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設計雜誌《dezeen》主編曾說:「荷蘭恩荷芬是全球最有創意的城市」,不但荷蘭設計週每年在此舉辦,更有著「DAE恩荷芬設計學院」這座設計搖籃,並孕育出許多如Maarten BaasStudio Job、Bertjan Pot等知名設計師。就連台灣近期聚焦的「社會設計」與「食物設計」話題,也都是荷蘭設計的強項之一。
 
看來不好好深入荷蘭設計圈真愧對不起心中的設計魂啊!因此MOT/TIMES特地找來同樣也畢業於恩荷芬設計學院(後文簡稱DAE)的特派員,以圈內人的角度,第一手掌握荷蘭設計圈正在瘋什麼?讓我們先從Design Column設計展來好好解構荷蘭設計!
最近回台灣時常被問到「最近荷蘭設計圈在討論什麼?」
 
可能是因為生性疲懶,也可能是為了逃避這種過於複雜的大哉問,通常筆者都會很滑頭地推薦母校DAE 老師推薦的「Design Column 設計展」。

 
Design Column 設計展始於2012年,由鹿特丹知名的藝術博物館Museum Boijmans Van Beuningen 發起,展覽週期以三個月為單位,每期約有5~8位設計師或藝術家的作品,探討與日常息息相關的設計思考。(Photo credit:Design Column)
 
Design Column解構荷蘭設計
 
Design Column是個規模不大的定期設計展,探討的是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作品,像是科技對於人類生活的影響、廢棄物的處理、或是最近報章媒體常提到的巨量資料(Big Data)。而藉由Design Column的拋磚,讓人得以窺探荷蘭設計圈的設計思考。
 
例如現正展覽中的第8期主題「Beyond the Senses」,所討論的是當科技不斷延伸人類可以掌控的距離,會帶來多一點的負面效應,還是正面效應?譬如說網路與各種感測器的發達讓遠端手術變得可能;同時,卻也造成了無人駕駛轟炸機的威脅。

 
Ruben Pater製作了《無人機生存手冊》(Drone Survival Guide)供大眾免費下載,其中包含了如何辨識常見無人機的外型,如何躲避無人機的攻擊,甚至如何干擾無人機的感測器。(Photo credit:Design Column)
 

Janne Kyttanen的作品《Lost Luggage》則從科技看到了不需要帶行李旅遊的美好願景,或許有一天「行李」也可以像是相片、音樂般數位化,變成小小的電子檔案。於是旅人們無需攜帶行李,直接在目的地的
3D列印商店重新製作一份即可。(Photo credit:Design Column)
  
此外,Design Column 前幾期聚焦的策展主題,也看得出荷蘭設計圈對當代環境的關照。

例如第7期的「Wasted Matter」,搜羅的是各種減少垃圾的創新作法,譬如說更環保的材質,或是更容易維修的系統架構。而第6期的「Dataism」,則是探討個體於「巨量資料」時代該如何自處的主題,像是人對於外部記憶裝置的依賴,或是科技會不會改變我們對他人的觀感。

 
第7期的Design Column探討如何減少廢棄物,因此Rodrigo Garcia Gonzalez, Pierre Paslier and Guillaume Couche從近年人們喝瓶裝水的習慣出發,思考著對大自然友善「水瓶」的可能性。最後,他們找到了一種由藻類和氯化鈣為材質,衛生並且可分解的材質作為飲用水的未來包裝。(Photo credit:Design Column)

 
Dave Hakkens 則是從全球堆積如山的電子廢棄物切入。譬如說,為什麼螢幕壞了的手機就必須整支丟棄?於是,Dave 提出了《
Phonebloks》的概念,如果手機的每個元件都可以像是樂高般地輕鬆置換,那我們只需要針對故障的部份進行替換,有效延長單一手機的使用壽命。如此的創作理念,也讓此作品入圍了今年英國年度設計獎(Photo credit:Design Column)

 
Design Column地6期以「巨量資料」為策展概念,《The Clock Clock》是由24 枚轉速不同的時鐘所構成,但是每隔一分鐘,又會正確顯示當下的時間。此作品想傳達對於巨量資料的觀點── 當足夠數量的數據擺放在一起時,本來被忽略的意義就會自然浮現。
(Photo credit:Design Column)

 
《Corpus 2.1》則是在探討人們與外部記憶裝置的關係。當人們開始過於依賴外部記憶裝置時,會不會再進一步透過刺青的方式把外部記憶永久保存在軀體上呢?
(Photo credit:Design Column)
 
不過若是把Design Column當作一項設計作品看待,倒是令人好奇為何此展要以三個月一期的形式展覽?同步發佈於數位和實體空間的目的為何?一次只選擇5 ~ 8位設計師的原因是?為什麼Design Column 要強調設計與生活的關聯性呢?
 
猜想著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與資訊爆炸的現象有關,譬如說必須很小心謹慎地把展覽規劃成大眾可以輕鬆咀嚼的大小(當然也可能跟預算有關),並且靜靜地在博物館的一角擺放上整整三個月。

而實體展場的優勢則是不需與其他的線上資訊競爭觀眾稀薄的注意力;相反地,數位發佈的目的,或許是讓討論保持延續性,並提供了類似型錄的功能供大眾查閱。


Design Column同步發表於實體博物館與數位空間。今年年初荷蘭前衛設計公司Droog 也參與協助策展,於是Design Column 也多了位於阿姆斯特丹Hotel Droog 的展場。(Photo credit:Droog)
 
不過個人最好奇的問題卻是,如果有外國朋友問起「最近台灣設計圈在討論什麼?」,我們可以推薦什麼展覽呢?

編輯/張素莉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