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國際交流與對話 – 國際駐村互換藝術家
在南島文化的國際對話中,臺東與馬來西亞的婆羅洲美學實驗室Borneo Laboratory、彭亨區 Sari Chempaka Art Village 建立連結,透過彼此駐地交流中,共同創造一種更嶄新當代的南島文化對話。
今年度國際駐村交流作品,包括臺東在地工藝家-林戎依、薛佳綺、周聖賢駐地馬來西亞藝術村以南島文化為題的創作作品;以及國外來自馬來西亞的藝術家張文婷Wendy Teo、默罕默德·艾曼努丁Muhammad Aimanuddin與來自東加/紐西蘭的烏希拉奈Uhila Nai駐村臺東時的創作及其原創作品,展出內容包括樹皮工藝、複合媒材、陶作與金工等。內容豐富且類型多元,呼應以南島為題的太平洋島嶼文化工藝內涵與特色,是一次跨國際、跨媒材、跨領域的全集合展覽。

(Photo Credit: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Photo Credit: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當工藝遇上設計 – 以設計思維共創傳統工藝
當臺東在地優秀的工藝家,遇上有完整開發產品經驗、有自有品牌及通路銷售經驗的設計團隊,會有什麼火花?共創方向以能量產及市場思考來決策,同時強化在地工藝創作者的設計思維與市場敏銳度,帶來更多創新的驚喜。今年推出兩組共創團隊,包含:一粒工作室 x 黑生起司的月桃葉籃「編予生活」,及角琉璃 x物外設計的精品琉璃珠筆「編紋」與「守護」等作品,另外為培力在地青年學子,引發學生學習誘因,共創團隊特別進入大王國中、寶桑國中及臺東女中等校園,與同學們進行跨世代交流的互動;同時遴選歷年優秀共創工坊阿布斯布農傳統服飾工作室與橘色月亮工作室,以設計思維持續開發設計商品,打造對市場友善的系列工藝品。

(Photo Credit: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Photo Credit: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Photo Credit: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臺東工藝的南島精神 – 代表藝術家群
臺東工藝首次登上新加坡國際舞臺,遴選出在地代表性品牌:臺東曙光藝術工作室、米麻岸、九鳥陶燒工作室、賽妃手作坊、臺11 藝術工作室,於新加坡「FIND: Design Fair Asia 亞洲設計博覽會」參展,內容涵蓋金工玉石設計、毛球與編織、柴燒陶藝等自然媒材,展現了臺東有別於其他城市的獨特魅力和可能性,工藝家也親自在現場直接與觀眾交流,獲得相當大的迴響。

(Photo Credit: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Photo Credit: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Photo Credit: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南島漣藝》由三系列主題呈現不同的臺東工藝面向,以臺東在地工藝精神展現南島文化中的自然思維,讓臺東之美「如漣漪般泛開」,以海為路,創造更多連結與共好。也呼應臺東朝向南島文化之都邁進的願景,希望透過文化讓城市變偉大,這份不同於其他城市的南島魅力,將能匯聚更多藝術創作者在臺東交流、連結,讓人們在世界的地圖上看見臺東。



(Photo Credit: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Photo Credit: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 臺東縣政府廣告 —
上稿編輯 / Sunnie S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