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0年在台灣新竹出現了藤森照信的第一間茶屋後,喜愛他的作品的建築迷們不用再跑到日本,便能欣賞到藤森那具有童趣、想像力與常常讓人不禁驚呼一聲的作品了。而他的第五間茶屋,就落腳在台北的華山文創園區,這也是園區內繼「森文茶庵」後的第二間茶屋。

「望北茶亭」座落在華山文創園區的紅磚六合院區,茶屋面向的北方,即是華山藝文公園的一片盎然綠地,也是此茶屋的命名由來。藤森照信在觀察整個華山園區的環境之後,認為前有綠地與後方有建築老房的相依靠之下,是茶屋最佳的安置地點,也最符合藤森的創作理念。藤森照信曾說:「我的設計主題有二,其一是木、土、石、草等自然素材的運用方式, 其二是充滿生命力的大自然,該如何具體地以植物姿態融入建築之中。」

 
喜好大自然的藤森照信,以「手工藝復興」為原則,在他的作品裡,皆取用在地的木、石、金屬等素材,並且用手工打造,以盡量保有素材最原始的面貌和手感,因此在藤森的作品中總能帶給人溫潤、童趣又平易近人之感。(Photo Credit:華山文創園區)


記者會現場另一重頭戲是為茶屋命名,在華山文創園區董事長王榮文(圖左)與藤森照信的書法接力下,完成茶屋的命名落款「望北茶亭」。因為取名「望北」,藤森還調皮地畫下了茶屋外觀,另點上7顆小點,這可是北斗七星!藤森照信不經意顯露的童趣再添一筆。


茶屋內,火盆裡燃燒著煮水用的木炭,在今日寒流低溫之下,卻有著因木炭燃燒的滿室溫暖,與綠竹的清香氣味。啜飲著甘甜茶飲,讓人有了像是被森林包覆的溫暖感。(Photo Credit:左圖/華山文創園區;右圖/MOT/TIMES)

今日正式命名的「望北茶亭」,秉持著藤森照信一貫的「手工藝復興」理念,茶屋的屋頂銅板和基座銅板,為邀請附近居民、忠孝國小學生和大專院校學生一同打造。茶亭內外木頭則取用台灣杉木,並使用8根台灣孟宗竹,以這巨竹撐起這不到4坪大的空中茶亭。


「望北茶亭」細部。內外皆是採用台灣當地木材:杉木與孟宗竹,並以手做打造而成。


左圖為「望北茶亭」內的一處盆栽景緻,恰與茶屋上方一處小開口相互呼應。右圖則為稱作「躙(ㄌㄧㄣˋ)口」的窄小入口。
 
要進入「望北茶亭」,首先得爬上一段階梯,感受一下不同於陸地上行走的平穩之外,再鑽過窄小入口「躙(ㄌㄧㄣˋ)口」。進到茶亭內,仍舊無法直立身軀,得彎著腰,跪爬而行,讓人就此放低自身的姿態。簡樸、無多餘裝飾和家具的內部空間,是秉著要讓使用者降低內在慾望的初衷。

飲茶風氣自從中國唐朝傳入至日本後,逐漸發展為茶道,變成日本獨特的文化,到了西元16世紀,被後世譽為「茶聖」的千利休,則將茶道的美學、哲學、倫理、文學集大成。千利休透過茶室低矮窄小的入口,讓要進入茶室的人們不得不彎下腰、曲著膝,甚至跪爬才得以進入這一方之境。暗示著進入茶室裡,不再有階級之分、貧富之別。到此喝一杯茶湯,皆一視同仁。
 
 
「望北茶亭」原先計畫吊於半空中,離地6公尺高,但礙於台灣現有相關法規的不容許,無法落實。不過最後茶屋呈現的結果和最後選址,都讓藤森覺得滿意。

未來,這座茶屋將在2015年的1月1日展開一項「365天茶亭創意計畫」(暫名),讓更多民眾可以貼近這座茶屋,只要向華山文創園區申請,就有機會在「望北茶亭」待上一日,進行任何創作。華山文創將於2014年12月底公布計畫的申請方式,想在這麼獨特的空間進行創作的人,可再密切注意後續消息!

編輯 / 黃毓瑩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