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繫起在地文化羈絆的接待中心!針織女王潘怡良打造「義泰華」具像化記憶的永續藝術裝置
全新精品住宅「義泰華」所在之處前身為「信華毛紡」紡織廠,其接待中心呼應在地紡織文化,邀請針織女王潘怡良(GIOIA PAN)構建裝置藝術作品,將永續理念融入,呈現出非凡的記憶累積與沉澱之作。

在城市規劃藍圖中,建築是形塑地景的重要關鍵,引人入勝的建築提升環境美感,更能激發人們對生活空間的關注與認同感;在新莊與泰山交界處,過去曾為老紡織廠用地的新北市塭仔圳重劃區,如今義泰建設繼「街道美術館三部曲」後,此次攜手建築師闕河彬,帶來全新精品住宅大作「義泰華」;接待中心更透過針織女王潘怡良融入永續理念,利用廢棄材料構建而成的裝置藝術作品,像絲線般串起這片土地過往的情感回憶,也織就明日未來風貌。
牽起過往老紡織廠在地歷史
位於新北市塭仔圳重劃區的「義泰華」,建築師闕河彬結合了鄰近富有人情味的老城區,以及對重劃區的嶄新想像,在新舊兩者之間理出完美平衡;建築所在之處前身為「信華毛紡」紡織廠,在建築外觀上便呼應此文化意象,將紡織經緯交織的工法轉化為建築立面設計,藉由五種色磚混合成六種色階,讓整幢建築就像是美麗充滿生機的城市布幔,融合昔日地方記憶,也成為重劃區裡最耀眼的存在。

以此核心為基調,義泰華接待中心同樣呼應在地紡織文化,以現代優雅為核心,融合藝術與生活的美學理念,營造出獨特空間氛圍,亦為建築挹注⽂化內涵。本次義泰華團隊邀請了擁有「針織女王」之稱的台灣時尚設計師潘怡良,創作以「記憶的痕跡」為題的裝置藝術作品,將接待中心化為時尚藝廊,讓每一位造訪的客戶,皆能夠直覺地感受義泰華牽起在地文化的風格及核心精神。

持續開創時尚新火花的針織女王
作為全球少數專注於針織服裝設計的設計師之一,潘怡良的作品十分著重技術層面,加上過去曾於台日兩地嚴謹學習與訓練的歷練,造就了她深厚的美學和技巧功底。

在設計上,她從生活中汲取靈感,並融入典雅、簡約與高質感特色,擅長利用簡潔的線條,結合針織材質的垂墜感與伸縮特性,更憑藉扎實的針織功底,用服裝勾勒出身體最優雅的曲線。



在工藝方面,則透過針織與梭織技藝的完美結合,讓服裝呈現出最獨特的韻味;其對針織的熱愛與不懈追求,持續讓作品散發出時尚創新火花,也因此讓她獲得「針織女王」的美譽。
永續時尚藝術裝置,回望在地記憶蹤跡
這一回針織女王從時尚圈跨界到建築領域,為義泰華接待中心帶來「記憶的痕跡」創作;呈現各種布料的質感與層次外,也將永續理念融入,呈現出非凡的記憶累積與沉澱之作。

「記憶的痕跡」無疑是接待中心最讓人矚目的焦點,巧妙地連結過往老紡織工廠所在地的文化印象;就像是個體與集體記憶的交織,讓過去與未來在藝術中相遇,更與觀者來一段時空對話。作品經由細緻編織技藝與不同材質布料,象徵著記憶的多樣性,也展現材質的韌性,從柔軟到粗糙、從光滑到紋理分明,立體化記憶的豐富層次。


層層堆疊的布料如同時間流逝,以大地色系為主的漸變色彩,如同自然景觀的層次感,既呼應地景之美,也宛如模擬記憶從鮮明到模模之過程,極具詩意。

成就賦予作品記憶的重要元素,則是使用了回收而來的廢棄布料。通過創意重組製作而成的裝置藝術作品,彰顯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外,也體現材料循環利用的創新精神;作品讓人看見環境保護與藝術之間的和諧共生,更讓每一片回收布料擁有新記憶,繼續譜寫屬於這片土地的精彩故事。

將生活與時尚哲學具象化,義泰建設與設計師潘怡良共同創造出與觀者心靈共鳴的藝術空間,藉著作品傳遞出生命與時間的流動感,同時向腳下曾為紡織重地的歷史致敬。也使每一位來訪者,都能感受到義泰建設對於細節與品味的講究,以及連結與尊重在地文化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