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去年在新竹的《2020台灣設計展》,由志祺七七的張志祺與偶然設計的設計師曾令理聯手策展,以創新思維詮釋科技的《超連結》展嗎?今年曾令理帶領的團隊「偶然設計」操刀台灣文博會花蓮館《據說考古隊》,更用極具張力的空間設計,將花蓮的聲音、氣味、觸感、傳說故事,包覆著你我。

從野草叢生的展間入口,踏上鋪著柔軟木材碎屑,仿如置身深山林的道路,再望見花蓮拔地而起的板塊,當你踏著策展團隊從七星潭運來的六噸重鵝卵石,摩擦的聲音伴隨著在地人口中各種版本的傳說故事,我們彷彿走進了一種獨立存在於花蓮的靈動。
「我們其實是把自己在花蓮感受到的震撼帶來現場」花蓮館策展人曾令理說。
 
從 2019 年開始,策展人曾令理與花蓮在地夥伴一同採集屬於花蓮的故事。田野調查過程中,他們發現同樣的一個事件,卻在不同的人、部落口中有著不同的傳說故事;而自然景觀因板塊交界,不斷隆起抬升的地貌,更深刻影響在地人的生活觀,他們對隨處可見岩石情有獨鍾,認為石頭吸收著大地積蓄的能量、存在深層的奧秘,同時也更順應環境,如常接受天災與生命的變動,凜冽又溫柔。


花蓮館《據說考古隊》,將來自花蓮的岩石、田野調查的傳說故事、部落居民的器物呈現與展中。(Photo Credit:偶然設計)

展場中央的兩座地景藝術,分別象徵著不斷擠壓花蓮土地的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探訪「裂石考古坑」,在台北的土地踩著七星潭的石子,打開五感體驗劇場般的花蓮
 
從入口處便可以聞到一股特殊的香氣「奇萊之美」,據花蓮人描述,這就是在檳榔花開的仲夏夜,坐上倒數第二班末班車,抵達離花蓮市中心較遠的中南區時,那雷雨後山谷帶點濕氣的味道。順著氣息,從鋪著木屑的廊道走向遍地的鵝卵石,中央漸漸堆疊抬升的石塊,就像花蓮拔地而起的壯闊地貌。而16個音軌、8顆多聲道喇叭,讓四周環繞著石雕家敲擊石頭、自然界的聲音,伴隨著行走時腳下鵝卵石子間的摩擦聲響,在台北也能進入一處充滿花蓮能量的場域。
 
展中植栽邀請「溫度物所」設計如自然野地般的場景,從鋪著木屑的廊道走向遍地的鵝卵石,就像花蓮人從山路到海邊僅需要20分鐘車程,快速轉換的身體感。(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戴上安全帽,拿起探照燈、放大鏡與最重要的「考古任務卡」,加入花蓮期間限定的「據說考古隊」吧!(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花蓮地貌凜冽,就像太魯閣的石材有兇悍的氣息,但從山尖到谷地,大自然一路將其雕琢成鵝卵石,又很溫柔,這件事很有趣,我們很想用空間性來討論。」曾令理說,對於花蓮豐富的工藝、歷史、文化,策展團隊並非一次攤開呈現,反而運用觀者腳下來自七星潭與當地石材場那每一顆大小不一的石頭、氣味、聲音,層層編織出一股強烈的靈動感,再逐漸加入物件敘述,「人如果得到一個衝擊,他會記得那件事,那件事它要強,但不要多。」


中央兩道如大地板塊般的地景作品,皆是策展團隊「偶然設計」將一個個石片親手裝置到上方的呢!(Photo Credit:偶然設計)

「溫度物所」的植栽安排與選擇皆藏著細節,如石堆上所栽植便是花蓮常見的野百合與各種野草。(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來自天地間傳說壁畫、田野採集的物件,都是充滿花蓮生活「不確定性」的美
 
繼續順著路徑往內,牆壁上的壁畫故事,敘述著人由石頭創造出來、神明開闢天地、大洪水時紅嘴黑鵯與大翅鯨等動物幫助人類生存......等故事,各個皆是團隊從部落、居民口中得知的傳說。牆上的物件,則是由花蓮在地團隊「森深試務所」穿梭於花蓮各角落採集而來,策展團隊更標上物件取得的座標,讓對考古有興趣的民眾,可藉由輸入座標,探尋物件原始所在位置。


(Photo Credit:偶然設計)

(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傳說雖然難以考據,同樣的地點、事物,在不同人口中卻有各式各樣的故事版本,但這也是團隊欲呈現花蓮獨特的世界觀。「花蓮人接受滿多不精準的日常,所才能跟這麼多不確定性共存,有美,也有憂傷,但他們就選擇在花蓮跟大地一同生活,留下來的人都很感性,又同時很隨意,跟他們相處的這段時間,我覺得很開心。」曾令理說著,眼神充滿驚豔與溫柔。


(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撿拾一顆你鍾愛的石頭掃描!感受大地環境對花蓮生活觀的形塑過程
 
為何到了七星潭,便會特別想撿拾石頭?特別想帶著它回家?
 
曾令理分享,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他們發現花蓮人似乎對石頭有著特別的情感。或許因位處菲律賓海板塊、歐亞大陸板塊的交界,不斷隆起的地理環境裡,這裡曾有過去石頭會唱歌的傳說;路邊經常能看到礦區剛採回的石塊,堆積成如地景般的奇觀;他們同時也相信,大地蓄積一定的能量,便會傳遞到石頭上。不論何種意義,岩石普遍的存在花蓮人的生活中,「他們覺得萬物的靈氣、看不見的流動都是花蓮的日常,地震、災難都平心應對,不同形式的能量轉換是很可以被理解的事」曾令理說。


(Photo Credit:偶然設計)
 
因此展覽除了呈現過去的考古,也邀請在場中的「考古隊員們」隨意撿拾挑選一顆石頭,到後方的「據說海灘」掃描紋路,列印的小卡除了留作紀念外,亦成為數位共創的數據,每一筆石紋資料都是互動裝置桌面的構成單元,回應總策展「數據廟」 的精神。而掃描後的石頭,仍繼續留在展館內,象徵花蓮的土地恆存。


撿拾中意的石頭,到「石頭掃描互動區」掃描後,屬於你的石頭便會出現在一旁「據說海灘」中,成為期間共創藝術。(Photo Credit:偶然設計)

把石子對齊中央,按下掃瞄按鈕!(Photo Credit:偶然設計)

掃描完成,便會得到一張專屬貼紙,上方顯現石頭紋理影像,下方則是團隊將搜集到的傳說做創意轉換後的有趣敘述。來看看「據說」你考察到了什麼吧!(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2021臺灣文博會花蓮館展期自4月16日起至4月25日。在4月17日「據說會帶來山海的開幕」中,將由太魯閣族巫師及行為藝術家東冬.侯溫(Dondon.Hounwn ) 為花蓮館帶來祝福。同時,主辦單位也邀請曾獲第25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獎」的阿努.卡力亭.沙力朋安 (Anu Kaliting Sadipongan)現場演出。
 
此外,4月24日將有一場「據說眼睛會下雨的文化音樂會」,由東華大學原民樂樂舞團、台玖線樂團 (Tabalong)與阿美族歌手以莉高露 (Ilid Kaolo)帶來精采表演;4月25日「據說這次展場的聲音很特別!」則有聲音藝術家謝瀞瑩(Olifa),藉由聲音的表演讓觀眾感受花蓮大地的原生力量!
 
一起化身成為考古隊員,感受你未曾知道的花蓮吧!

■ 臺灣文博會花蓮館「據說考古隊」
展覽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西二館
參觀時間:
04/16(週五)-  04/18(週日)10:00 - 21:00
04/19(週一)-  04/22(週四)10:00 - 20:00
04/23(週五)-  04/25(週日)10:00 - 21:00
 
據說考古隊臉書:facebook.com/HualienTales
據說考古隊IG:instagram.com/hualientales/
2021臺灣文博會官網:creativexpo.tw/

編輯/林沛伶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