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位時代,你是否想過紙本雜誌存在的意義?如果只是單純為了享受翻閱書頁的感覺,紙本雜誌優於數位媒體的理由也僅剩書本偏執狂所追求的「復古、懷舊」情感了。但真是如此嗎?走進北美館目前正展出的「帕克特X藝術家─220件合作計畫(+5)」展覽,這個以世界知名的當代藝術刊物《帕克特》(Parkett)為主題的展出,從紙本出發又跳脫紙本,以各種方式刺激讀者的五感,雖有別於網際網路的迅捷、互動性等特性,但《帕克特》仍證明了雜誌的可能性與創造力,毫無疑問地能在時代潮流中鼎足而立。
   
 

《帕克特》是1984年創立於瑞士蘇黎世的半年刊,以英德雙語限量發行至全球40個國家,創刊精神非常單純,就像所有的藝術雜誌:「建立藝術家的對話平台與夥伴關係。」但《帕克特》卻將「與藝術家成為夥伴」的純粹理念,推展地更遠、更極致,毫無疑問地,這本雜誌的核心是藝術家,而每期雜誌都是與藝術家共同創造的作品。
 
也就是說,《帕克特》的編輯過程就像策展,每一期都包裹著藝術家完整的創作理念與精神,說起來其實非常簡單,就是每期邀請3至5位當代極具潛力的藝術家共同參與雜誌的編輯,除了由藝術家推薦作者撰寫專文外,《帕克特》也要求這些參與編輯的藝術家們不要忘記自己的本行,來為《帕克特》創作限量版次的作品。

 
安迪沃荷在1987年為了第12期《帕克特》創作的《給帕克特的照片集》,以機器縫線,成為當期《帕克特》特別版的封面,作品完成後兩天安迪沃荷就過世了,也使這件作品成為他最後的簽名作。

這樣簡單卻瘋狂的概念讓《帕克特》發行近30年來,已與300多位藝術家合作,如安迪.沃荷、傑哈.李希特、達米安.赫斯特、草間彌生、艾未未等,而且這些藝術家們所創作的作品範疇極廣,囊括繪畫、攝影、裝置、錄像或聲音裝置以及現成物。有意思的是,在這些作品中可以看見藝術家創作的最核心,因為他們會配合《帕克特》的尺寸,將自己的創作理念融入這樣的限制之中,以最濃縮精減的方式呈現自我的風格。

  
左圖為赫斯特作品《有起有落》,利用空氣對流的原理讓乒乓球保持漂浮的狀態;右圖為草間彌生以其創作的經典意象《無線的網》,配合《帕克特》的雜誌尺寸所創作的小尺幅作品。

展中最大尺幅的作品應是費里克斯.岡薩雷茲–托雷斯(Felix Gonzalez-Torres)的《無題》。這件近3公尺x7公尺的作品覆蓋了整面牆壁,費里克斯維持他對於死亡、情感、身分等一貫的精神探索,透過絹印沙灘上短暫殘留的腳印足跡,也隱隱呈現了他創作中持續變動的概念。

也因此,走進北美館的「帕克特X藝術家─220件合作計畫(+5)」展場,看這些藝術圈赫赫有名的經典大師錯落有致地一字排開,真是不禁讓人有種一次吃到飽的驚喜滿足感。而本展以「生活空間」區分的主題規畫,讓藝術潛伏在「工作室、遊戲間、衣物間、花園、城市、閱讀室、+5會面試」等角落,消解了藝術/生活的界線,就像跌入了藝術家們的小宇宙中,各異其趣的作品以一種看似零散,卻彼此對應的關係緊密相連著。


蘿瑞.安德森(Laurie Anderson)│聽耳環│10.2x 4.5 x 2 cm,可播放聲音的耳環,音訊長度約20sec │1997

值得一提的是,本展是自2001年《帕克特》首次於紐約現代美術館展覽,並進行世界巡演後,最完整的一次展覽,共展出了215位藝術家共220件創作作品,此外,《帕克特》這次來台展出也首次嘗試與在地雜誌、藝術團體等合作、對話,但不可諱言地,對比《帕克特》探索「雜誌」這個媒介的可能性的大膽創新,台灣雜誌界在跨界整合、形式與形象操作上,還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就如同《帕克特》出版社社長狄特.馮.格蘭菲瑞德(Dieter von Graffenried)自比自家雜誌為「一座小型博物館,亦是一座大型當代藝術圖書館」,《帕克特》確實跳脫了傳統雜誌的框架,以超越常規的邏輯思考與不羈於一格的創造力,讓紙本「立體化」且深入、細膩地進行全方位的論述,締造了與藝術家合作的典範,使這本雜誌不僅在藝術界,也在出版界立於不敗的地位。總而言之,看這個展真是會讓人不禁熊熊燃燒起雜誌魂啊!


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 │給維多利亞女王的一封信│25.3 x 61cm,平版、來福士紙、裝訂於雜誌中│1988


吉伯特&喬治(Gilbert & George)│吉伯特&喬治│25.5 x 42 cm,相片、裝裱於對折的紙板上│1987


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 │無題│26 x 26 x 38 cm,壓克力、手工上色絲襪、漆│2003

編輯撰文/張慧慧

帕克特X藝術家─220件合作計畫(+5)
展覽時間: 2013.05.18~08.25
展覽地點: 北美館三樓A 、B區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