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建築 Architecture

【2014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將建築拆解為零的「建築的元素」展

今年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與以往不同之處,就在於策展人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不以當代建築師或設計作品為主題,在三大主題展中,其中一項「建築的元素」(Elements of Architecture)展,著實可譬做建築資料百科的博覽會,先姑且不論策展的形式好壞,都已引起建築界眾多的注目和討論。總是對當代建築發展具有批判力的庫哈斯,藉由今年度的建築雙年展,再度拋出值得讓人深思的議題!MOT/TIMES邀請了東海大學建築系專任講師凌天,為我們帶來本展內容的深入報導介紹。
1980年開始啟動的建築雙年展,加入了有百年歷史的威尼斯藝術雙年展系統,近年來,無論是展覽規模與受重視的程度,都可稱為世界最大的建築設計盛事。2014年邀請到以設計論述著稱的建築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策展,並延長展覽時間(由6月初到11月底),結合戲劇、音樂、舞蹈雙年展演出,再一次把建築雙年展的影響力推到歷年未及的高度。
(Photo Credit:MOT/TIMES)

庫哈斯首先要求比一般雙年展策展籌備期9個月更長的準備時間,並且堅持展出內容不以當代建築師或設計作品為主角,於是他能夠自由地以歷史為脈絡,探尋而呈展現代建築的根本。
 
本屆展覽命名為「Fundamentals」(基礎、本源),在歷時兩年的籌備,紮實地呈現了關於建築本質的研究面相(而非建築作品大觀),回溯建築演進、衍生、開展的過程與狀況,提出非定論的建築可能性,而不以特定建築設計作為當代狀況的解答。

雙年展共分三大主題,分別是:關注地主國當代空間狀況的「Monditalia」(義大利世界);邀請所有參展國家館以共同主題來各自呈現的「Absorbing Moderninty 1914-2014」(現代性的百年接收);以及由庫哈斯主持,帶領AMO、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與其他多組研究機構,共同產出的「Elements of Architecture」(建築的元素)展覽。「建築的元素」由於策展意圖明確而強烈,因此成為三大主題中,最受重視、也引發最多各種不同討論意見的雙年展焦點。


(Photo Credit: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建築的元素」展,在綠園城堡區(Giardini)中央展館呈現。庫哈斯跳脫當代建築論述常見的空間系統、機能整合、使用者參與、都會或環境脈絡等各種綜合面相,而將建築拆解歸零,分類歸納為15種基本元素:天花、窗戶、走廊、地板、陽台、壁爐、表面、屋頂、門、牆、坡道、樓梯、廁所、電扶梯、電梯。每種元素個別占據獨立展覽室的空間,一路觀看,讓人有這種在逛建材商展的錯異聯想,但又不禁對每項元素研究所呈現的豐富和深厚感到印象深刻。


「天花區(Photo Credit: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天花」一區選在展場的入口空間,於1909年建造的古典圓頂(挑高10米)之下,搭建一套今日辦公空間常見的天花系統(淨高2米7)懸浮在空間中,並以剖面示眾。當現代天花設備中的風管、鋁架、灑水器與監視系統等,並置在傳統彩繪圓頂之下,這兩組使用天花的方式,強烈地呈現了傳統天花的空間象徵性意義,並與今日天花所負擔的機能性目的產生對比。



「窗戶區(Photo Credits: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窗戶」展區同樣清楚地分隔為傳統與當代,或可說是風俗工藝與工業生產。展區的一面大牆上,掛滿了各樣精緻的傳統英格蘭式窗格與框架,是近五十年來,從許多拆房廢墟中蒐集來的文化資產;另一面牆則展示了今日精密窗戶設備生產時,所需使用到的金屬磨製與應力測試機件,以當代不斷重複的機械動作,呼應著前述凝結不動的文物遺跡。

 
「走廊區(Photo Credits: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走廊」有別於其他展區,以隔間布滿了展覽室,呈現過道本身,而非僅是一個建築物件。展覽內容呈現出在傳統建築裡,常見用來「連結」空間的開放性通廊,與當代用來「穿越」的封閉式過道。
 

「地板區(Photo Credit: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走廊」展區的末端則進入了「地板」展區,全區鋪滿辦公室常見的高架地板,內嵌壓力發電與感應控制單元。一個機器人不停地在地板下來回穿梭,呈現新型倉儲工廠內,由程式控制的移動方式,也暗示著在地板上自由移動的空間意義,將逐漸被控制與自動化所取代。


「陽台區(上圖與左下圖Photo Credits: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地板以上,來到了充滿意涵的「陽台」展區。相對於狹小的走廊、單一的地板,這裡是視覺上最獨特的一區,猶如在半空中遊走:黑白雲彩般圖樣的地毯鋪滿全室,四周環景則是各式建築外牆陽台的圖像或裝置。展覽精華在於此元素的政治意義:位於室內與室外中介的高空位置,陽台常常成為各式政治宣言與事件的重要背景。

「壁爐」一區的展示,相對較為簡單,主要以「火」來比喻科技介入空間。傳統的聚集取暖之處,在今日則轉化為電視、電腦或個人行動的運算介面。
 

「壁爐區(Photo Credits: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立面區」(Photo Credits: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Façade」(表面)從拉丁文「臉」一字演變而來,指的是有重要意義傳達的建築立面。除了歷史與技術的回顧之外,這裡也呈列了多組建築立面系統的實體,展示有通透、隔絕、互動、綠化等等表面策略。

 
「屋頂區」(左圖Photo Credit:凌天;右圖Photo Credit: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屋頂」一區十分特別,主要展覽內容為宋代《營造法式》一書裡所描述的木構屋頂,以輕質泡棉重製,拆解這些結構,再吊掛於展覽空間裡,複雜的斗拱組構就近在眼前。


「門區」(Photo Credits: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門」與「牆」的展示都是大觀園般的集結,能看到最平常的元素,也有最極端的運用。在「門」這區,展有由14道機關保護著的十六世紀城堡入口,也有今日如驚弓之鳥的機場檢查地帶;上百組門把構成的門廊過道,讓這展區本身充滿了趣味,也是評論當代建築量產機制的一個註腳。

 
「牆區」(Photo Credit: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牆」區則有數十組實牆斷片,布滿整室空間,呈現從傳統民間到今日技術下的牆體,另外也剝開了隔間裝飾,展示出中央展館本身具有百年歷史的建築牆面,以後設的觀點,討論牆體作為建築物件與空間構築的多重意義。


「坡道區」(Photo Credit: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樓梯區」(Photo Credits:凌天)

「坡道」與「樓梯」是另一組相關的建築元素,除了以模型和圖像展示出各種演進變形之外,在現場還搭建出實體構造,呈現出不同斜度、進深的梯道坡面,觀眾爬進升降之時,能夠親身體會到不同的移動經驗。
 


「廁所區」(Photo Credits: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廁所」與貼身經驗有關,呈現出人與建築之間最親密的關聯。除了陳列近兩千年來的各式馬桶(從羅馬浴場到日本免治馬桶),大牆上還以極度完整的攝影和製圖來分析男女排泄的工學,是將人體完全物件化的呈現方式,讓觀者同時感到極端親近與完全陌生。


「電扶梯與電梯區」(Photo Credits: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電扶梯」與「電梯」一直是策展人庫哈斯的理論重點,他認為這兩組設備的出現,讓人們能在垂直或巨大的空間之內連接移動,是真正塑造了我們對當代新型態建築空間認知的元素。
 
這兩組設備在15種建築元素中最晚出現,展覽以電腦模擬、技術文件、當代都市狀況與新科技的想像來呈現。不過最引人注目的,反而是一個斑駁鏽蝕的窄小鐵籠子,這是2012年智利礦坑發生意外後,穿過700公尺岩床,拯救出33位受困69天礦工的鳳凰號座艙,體現了在極端空間的情境下,人性與科技結合的力量。

這個包含了15件主題的「建築的元素」展覽,整體來說,是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資料百科博覽會。除了展示之外,每一個主題都有一本獨立的書冊,整理了豐富的分析資料;一套15冊的出版品,成為今年雙年展,人手一套的重要記錄。

救出受困礦坑69天33位礦工的鳳凰號座艙。(左圖Photo Credit:凌天)
 
                    
這一套15冊的書籍,是由全球知名書籍設計師伊瑪.布(Irma Boom)所設計。這位曾三度榮獲世界最美麗書籍(The most beautiful book in the world)的金獎得主,在她的設計之下,書本不再僅限平面式的閱讀,透過她具邏輯與內容的塑造,讓閱讀經驗有了三維空間的體驗,更加多元。(左圖Photo Credit:OMA;右圖Photo Credit:CRAPZINE

庫哈斯無疑地抓取了當代建築的一種切面,以冷靜客觀而深入精準的方式呈展,但這也引發建築論述界中許多辯論:關於這15項元素的選擇分類,這究竟是尋根還是退化?是解除建築師光環還是規避建築師責任?而論證這些元素的總和,是否真的可以代表我們面對的建築狀況?庫哈斯的設計作品與論述生涯中,從來不缺銳利甚至挑釁的刻薄態度,但也總有跳脫窠臼而發人深省的認知。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