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於台北中山創意基地 URS 21 展出的「2012 實構築 ing」,延續自建築師廖偉立及清水工坊廖明彬所策劃的第 1 屆實構築展,不同於一般將重點放在展現建築風格的建築設計展,「實構築」展更關注在設計創意蛻變為實際建物的過程,透過圖說、建築模型及影像放映等方式,讓觀者都能由深入淺出的視覺展示,獲得對建築構築的基本認識。
源起於 2009 年的「實構築」展,今年已是第 3 屆,本次的展覽規模與完整程度均為歷年之最,展出的 32 件作品皆為近兩年完工或刻正施工中的建築案,而展覽的重點,不是設計初步的提案或空間模擬,也不是完工之後的實品導覽,而是兩者之間的施工過程紀錄。對於建築專業人士,這個展覽是重要的經驗分享,是設計與營造技術的切磋學習;而對於一般大眾而言,「實構築」更是一窺圍籬後施工過程的難得機會,從全新的角度來訴說建築實體背後的故事。


 
從設計施作到完工的完整呈現
 
「構築」(Tectonics)一詞是近 20 年來建築理論界最重要的關鍵字之一,來自 architectonics 一詞,在中文沒有直接對應的語彙,而在建築學界是一個重要的概念,約略可解釋為「建築結構的整體系統性表現」。「構築」一詞,除了概括指涉 tectonics 的概念,還更帶有動詞的意味,彷彿起造的行為正在進行中 。「實構築」展正是試圖詮釋這進行中的整體系統,將構造與建築的過程呈現在我們眼前。
 
策展人吳光庭引用德國現代建築的理論基礎,以「整合身體、土地、生活機能的建造文化」為構築之原意,強調「實構築」展覽中「建築師、營造廠、業主」 (也就是設計者、執行者、與使用者)三方的合作與信任,結構工程與建築設計的結合,由施工技術的角度回應建築師一貫以來對美學的追求,而造就成功的建築作品。展覽的作品與常見的建築設計展有別,沒有太多電腦合成的模擬圖像,反而多有施工中的工地照片,充滿著鷹架、鋼筋、模版、灌漿等工地場景,直接而實在。最特別的部分,在於每個展覽作品都包括一個大尺度剖面模型,展示重要的工程細部。光是模型的本身便十分精巧:有些是數位射出成形,有些是手工細緻的木作,有些甚至是水泥一體灌製,對應著壓底的藍晒設計細部施工圖,不論是從解釋作品的角度,或純粹欣賞模型工藝之精美,均極可觀。


 
設計案例分享
 
在台北中山創意基地 URS 21 的展覽,共分為 S 展區(南)與 N 展區(北)兩翼。N 展區包括3件作品完整的版面與模型展出:台中大都會歌劇院、高雄世運會主場館,以及台北樸建築總部;S 展區則節奏緊湊,共有 29 件作品,由編號 01 開始,數字由小到大,約略也對應著建築案的尺度由小而大逐漸開展。
 
尺度較小的住宅或會館作品之中,重複出現的焦點在於清水混凝土的運用。除了近年來大家已經熟悉的安藤忠雄式、俐落純淨的清水混凝土呈現之外,這裡我們看到許多不同的運用,或利用原木模板留下細緻木質紋理(S01 若水會館、S06 House CK 等),甚至直接切割圓形木料以塑造表面曲突有致的造型牆面(S02 富貴三義館),呈現各種跳脫日式清水牆空間的不同材料設計思維。
 
中型尺度的建案則多為教育、行政或辦公大樓。構造細部的重點多在帷幕牆的設計(如 S07 克緹辦公大樓、 S13 妮傲絲翠總部大樓等),除了不同比例與造型帶來建築物外觀的主要意象,更重要的是多層次的材料組構,需要滿足結構、省能、遮陽、採光、通風等實際要求。建築皮層的功能表現,是綠建築重要的標準之一,值得在設計與構築上多加著墨。
 
另一個中型尺度建案的關注重點,是「預鑄」的構造工法。一般建築需要在工地現場架構模板澆灌混凝土,預鑄工法則是把鑄造的步驟預先於工廠完成,完成一塊塊模組化組件之後再運送至工地組裝。其優點在於工廠製作便於大量生產與品質控管,而現地組裝加快工期。在這次展覽中,S11中和地政事務所與稅捐稽徵處以預鑄工法製造細緻特殊的混凝土表面印花紋理,是傳統作法下難以呈現的精采效果。
 
大尺度的建築案則包括體育場館、文化場館等,如S20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S23 羅東文化工廠、S28 台中國立圖書館等。除了大跨距鋼構或曲面混凝土的建築結構,這批甫落成的公共建築可望成為新興都市的活動集散地,而高品質的設計與工程更能發揮其影響力。
 
合數位設計的建築想像

除了建築案之外,這次也有較為前衛實驗性的案例,作品同樣秉持「實在」的精神,展出的不是天馬行空的電腦預想圖,而是實際操作之後的完成品,不論是數位演算法的空間模型──《茶‧胞》(S18),或是感測互動的機電裝置──《Hello Milllro》(S29),都是以實體比例在展場完整呈現,提供模板與鋼筋之外的另一種觀展韻律。
 
建築的真實在於不紙上談兵,「2012 實構築 ing」展是建築創意落實執行的完整作品展,讓觀者從可觸摸、可感受的建築物件中,體驗建築巧妙的設計與精采創意,也更容易地進入建築世界。
 

編輯/洪佩君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