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生於台灣的王九思(右圖),曾就讀紐約 Parsons 設計學院,創作領域跨時尚設計、廣告創意、攝影、造型到彩妝造型,長年居住國外的他,成長過程中同時受中式傳統文化與歐美當代潮流的雙聲道灌輸與激盪,這也讓王九思開始從事創作時,想起了華人的傳統文化,因此融匯東西方文化的創作就成了他作品中最鮮明的特質。

王九思曾參與國內許多藝文展演,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主辦的「流行的意外」,以及「粉樂町」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等,也曾受邀至中國參與「7080 台灣新生代設計人展」。
例如作品中的「戲彩娛親」,畫面中呈現一張古典時尚的美麗漂亮的臉蛋,畫上了五彩繽紛的色彩,嬌媚地擺著 POSE 呈現在冷峻的形象中,旁邊的一行字這樣寫著:「快速整裝、巧妙換容、膚質底下的思慮層次靈活,以趨近詭譎多變的時尚聖殿」。
而在中國《二十四孝》故事裡,這個成語故事是:「春秋時期楚國隱士老萊子,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 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綵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得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王九思把華人認為極端誇張對孝的信仰套用在時尚追求上,發現許多效忠時尚所衍生出的奇妙行為,和許多愚孝的故事可說是相庭抗禮、不分軒輊。(Photographs by 翁子恒)
王九思把中國人對孝的信仰的誇張行為套用在時尚崇拜,他衍伸故事的精神,但將時尚的元素注入,就成了作品下這般的解讀模式──以時尚為最高的指導原則,將一切作為都歸咎為了時尚而努力奮鬥!「流行時尚」的概念被「擬人化」為二十四孝當中「父母」的角色,再將故事以廣告攝影和民俗插圖方式,呈現出一幅幅效忠時尚的荒謬圖像,透過愚孝典範反諷盲目追求時尚的執迷。



Heineken LIGHT Creative Hotspot 創意熱點進駐華山文創園區,和傳統的藝術空間或畫廊不同,創意熱點洋溢啤酒 mix 藝術的輕鬆感,這個空間持續舉辦了來自各方不同藝術與設計人士的絕佳創作。(Photographs by 翁子恒)
另一幅「負米養親」,以時尚商品做為滋養的糧食,諷刺現代人服用了過多時尚品,在享盡奢華種種之後,再多的時尚行頭,也無法填滿人內心裡真正的需求,透過這樣的文字圖像衝擊觀者,使重新省思自己的價值觀!

王九思認為「氣」是可見的物質,也是不可見的能量,代表著人、事、物在環境中相互作用影響下的能量展現,「氣場的平衡」與「正向能量的提升」一直都是東方文化的關切的主題,現在西方的討論也漸發展起來,王九思具象化不可見的「氣」,以線條、輪廓、顏色、質感的時尚形態呈現出來。
由觀念攝影創作從當代視角切入中華文化,現代與傳統兩種不同觀點的交融與激盪似乎也正符合Heineken LIGHT的品牌精神「就是要跳」(Bounce),具衝擊的創意想法鼓舞人們跳脫既有思考,突破生活中安逸假象,體認最深的美好!
編輯/洪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