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鷹架構件連結城市氛圍!「2024 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主展館11件作品、展場設計亮點整理
「2024 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展覽自即日起至 2025 年 1 月 5 日,於花蓮縣石雕博物館、花蓮美術館兩處主展館及8個跨鄉鎮衛星站登場,在馬國鳳、龔卓軍、Nakaw Putun、王玉萍共同策展下,將花蓮視為星球爆裂觀測站,讓當代藝術不僅透過與地震科學團隊合作,也透過感性的放大與觸動,將星球破裂的觀測工作,延展到人與土地、人與海洋、人與萬物在星球巨大震盪錯位後的關係重組與存在重逢——地震不只是科學數據與災難,更是豐富的生活經驗與自然現象,在藝術中探索我們在斷層帶上如何持續生活,並銜接受創的環境與人心。
築點設計操刀空間設計
負責本屆跳浪藝術節空間設計的「築點設計archicake design」建築師鍾秉宏形容,今年展場呈現出「反美術館」氛圍,沒有印象中乾淨整潔的白色殿堂,反而像跌入泥濘中的反差,「今年連續遭逢強震與強颱,讓花蓮不得不勇敢面對自然的考驗,如今城鄉四處可見鷹架帆布與施工圍籬,重建工作尚未結束。然而此刻藝術家心中充滿著堅強的力量,他們不見得需要透過白牆來襯托作品,回歸土地實為其最真誠的表述。」團隊分享。
所有災難都是突如其來而得要緊急應變的,因此「臨時性」的場域氛圍,成為本展空間隱喻。築點設計藉由鷹架構件串連展區意象,希望能和館外正在縫補修復的城市景象做出呼應。鷹架和鐵皮是尋常可見的建築工具,搭建容易且堅固牢靠,從藝術家涂維政令人震撼驚奇的考古遺跡與古老化石,到藝術家陳政道含蓄委婉的太魯閣族鐵皮工寮現場,再到公視我們的島的地震實況,鷹架構件的存在反射出常民的智慧與修復重建的能力。
主展場1——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01 Iyo Kacaw 伊祐・噶照〈生命的穿透力〉
來自花蓮 Makotaay 港口部落邦查的藝術家 Iyo Kacaw 伊祐・噶照,在 403 地震後一次踏查太魯閣,親眼看見岩層表面裸露、留下殘缺的植物,即便景色破碎而悲傷,但是他認爲只要根還在,植物就會再一次站回這片土地,人也是,擁有展現生命的韌性與力量。擅長透過作品反思自身文化的延續及探討人與自然關係的他,希望透過 2024 新作〈生命的穿透力〉安慰花蓮這片土地與受傷的人們。
長年倡議海洋永續觀念的阿美族藝術家 Iyo Kacaw 伊祐・噶照,在作品形式上多以碎形木片拼接重組,或運用廢鋼筋銜接延伸,形塑出有如海水的流動線條或與萬物交織的視覺感受,充份展現棲居視角的身體感知與生活世界。2018年獲第10屆比利時《西利・界−國際森林雕塑藝術節》木雕組首奬、2023年獲《美國繆思設計大獎》燈光建築類鉑金獎。現為Makotaay生態藝術村村長,透過藝術行動和部落海洋知識的重建,回應原住民當代議題,以及倡議守護海洋生態的永續生活。
02 涂維政《地震博物館》系列
在介紹作品之前,涂維政與大家分享在 403 地震後一次勘察中,從海上遙望山崩落的景象,他決定嘗試用這段距離談論關於地震的神話;對他來說神話其實很真實,因為人們會對沒有合理解釋的事物感到恐懼,因此神話特別真實;同時,關於地震神話的傳說,格外適合在花蓮藝術場館中呈現。
進入主展場花蓮縣石雕博物館,迎面而來是藝術家涂維政至今為止「室內遺址」作品的最大規模,《地震博物館》展場長約 25 公尺寬 15 公尺,用了花蓮當地 8 噸黃土、1 噸地震建築廢棄瓦礫;運用鷹架走到製造有高有低的視覺,行走中明顯的晃動感是涂維政刻意營造以回覆地震主題,意圖回覆地震主題。
擁有海內外豐富經歷的展場燈光師何仲昌,在涂維政《地震博物館》作品上以燈光的對比,加強幽暗神秘的氛圍,觀展者在行經鷹架鋪設的高低步道觀看主展品〈哇茲姆化石〉石時,除了獲得不同視角之外,也能感受到歷史時間的流動感。何仲昌強調,作品與光的關係是相當密切,能引導藝術品在空間的靈魂性。
作品分為三部分,第一個部分是關於地震的傳說神話和寓言;第二個部分是藝術家團隊至數個地震現場勘景與採集物件及植物,透過壓印翻模製作成如化石質感的文物,包括 3D 列印宛如恐龍化石,仔細觀察細節滿滿,顛覆傳統雕塑;第三部分是工作坊,邀請當地居民攜帶和地震相關的物件來參與,進行物件故事的分享。透過神話、採集、工作坊三種方法和線索,來對「地震」這個主題進行重新認識,也試圖以一個不同且深入的視野及角度,重新思考地震對人類的影響及面對它的觀看態度。
作品擬造考古背景真實所編造的「歷史證據」,將「科技擬古物」與不同文明、不同時代的特有形制相互拼貼,在作品中包覆交融當地傳說與當代現象,產生歷史與真實錯置的謬誤感,指涉他所理解的資訊文明狀態,並思考社會普遍存在文化主體認同的歧異與焦慮症。
03 2ENTER 貳進〈擬山行〉
本次 2024 新作〈擬山行〉將花蓮峽谷這個地景作為「數位寫生」的對象,在實地考察後,透過具有即時光追系統的遊戲引擎,形構出一種集結地景、符碼、數位資訊之虛擬風景,重塑橫跨大範圍時空的現地感官經驗。場景使用大量 3D 掃描的物件拼湊出寫實的地形,並以真實世界的環境資料,包括風速、雨量、地震規模、深度、經緯度等,控制虛擬世界中相對應的參數,使虛擬影像產生如真實世界般不可預測之視覺變化。
「2ENTER 貳進」團隊創立於2021年,主要以影像裝置、動畫、網路資訊、遊戲引擎進行視覺藝術創作,作品先後展出於國立臺灣美術館、關渡美術館、高雄美術館、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臺北數位藝術中心等,並獲花蓮縣文化局、台北國際藝術村、私人典藏。近期創作專注於收集⼤量網路數據將其轉譯為具當代性的符號,並於遊戲引擎中重組,在作品中建構出⼀虛擬的生態系統。
04 張溥騰〈深時間裡的心跳〉
地球上每一種生物有著不同的心跳頻率與強度,火山是地球對外的通道,火山震動產生次聲波的共鳴是來自地底的心跳,由於台灣和日本都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帶上有很多活躍的火山,張溥騰 2024 新作〈深時間裡的心跳〉以聲音裝置來回應兩地的火山次聲波,並播放來自醫院資料庫中記錄下各種人的心跳聲與火山次聲波的共振。身在其中,我們和火山成為共振的聚合體。
張溥騰畢業於臺灣大學地質學系、舊金山藝術學院電腦藝術所,現任臺東大學美術產業系副教授、財團法人東台灣研究會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期以動畫和數位影像為媒材進行創作,多次參與電視廣告、電影與劇場等跨領域影像設計製作。關注生態與環境議題,擅長以詩意且隱喻的影像來看待我們的環境危機,創作外亦涉足策展,已策劃五屆《臺東聲音藝術節》。
05 劉靜怡〈像石頭一樣柔軟〉
來自馬來西亞、現居台灣的藝術家劉靜怡(Raito Low),身兼停格動畫創作者、來多創作工作室負責人、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微聚工作室「51門」成員。近年主要以自然物作為主要創作媒材,找尋個人生命經驗與自然之間的共通之處,創造人文與自然結合的視覺語彙。
劉靜怡認為石頭充滿可能性的樣貌,無論風吹雨打始終如一,如同阿美族人捍衛自身文化與土地堅定不移的心,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本次劉靜怡 2024 新作〈像石頭一樣柔軟〉,以停格動畫作爲創作手法,將 Makotaay 豐富地景生態作爲主角,利用石頭的相似性及多變形態,逐一地放到時間軸上,會發現每一顆石頭都是那麽與衆不同並充滿生命力,就像阿美族人中的每個成員一樣,都是這個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藉此從另一個角度重新認識石頭,重新認識阿美族人堅定不移卻柔軟的心。
藝術家劉靜怡至今創作的個人作品有《菲索》、《綻放之種》、《花簇在婆娑中綻放》等,曾入圍國内外逾百個影展。與《阿鼻劍》文字作者馬利共同出版《我們如水流動》,並作為停格動畫師參與作品包含《山川壯麗》、《病玫瑰》、《熱帶複眼》等。
06 盧俊翰《地鳴後滄桑》系列
「地震發生當日,第一時間山巒的雲與煙霧渾沌之景,太魯閣灰濛濛的令人沉默不語,公路上的巨石,和落石的瞬間影片,那些熟悉的地方,都被摧毀了。明天,我看到的世界還是一樣的嗎?還是會像有些人事物消失蹤影?」藝術家盧俊翰思考作為還活著的畫家,必須用繪畫來記錄產生巨大變化的風景,他以近似圖騰、拼圖的視覺風格,記錄震後滄桑,訴說自然景色與社會現象的變化與無常。
盧俊翰以日常紀錄和生活感受為創作核心,常在山海風光等自然形象中,把自身心理感受及觀察心得,通過藝術形象述說他對於自然景色及社會現象的人文思考。由於雙眼對於色彩的辨識較常人特別,盧俊翰也善用這樣的條件,逐步建立專屬的色彩系統。期望能夠以乾淨亮麗的用色,組構帶有一些遊戲感的愉快氛圍。經過多層的轉化,現階段的盧俊翰完成了類似圖騰、拼圖的視覺風格,並且在這樣的風格中,體現出了一份真實、可親的氣質。
07 Ali Istanda 胡家瑜 〈山,與山〉
生於台東縣延平鄉 Sazasa 部落的 Ali Istanda 胡家瑜,在離開部落移居高雄求學後,才深刻體會到都市與部落生活節奏的巨大差異。這種來自主流社會的文化震盪,激發了她對原住民族群在現代處境的反思,其創作讓不同年齡層的人有機會接觸並認識原住民文化,為觀眾提供另一種文化視角。2023 年的作品〈洪水過後就有島嶼〉參加了台灣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並獲得高雄市立美術館《2024高雄獎》首獎。
08 陳政道〈Dgiyag Skadang 砂卡礑的山〉
砂卡礑教會室外餐廳的砌石矮牆上,正在進行陳政道發起的〈Dgiyag Skadang〉創作計畫,參考立霧山等三座山的記憶,講述大同部落族人的遷徙故事。403 強震嚴重影響了太魯閣族同禮部落族人返山的道路,不僅使族人無法接待登山客,也無法將山區的農產品運送下山,進一步加劇了生計困難。這次將邀請教會成員利用地震後新北市玩具銀行捐贈的積木,繼續發展〈Dgiyag Skadang〉藝術創作,透過砂卡礑的山,反思砂卡礑的地震故事,回應展覽的主題。
陳政道在藝術裡關照「自然」及其延伸矛盾,以與自然交往的藝術進駐為方法,好奇虛構性策展框架能否翻轉某種在地認同與淬煉另種自然知識於藝術的限線之中。學術背景涵蓋自然科學與藝術創作,大學時期於國立中興大學主修植物學,畢業後進入農業試驗所,專注於水稻病害基因的研究工作。後來進入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跨領域藝術學系攻讀創作碩士,畢業後開始發表《森人計畫》,透過串聯自然、藝術與在地社群合作,回應命題。
主展場2——花蓮美術館
09 王煜松〈花園-花蓮 #九〉
《花園》試圖思索的狀態猶如波赫士的這段描述:「我想像出一個由迷宮組成的迷宮,一個錯綜複雜、生生不息的迷宮,包羅過去和將來,在某種意義上甚至牽涉到別的星球。」《花園-花蓮》延續此概念,將對象地從淡水河移轉於花蓮的嶺頂考古遺址,撿拾從石頭、牡蠣殼等改為陶片,土壤、考古後殘留物。在遊走過程中,透過這些地上物去想像它們在時空維度的存在,彷彿置身時空迷宮,本次帶來系列第九顆球體〈花園-花蓮 #九〉。
身為地震寫生團成員,他也不斷在遺址、歷史、斷層帶之間來回深入思考,他說:「我們現在面臨的事件與狀態,在歷史當中本身就會不斷輪迴,地震只是讓時間的比重更加劇烈的過程而已。」
王煜松作品以複合媒材為主,透過自身的生命經驗及個人觀察,在生活中探索各種創作的可能。作品經常融入身體感知,空間場域等元素。近期的作品關注於,空間中曾經存在的過去,正在發生的現在,以及可能發生的未來,所發生的事件,透過各種想像拼湊再閱讀,從自身的生活環境、生命經驗擴及到更廣的社會意識、群體關係,試圖探尋虛構及真實之間的曖昧地帶。
10 鍾順龍 × 莊慕華〈還在〉
一面務農一面攝影的鍾順龍,本次透過〈還在〉系列攝影作品,從我們熟悉靜止的日常風景中,擷取變動的痕跡,帶領觀者了解星球還在,地震還在,生活也還在。他分享,在美好藝術大多以感性、感受為主,展出於美術館的作品則是理性觀看地震過後地震帶的轉變,尺度較大,朝向被理解的狀態。
由於攝影很需要進入現場實際感受,鍾順龍描述震後第一次走入中橫、太魯閣,是他有生以來最害怕的一次。鍾順龍六月開始籌備展覽,在日常生活中游移兩端充滿挑戰,在地震後他觀察到很多屋子空出來或消失,在物質轉換的現象中,引發他思考人類生存的短暫本質,以及人類容易遺忘的特性,經歷地震後很快又遺忘那份恐懼,這同時也是作為人的一種韌性。
鍾順龍也說,藝術要處理的是我們還在,如何去面對。作品中,從春日鍋蓋樑的尋常風景,看見百年來斷層推起的褶皺崖;從天王星大樓倒塌的軒轅路與花崗街口,看見 1951 年傾覆的天主教若石醫院。我們從熟悉靜止的風景中,看懂飽含變動的痕跡,理解時間與空間在給我們指路,生活在哪裡。
11 公視《我們的島》
403 一場芮氏規模 7.2 大震撼動全台,這是繼 921 地震之後規模最大的地震,導致多處建築倒塌,房屋結構受損,許多居民被迫搬離家園,經歷連續的地震災害之後,現在的花蓮還好嗎?自1998年開播以來,公視《我們的島》長期記錄台灣土地,為台灣留下許多珍貴影像,本次也透過鏡頭記錄地震災難中的花蓮,並精選影像讓觀眾更加了解這塊不曾靜止的大地,共同找出防災、減災之道,以及人們尋求出路的韌性與堅毅。
2024 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星球爆裂觀測站
時間|2024/11/02(六)至 2025/01/05(日)
策展人|馬國鳳、龔卓軍、Nakaw Putun、王玉萍
主展場|花蓮縣石雕博物館、花蓮美術館
主展場藝術家|2ENTER貳進、Ali Istanda胡家瑜、Iyo Kacaw伊祐・噶照、Raito Low劉靜怡、公視我們的島、王煜松、涂維政、張溥騰、陳政道、盧俊翰、鍾順龍 × 莊慕華
衛星站合作藝術家|MiDAS米崙地震工作站(新城鄉)、陳玟樺(洄遊吧|新城鄉)、鄭致廷(璞石咖啡 × 光之島共享基地|花蓮市)、地震寫生團:王思婷、王煜松、朱庭嬅、吳優、扶九淵、林佑愷、徐立軒、張峻閡、莊梩桉、陳廷妮、黃政強、黃庭筠、楊潔恩、黎睿騰(花蓮綠地繪畫工作室 × 0403共享空間 × 東東強海街基地|花蓮市)、許雅菁 × 王煒婷(艸青悠耘工作室|壽豐鄉)、鍾順龍(美好藝術|鳳林鎮)、白欽源(台灣黑熊教育館|玉里鎮)、黃海蒂(Makotaay生態藝術村|豐濱鄉)
官網|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