遇到泰國藝術家團體 Jiandyin,「我們當時在美國相遇,彼此都覺得,為什麼我們會在這裡?我們應該讓藝術場景發生在自己的國家裡。而在吃飯、聊天的過程,發現彼此有很多共通、相似的處境,因此有了這個平台。」
 
Thai & Tai是種偏見嗎?Thai & Tai彼此瞭解嗎?
 
一個人該如何去認同非自己土生土長的文化?兩個不同國家與文化──台灣、泰國,如何理解彼此?因此此計畫邀請兩國藝術家,以駐村的方式,讓台泰藝術家像是交換身份般,在異鄉創作了他們的作品,把對方與自己的異與同加到創作裡。
 
在泰國藝術家 Suporn Shoosongdej《美好的繞徑》中,他探訪了台北、桃園的泰籍移工,影片中出現一個舞廳招牌,上面寫著:「本場專供外勞娛樂,不招待本國人。」泰國移工在台灣的生活,因為文化差異與語言的隔閡之下,「外」國人與「本」國人的生活就像隔了座山,如果沒有藝術家介入拍攝這樣的影片,就沒有理解的尺度。
 


如同陳嘉壬在展覽手冊裡寫道:「對於理解的企求,或許其本身就標示著一種飄渺的不可能性,但這不是一種放棄,重要的是,理解終究無法取代直接的感受與經驗。」

    
    
 
Thai & Tai差異交界,真的明確不易混淆嗎?
 
泰國藝術雙人組 Kaensan Rattanasomrerk 與 Jakrawal Nilthamrong 的創作《出口》,將影片投影在展場一樓出口的玻璃門上,內容同樣是訪問在台北謀生的泰國人,談論他們異鄉的生活點滴,訪談結束他們就介紹另外一位自己認識的在台泰國人,以此類推。而每當受訪者談到台灣的一些景點,影片就穿插著照片,這些照片乍看之下以為是在台灣,但其實都在泰國,兩處的差異,在此影片中顯得模糊。 
   
   
  
  
此展覽以大量的紀錄片、錄像、文件,試圖拉近彼此理解的距離,但是如果不細讀導覽手冊,參觀者可能無法立即判斷何為台灣或是泰國藝術家的作品。(Photo credits: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

遺棄的泰緬孤軍,許家維作品《回莫村》
 
台灣藝術家許家維的錄像作品《回莫村》(下方影片),講述為國民黨擔任情報人員的田先生的故事,身為情報員絕不能洩漏身分,因此一旦換地方就要換名字,田先生一生總共換 4 個名字,從田約瑟(父母給的名字)、田老六、田中文、趙立基,但 4 次更名也似乎使他失去了自身的身份認同,只有第一個父母命名的名字是他真正的身份。
 
這件錄像作品在「回莫村」一座教堂前面拍攝,回到田先生真正的根(父親的信仰)。小孩子圍在他的身邊聽他講述故事,好似在聽他講道。但田先生說他以前傳道其實只是為了隱藏他情報人員的身份,並交代周圍的孩子千萬不要學他,使這件作品的衝突點愈趨放大。 


這件作品顯示泰緬邊境國民黨孤軍,所面臨的文化認同問題,屬於中華民國的國民黨,卻又卡在泰國回莫村不得返鄉。這樣的處境就好比一個內飛地(enclave,註1)的凝滯狀態,既無奈又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2012 年底,《回莫村》在曼谷藝術與文化中心(BACC)展出後,為當地藝術圈帶來強大震撼,若非這件作品,大多泰國人根本不知道,原來邊境竟有這麼一群人的存在。

   

藝術家邱承宏的錄像裝置作品《大理石廠工人》。 
  

藝術家李若玫錄像作品《工人群像》。

何謂理解?如何去理解?

理解並不是僅僅藉由「翻譯」就可以達成,展覽裡有很多翻譯文件,會讓人誤以為所謂交流只是「翻譯」文件,但這並非本展覽的主旨,「翻譯」可以拉進理解的距離,但若要理解得透徹,是真正涉入其中,去瞭解整個文化。
 
乍看林其蔚的《曼谷磁帶》,就會有以上的錯覺,以為只是一些文件的翻譯罷了!但細讀之後才知道這些文件是藝術家駐村期間的日記與合約,錄像記錄的是參與者以泰文的 5 個聲調一個接著一個發聲,聲調重疊引起一陣共鳴,形成巨大的張力,讓人體會藝術家在駐村的過程中,是如何學習一種新的語言,並貫通到自己的創作脈絡裡。
 
藝術家的日記也呈現了他駐村時的觀察,他提到泰國 Silpakorn 藝術大學的創立者義大利人 Feroci,銅像矗立在校園內,而學生經過時會將雕像當成神像來祭拜,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創立者被神格化、被本土風俗濡化,經過雕像的人,會雙手合十拜一下,好似向西方現代主義的膜拜。

    
展覽開幕當天,林其蔚與現場觀眾一起進行作品《曼谷磁帶》的聲音表演。
 
台灣和泰國在現代化的過程裡,都是不斷在全球化與在地化中掙扎與拉扯,經過後殖民主義的省思後,兩國都在思考如何在全球化之下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這體現在兩國藝術家的作品裡頭,也是「理解的尺度」一展企圖帶給參觀者與參與者的激盪。

註1:政治地理學用語,指某個國家境內有塊土地,其主權屬於另外一個國家,則該地區稱為此國家的內飛地,如兩德統一前東德境內的西柏林。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