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滅絕時代》是一部「零差旅(no-travel)」的跨國共製劇作,在強調永續的意識下,兩廳院特別邀請到導演林欣怡、人類學家謝一誼共同進行「在地化」改編,再由泰雅族演員游以德(Sayun Nomin)以獨角戲呈現 70 分鐘自白演出。這彷若將她的意識流曝光於舞台,順著她從童年到長大對於「滅絕」——從懵懂的字詞到親身體悟的感受,重新省思生長在台灣的我們,與自然環境之間,究竟是遠是近?
2022 年,兩廳院加入由「瑞士洛桑劇院」和歐洲 12 個劇場共同發起的「永續劇場聯盟(STAGES)」國際共製節目《寫給滅絕時代》,此劇源自國際知名劇場導演凱蒂・米契爾 (Katie Mitchell)希望傳遞環境保育與萬物共生的概念,透過「零差旅(no-travel)」的方式避免劇組交通運輸可能造成的碳排放,同時邀請各國使用同一劇本,各自探索在地生態脈絡進行改編演出。
 
導演林欣怡、人類學家謝一誼因此拜訪台灣無數地方,並請益動植物保育相關領域前輩,包含踏查北海岸蝙蝠洞、拉拉山的小米復育計畫,深入亞洲水泥挖取礦山的議題等等,花費將近 7 個月時間進行田野調查及劇本改編,讓這齣獨角戲在深厚的環境文脈下引起台灣觀眾深刻共感!
 
【表演開始前】從人造的植物園中,思量滅絕與保種
 
這次演出特別的是,兩廳院為了連結觀眾與自然互動共振的身體經驗,在演出前,特別邀請人類學家謝一誼帶領大家就近走入都會中的綠肺「台北植物園」,並向所有人輕輕拋擲了一個深刻的問題:「你的生命中,有一棵『我的樹』嗎?」


人類學家謝一誼帶領觀眾在《寫給滅絕時代》劇場開始到台北植物園走讀。(Photo Credit:PeilingLin)
 
位在小南門附近的「台北植物園」從日治時期的苗圃、民國初期的林業試驗所演變至今,除了教育與休閒之外,也具有保種、研究的功能。尤其過去 250 年來,全球將近 600 種植物已經滅絕,許多植物甚至在未被探勘發現前就已消失,林業試驗所因而自 2019 年起展開「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搶救原生瀕危植物,全台各地植物園更成為了重要的搜集工作基地與保種場域。

如今植物園裡,熱帶闊葉樹種的枝葉茂密生長,也有密集成捆生長的刺竹在風動中互相擠壓、引起聲響,抑或適應乾旱的龍舌蘭、仙人掌一株株的長在草地上,而再往旁邊一探,甚至就是含容各種動植物共生的濕地,小小的土地囊括了平地至高山各種氣候帶的林相。


台北植物園一景(Photo Credit:PeilingLin)
 
從人類學家的角度來看,這樣人工培植的自然是個相當有意思的場域,裡面同時具有人的期望、看待環境的方式,也存在「保種」與「滅亡」思維對於人類的影響(比如你曾發現植物園某個角落嘗試復育原生種小米,過一陣子卻發現它消失或枯萎了),又或是一棵樹的年齡超越了你的生命尺度,你如何感受它的時間感?


(Photo Credit:PeilingLin)

(Photo Credit:PeilingLin)
(Photo Credit:PeilingLin)
 
人為與自然各占 50% 的所在,特別放大了我們如何感受、如何記憶、如何因此做出日常行為的覺知。謝一誼用她日常散步植物園的速度,過程中不鑽入歷史考究或過多的生態解說,僅是帶著所有人停駐、觀看、撫摸我們經過的物種,再繼續往前走。或許有人因此找到了「我的樹」,或許沒有,或許是想起了生命中時間層疊而成的重要場景,過程中,大家都再次重拾自己與大地萬物之間的連結,無聲傳遞他們田調時重要的生命體驗。


(Photo Credit:PeilingLin)
(Photo Credit:PeilingLin)
 
【劇場演出中】《寫給滅絕時代》:一個泰雅少女的獨白,將身為現代人的焦慮、疑問傾瀉於觀眾眼前
 
帶著走讀經驗走入劇場,依循原劇本設定,故事從一位少數民族說起:她和朋友共同成立劇團,希望以此喚起觀眾們的永續意識,然而巡演末場正式開演前,原本擔任演員的夥伴卻因母親病危而無法登台,作為一名研究員與編劇的她雖然看過數次演出,但沒有任何表演經驗,然而她依然必須獨自臨危完成這場公演。


《寫給滅絕時代》劇照(Photo Credit:國家兩廳院)
《寫給滅絕時代》劇照(Photo Credit:國家兩廳院)

在台灣,這個角色是由來自拉拉山的泰雅族人游以德(Sayun Nomin)扮演。友人正經歷生命的「死亡」,雜揉著自我的不安氛圍之中,她攤開自己的生命經驗,從小時候知道銀鼠耳蝙蝠「永遠消失在地球上」的莫名憂鬱開始,續說對於「滅絕」的理解,過程融合 46 億年前地球的誕生、途中經歷的多次大滅絕,再聚焦回成長過程中見證亞泥新城山礦區炸山、向地球母親挖出一窟深壑,以及見證自己拉拉山「23號神木」——那棵被她認定為「我的樹」倒塌;她甚至用幻燈片,一張一張的細數自己生命當中,瀕危及被「宣告滅絕」的物種。而這些故事,相信你我都略知一二,甚至參與其中。


(Photo Credit:國家兩廳院)

《寫給滅絕時代》劇照(Photo Credit:國家兩廳院)
《寫給滅絕時代》劇照(Photo Credit:國家兩廳院)

當她不斷的闡釋記憶與感受,也不斷地向自己和觀眾拋出質疑:是誰?有人教我們要愛地球嗎?物種永遠的消逝,有些甚至在未被認知之前就已滅絕,於我們有何干係?
 
她有段不斷重複、令人近乎陷入黑洞的自白:「對人類來說,我們的理解大概是:時間就是我們的一生。時間當然是一個鐘頭,時間是一個季節,時間是月亮的圓缺,時間是我們心愛的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的長度。對人類來說, 1,000 年裡大概有 30 個世代吧,所以有我,和我的母親,和她的母親,和她的母親,和她的母親,和她的母親,和她的母親,和她的母親,和她的母親⋯⋯和她的母親,還有所有讓她們能夠存活的所有物種。」她接著說,若將 1,000 年乘以 50 倍,5 萬年,大約是現代智人誕生的時長,與地球誕生數十億年的時間相比,彷彿微乎其微,「再把所有的一切,全部再壓縮到一塊石頭裡面,變成細細的一條線,像描圖紙一樣,薄薄的一條線。」
 
女主角無法解釋,關於「滅絕」自己為何會如此悲痛。然而我們從她堆砌的自白裡明白,宇宙物質性的積累遠遠超過人類生命尺度可及範圍,但這麼長的物質記憶,也能用情感深刻覺知與共感。


《寫給滅絕時代》劇照(Photo Credit:國家兩廳院)

【表演結束後】批判的同時,點出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
 
《寫給滅絕時代》因應原劇本少數民族主演的設定,特別邀請泰雅族人游以德(Sayun Nomin)作為主角,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觀點是,導演林欣怡分享,「她是泰雅族人,部落多位在山林區,但她本身也是都市長大的『都會原住民』,同時,我們所有人都是當代人、一起經歷了現代化生活的改變,我們試著在處理台灣原住民的想法時也抱持某種警覺,不是單純地把人與自然放到相對面,或是一味認為田園式生活就是低碳排、比較純淨的狀態。」
 
全劇內容組織上,可以感覺到一個「活生生的人」個人情感、面對現代社會的難以歸類善惡的複雜性,「生態女性主義思維很重要的是關於連結與交織性,面對破壞和威脅時,我們要認知到,這些事是相連的,比如我(對於某件事)很批判、很同理,但若我的苦難是我的苦難,你的苦難是你的苦難,那(找到)我們之間的情感連結是什麼?這可能就是行動的起點。」林欣怡說。

游以德本身長期關注與書寫泰雅文化,劇中的背景除了「不會演戲」之外,其餘設定都是真實的,虛實交錯下,我們更看見一位和我們處在同樣時空的鮮活生命,有焦慮、懷疑、無可修復的挫折,但同時也懷抱希望、給予萬物深深的祝福。她面對外在影響的多樣反應,非常真實,引起觀者深深的共鳴。


《寫給滅絕時代》劇照(Photo Credit:國家兩廳院)
《寫給滅絕時代》劇照(Photo Credit:國家兩廳院)

【表演結束後】作為觀者,你必須從劇場形式、劇本內容,進行切身的觀察辯證
 
除此之外,本次劇場的形式也作為一種辯證。依照原劇要求,演出時不依賴場館系統的低耗電舞台,電力全程需以自行車發電,且瞬間用電上限僅能有 150W。為此,聲光設計上團隊下足苦心,運用低瓦數 LED 燈搭配裝水的回收寶特瓶來聚光,垂掛至觀眾席的寶特瓶裝置在劇中如同宇宙中的生命,點點亮起。同時,這個微小的機制也大大轉變舞台生態,工作人員從幕後,變成必須合作輪流至台前兩側腳踏車踩踏發電,機械所發出的噪音亦從劇場需要克服的問題變成演出的一項特色。

《寫給滅絕時代》劇照(Photo Credit:國家兩廳院)
 
然而,反思自力發電這件事,其實全觀來說腳踏車發電無法為整個實驗劇場供電,使用人力亦有人體熱量消耗,換算為成本可能更加昂貴等等問題。此類問題意識同樣反映於諸如劇中提及亞泥議題,作為觀者,我們理解環保衝擊雖然直接,但同時也需反思水泥產業某種程度亦奠基了一個國家的發展,究竟我們如何取得環境與國防安全之間的平衡?

對於台灣版的《寫給滅絕時代》,謝一誼說,「這個劇本像把環境正義、社會正義連結,一個物種滅絕很多是人為開發的原因,開發又牽涉到環境、政治、種族......,我們選了很多議題,爭辯了六七個月。」其中融入林欣怡與謝一誼的觀點外,女主角劉以德也參與其中,三人一起做了兩個版本的劇本,費時釐清「什麼是台灣的視角、立場?要說的故事是什麼?」。


而在劇場結束後,對於所有台灣人,生活中面臨種種環保議題,又可以如何辯證?


《寫給滅絕時代》劇照(Photo Credit:國家兩廳院)
 
《寫給滅絕時代》並非一齣僅關懷自然環境的劇場,從劇本揉捏著各種生活於現代的矛盾、演出使用腳踏車發電,到以人類學的角度邀請人們走入半自然「植物園」等行動,每件事情都有再次辯證的空間。或許看完這場戲,人們不會馬上選擇所謂綠能環保的生活,但卻是反思、對話、碰撞的開始。


《寫給滅絕時代》劇照(Photo Credit:國家兩廳院)
《寫給滅絕時代》劇照(Photo Credit:國家兩廳院)

編輯/林沛伶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