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高度開發的城市中,老建築非但不顯得突兀,反而以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古典風格,在高樓大廈間立足。行經二二八紀念公園,一定會注意到這棟擁有巴洛克風格的建築,這是擁有歷史意義的台灣土地銀行,如今改建成以自然風格為主的土地銀行展館,巨大的化石進駐,讓人誤以為身處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呢。
小時候我住萬華,對台北西區及仁愛特區附近算是再熟悉不過。除了總統府之外,長長的中華商場,舊台北火車站到監察院,一路走到我就讀的高中,所有的老建築歷歷在目,對我來說是「台北長城」的中華商場變成了大馬路,美麗的老台北火車站,只剩下我搭往淡水火車月台的回憶,雖然它已經不復存在。

小時候的建築印象

再往旁邊一點就是新公園、現在被改為二二八紀念公園、日據時代的台大醫院本館,除了常去國立台灣博物館,印象中最吸引我的就是老火車頭,雖然它不會動,但一直馳騁在我心中。

從新公園大門走出來,一定會看到左前方的土地銀行展館,台北少見的列柱式建築,也是日本時代保留下來的完整的建築之一。「那種古典建築的氣勢真不是我們一般閔南傳統建築可以比擬啊!」對於一個當時還不懂所謂建築的我來說,至今仍是一座美麗的巨大城堡,因為是銀行,所以更給了我一種肅靜的莊嚴感受,當時仍然是以金錢交易為主的空間。

時代流動的舊瓶新酒

舊建築要存在於一個處於高度開發的都市很不容易。印象中萬華的老建築,都在我出國期間一一消失不見,常經過的倉庫,以前都會想像如何讓他改造成新時尚的空間,但是幾年後再去看的景像,卻都成為鐵皮的大賣場,其實還滿令人沮喪的,當我們一直在稱讚對岸利用舊工廠成為新設計中心或藝術區域的時候,我們在做什麼呢?

有天聽到朋友說台灣土地銀行重新整修開幕,聽起來好像沒什麼驚喜,也沒怎麼聽到宣傳報導。卻是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充滿喜悅的好消息,於是我好好地去逛了一圈。除了改名土地銀行展館,沒有大肆整修的外觀,讓我安心了一大半,或許是現在的建築師對於舊建築的保修有了新的觀念,知道什麼該存什麼該廢,也更專業了解如何在一個舊的軀殼中注入新的生命。

踏入大廳,原本印像中寬敞的空間被完整保留,尤其是地板的磨石子銅條鑲花,這種在台灣幾乎已經找不到師傅,介於新舊建築之間的工藝完整地再度呈現,讓我這五年級生真是好生感動。為因應展示內容,空間有所調整保留,雖然沒有長長的櫃台,也沒有被切割成狹隘的空間,但映入眼簾的卻是巨大無比的恐龍骨架。

既然是眾所皆知的銀行,從日本昭和初期到民國以至於到現在,於是舊時代銀行的面貌當然就是博物館本身的精髓所在,整個銀行有系統地規劃出可保留供參觀的保險庫還有文件的保存空間,甚至是保險庫的大門都成了年輕新一代的新鮮事。就某些程度上來說,其實建築也跟時尚一樣,風水輪流轉,舊衣新穿也是可以成為潮流,這個銀行的空間就是如此。

金庫銀庫知識寶庫

雖然銀行不再是銀行,銅臭味不復存在,但是長期展出的恐龍主題,卻使這裡成為一個知識的寶庫。在主展示廳長四十公尺,深十四公尺,高十公尺的空間裡,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恐龍骨架,在台北除非特別再去蓋一個建築,否則應該沒有如此完美,適合「恐龍」住的空間。台博館真的非常用心地與台土銀共同合作,讓一個原本利用不足的空間,完完全全地展現出每一立方公分的價值。

屋頂的精緻花色依舊燦爛美麗,像是重生綻放的花朵,從某個觀點來說,是讓古典有了新意,而且跟恐龍的展示有著相互輝映的效果,讓整個古典的氣氛充滿了每一個角落,雖然規模不能跟大英博物館相比,但這才真地像是一個我們可能在國外看慣了的博物館的典型空間。

從古生代生命的起源開始介紹到中生代,到新生代的演進,一個完整的展示不就是一種完整的知識,這樣的銀行空間從原本現實生活的金錢交易的行庫,轉身成為一個存放知識的寶庫,一樣的空間在不同的時代,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功能。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這句話並不是只能用在我們敬老尊賢的社會當中,一個國家之中的建築也應當如此去思考對待。現在的台北還存在著許多古老的建築,像是台鐵位於東區機場,大巨蛋旁的松山煙廠,還有後火車站的舊台鐵辦公紅樓,都是可以與新時代的規畫來重新整合。不一定只能用於他所持有的原始功能,而是可以加入新的營運方式,吸引新一代的人願意去探索過去了解未來,甚至是可以造成時尚話題,吸引國外觀光客的地標。

長城可以辦時裝秀,紫禁城能演杜蘭朵公主,台北的故宮也因應展示與陸客而增建跟現代化,這都說明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如何讓老成為寶不僅僅是政府的觀念需要改變,也需要我們所有的人民有所注目與關心,否則老只會老,能不能成為寶,則是看我們全體人民的努力與參與。
國立台灣博物館 ─ 土銀展示館
於1933年落成,原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而後在2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政府接收,並於1946年改組為公營的土地銀行、1991年內政部指定為北市三級古蹟,近年在文建會、內政部、土銀與台灣博物館合作下,由台灣博物館負責古蹟修復及後續營運管理,台灣博物館將其定位為自然史博物館。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