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舞者說,「碧娜是個激進的探索者,她看見我們靈魂深處,她常常問我們一個問題:你渴望著什麼?為什麼渴望?」
 
另一位舞者回憶,每每表演《穆勒咖啡館》時,總是可以感覺到碧娜洞察著大家,「即使閉上雙眼,她也能看見一切!」
 
在德國名導文溫德斯(Win Wenders)致敬 20 世紀最具影響力舞蹈家之作《PINA》,烏帕塔芭蕾舞團成員們是這麼回憶著曾帶領他們的舞蹈家碧娜·鮑許(Pina Bausch)。她的舞蹈並非華麗的展演,反而將人性的挫敗與落寞搬上舞台,而你感覺得到,每一個蜷曲、延伸、顫動裡,肢體的力度彷彿成為情感的橋,優美的與之形成再強烈不過的對比,無法言說的慾望、喜怒、掙扎、孤寂,由靈魂彼處流向我們每個人此端的雙眼。
 
今年《PINA》10 周年數位紀念版將於台灣上映!片中不僅再次演繹了碧娜·鮑許最著名的 4 齣舞作《春之祭》、《穆勒咖啡館》、《交際場》、《滿月》,過程中也穿插著她本人留影的珍貴畫面,溫德斯導演甚至讓舞者們把劇場直接搬到城市與大自然中。
 
全作可說是兩位大師才華與靈性的總和,成為世界首部的3D藝術電影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項,更獲得歐洲電影獎最佳紀錄片、德國金像獎最佳紀錄片肯定,成為影迷與舞迷心中難以取代的經典。


「舞吧、舞吧,不然我們就會迷失了」舞蹈界革命家碧娜鮑許,開創「舞蹈劇場」以身體作為情感的橋樑
 
碧娜鮑許(Pina Bausch)是當今世界舞壇最富創意的現代舞蹈家之一。1940 年出生於德國的她,15 歲進入以音樂與舞蹈聞名的福克望學校學習舞蹈,並曾赴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就讀,師從荷西李蒙、保羅泰勒等舞蹈名家,在 1968 年即完成了第一齣舞作。
 
1972 年,她接下了烏帕塔芭蕾舞團的藝術總監一職,將其改名為「烏帕塔舞蹈劇場」,並以融合舞蹈與劇場元素的方式演出,舞團中的舞者不限年齡身材,高矮胖瘦、男女老少齊聚一堂,在表演中舞者能夠說話、唱歌,並且展現屬於自己的個性,舞作屢屢打破所有既定框架與刻板印象。
 

碧娜鮑許打破界限,開創「舞蹈劇場」的演出形式。(Photo Credit:甲上娛樂 提供)
 
碧娜鮑許曾說:「我在乎的是人為什麼動,而不是如何動。」透露她對舞蹈以及自己作品的中心理念,主題上著重於刻畫恐懼、孤獨、渴望被愛,將人類的情感互動以肢體語言展現,奔跑、擁抱、親吻、顫抖、拉扯,每個抑揚頓挫、舉手投足都是對生命的已知誠實表達,向未知的探尋提問,對於當代表演藝術有著深刻的影響,她根據俄國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春之祭》所編排的舞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出色的版本,而西班牙導演佩德羅·阿莫多瓦經典作品《悄悄告訴她》的創作靈感就來自於《穆勒咖啡館》。
 

碧娜鮑許總能引導舞者以肢體語言展現出豐富情緒。(Photo Credit:甲上娛樂 提供)
 
德國導演文溫德斯致敬與詮釋碧娜鮑許之作《PINA》
 
導演文溫德斯(Win Wenders)在1985年首次欣賞碧娜鮑許演出後時,內心深受震撼,說道:「我偶爾會去欣賞芭蕾舞演出,或其他世界各地的舞蹈表演,但從未有過驚為天人的感覺,也沒有瞠目結舌與跌下椅子的經驗。唯有如此表達,我才能夠形容對於《穆勒咖啡館》的體驗。」當時立刻向初次見面的碧娜提出合作,並為了呈現她既澎湃又極具生命力的舞作,在大部分使用 3D 技術的電影都是動畫的年代,他便確信必須以此掌握舞者的動態與空間感,整部紀錄片自發想到籌備花費近 20 年之久。
 

文溫德斯將舞者帶出劇場,在戶外自由起舞。(Photo Credit:甲上娛樂 提供)

溫德斯:「作為電影導演,我們自認在表演上已經是個專家。然後當了解碧娜鮑許之後,你意識到有一位真正的專家,她以我們從未開始理解的方式超譯肢體語言,她能夠看到我們從未理解過的層次,為我們上了一堂謙虛的課,意識到自己在一個你認為自己是專家的領域是個文盲。對我來說,這是我從碧娜那裡學到很好的教訓,這也是我想拍的原因之一,這部電影的誕生,是因為我看到她比我們懂的還多得多了。」

碧娜鮑許舞作著重於刻畫人類的情感互動。(Photo Credit:甲上娛樂 提供)

然而,電影開拍之際,2009年6月30日碧娜鮑許卻不幸因肺癌辭世,使得整個拍攝計劃就此擱置,一度使溫德斯導演瀕臨放棄邊緣,卻收到來自各界的鼓勵,讓他決定轉換拍攝計畫的方向,改為紀念碧娜的致敬作,催生出以烏帕塔芭蕾舞團成員們為載體的動容拍攝視角,重現碧娜鮑許烙印於舞者生命的影響。
 
影中除了請烏帕塔芭蕾舞團演出碧娜鮑許最著名的 4 齣舞作《春之祭》、《穆勒咖啡館》、《交際場》、《滿月》,亦以此為啟發走出劇場,將碧娜生活了 35 年的城市烏帕塔(Wuppertal)化作環境背景,讓舞者們在潺潺溪流上、陽光明媚的馬路旁、烏帕塔著名的飄浮列車(空鐵)裡自由舞蹈,如同碧娜鮑許經常將土壤、石頭、水等自然元素放到舞台上,透過自然元素打開感官,探尋內在與身體關係,為原本的舞作注入新生命。

此外,穿插交織於劇作之間,溫德斯導演對拍攝舞者訪談時,特意使他們雙眼沉著的看鏡頭不語、並以原音配音方式搭配呈現,彷彿一個個思考的身體,詮釋了他們傳承自碧娜鮑許的洞察與透徹。
 

片中將烏帕塔知名的懸掛式捷運變成舞台布景。(Photo Credit:甲上娛樂 提供)

開放環境化為劇場舞台,呼應舞作既有的自然元素。(Photo Credit:甲上娛樂 提供)
 
《PINA》既是電影,也如劇場,雖然在這1小時43分鐘的紀錄片裡未能完整看完任何一齣舞作,卻在碧娜鮑許逝世後,依然由舞團成員們身上,看見她澄澈的雙眼、清瘦身軀裡對舞蹈汨汨不斷的愛。電影上映十周年,導演文溫德斯與舞蹈家碧娜鮑許交會之作,絲毫沒有隨著時代更迭削弱,直指著每個人靈魂深處的秘密。
 
■ 《PINA》十周年數位紀念版 2D、3D 版本於 6 月 3 日同步上映

編輯/林沛伶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