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年,911 攻擊事件發生後不久,「曼哈頓下城發展公司」(Lower Manhattan Development Corporation)隨即於紐約世貿中心(World Trade Center)原址推動重建工程,並找來美國建築師丹尼爾.李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擔任世貿大樓重建規劃的總建築師。
在世貿中心重建項目中,由新生代建築師麥可.阿拉德(Michael Arad)所設計提出的 911 紀念空間──「911 國家紀念博物館」(National September 11 Memorial Museum)也在今年 5 月正式開放參觀。

911 紀念空間可分為幾個部分,包括位於地面上的方形瀑布紀念碑及週邊園林、紀念博物館入口建築以及位於地面下的博物館主要展廳。在紀念碑的部分,麥可.阿拉德運用形體消失所突顯的虛無感,在世貿雙子星大樓舊址(Ground Zero)設計了 2 座向地面下凹陷的黑色方形瀑布紀念碑,烙印了這場災難導致生命消逝的不幸記憶。


博物館展區的入口門廳位於 2 座方形瀑布紀念碑之間,這座博物館入口建築《National September 11 Memorial Museum Pavilion》是由挪威的建築團隊 snøhetta 所設計,入口處豎立了世貿雙子星大樓殘骸中所留存下的立面鋼構柱體單元,通往地面下的展區空間動線上,還擺設了 911 事件發生時,現場民眾逃生所使用的「倖存者」樓梯(下左圖)。



博物館的主要展區位在距離地表面 70 英尺(約 21 公尺)的地下空間,展區設置了一處悼念空間,並在牆面放滿了所有罹難者的肖像,讓家屬在此追思離世的親人。





在館中,遊客可藉此一觀展區運用了大樓殘留的鋼結構體,做為紀實影像的投影牆面,呈現大樓坍塌後斷垣殘壁的景象;而毀壞的腳踏車、鞋子、鐘錶、文件……等當時罹難者所遺留下的物品,也成為這段災難歷史裡一種無聲卻恆久的見證。





編輯/黃心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