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旅行到世界各地,「食物」是最好的國民外交語言。2015年,由臺灣民間團隊 「CxCity」 ( 迷走建築 ) 自發活動「 OPTOGO  – 米蘭世博外帶臺灣館」在米蘭世博會場外推動公眾外交,引起廣大關注。延續這股精神,2016 年由策展人曾熙凱、吳雅筑偕共同策展人張雅筑所領軍的 Eatopia 團隊於 Design Biennale 倫敦設計雙年展華麗現身,用臺灣文化為基底,打造由中華美食創作的設計烏托邦。
 
臺灣館以「修龍 – 臺灣文化進化論」為展覽主題,邀請參與這場盛會的觀者們品嚐 5 道精彩創意料理,以「食物設計」及「參與式劇場」的形式,解構屬於臺灣的「歷史地景、臺北人、生活型態、未來」,透過視、嗅、觸、味等感官享受,體驗其中所蘊含思想與美學精隨,了解在地三百年的歷史文化、過往與現今。
 
「修龍」回溯歷史之河,藉由食物展演設計來探討新舊文化融合過程中,產生的不同價值碰撞,並隱喻了文化鍊的每一份子皆是共創本土價值的人。(Photo Credit:Eatopia) 
 
Eatopia 團隊將新世代的創意文化能量帶到世界,(左起)共同策展人張雅筑、策展人吳雅筑、執行主廚方柏儼、策展人曾熙凱、主辦方都市設計學會 「cxcity」 代表蘇民。( Photo Credit:Eatopia) 
 
植被隧道展現文化時光軌跡意象
 
策展人曾熙凱說:「『我們想要什麼樣子的未來』、『什麼樣的東西又可以代表臺灣』,在這裡我們丟出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闡述臺灣文化演進史的同時,也呈現出我們心目中文化融合的理想圖像。」臺灣館裡以大小粗細各異的樹林散佈於展場空間中,而顏色紋路、式樣不同的植被皮,則象徵著臺灣歷史中多重文化的族群。

觀者可自由將各種植被皮黏貼於樹幹上,隱喻不同族群的交流與碰撞。隨著展覽時間的延續,黏貼的樹皮不僅越來越多且經過不斷的重組,象徵著不同的族群文化在臺灣歷史中不斷進化的痕跡。

「修龍 – 臺灣文化進化論」於倫敦設計雙年展中的臺灣館展場,風格獨特的美食盛宴,現場佈滿的植被象徵臺灣多元文化的堆疊交錯,人群駐足留下印記,創造世代進化的痕跡,。(Photo Credit:Eatopia) 
 
五感帶領,品嚐臺灣文化的形音意
 
在參與佳餚展演的過程中,細細品嚐的每一道料理,不僅是舌尖上的味覺感受,還能透過主持人的朗讀導引與食譜護照,更真切了解食物背後所要訴說的文化價值與意義。食譜護照,代表著民眾已透過食物「入境」臺灣,藉由食物體驗,即展開臺灣文化旅程;五道創意料理,更是蘊含著臺灣多元的文化演變歷史。

例如其中一道創意料理「共生」,由鳳梨與沾附甜菜根汁為食材的兩個錐體,彼此以尖點互相支撐著,彷彿象徵著東南亞移工移民與臺灣社會的依存關係。名為「新秩序」的料理,以碧螺春綠茶佐菜燕,象徵著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嚴謹的生活哲學對臺灣文化的影響,也因其當時對臺灣文化詳盡調查,使臺灣文化就此更有系統性被整理與看見。 
  
(左圖) 料理「共生」、(右圖)為「新秩序」,詮釋臺灣社會與不同時代新移民關係,創意料理色香味俱全,創造共生新文化,互利互生,彼此依靠。( Photo Credit:Eatopia) 
 

由新銳謝宇恩導演所製作的展覽形象影片,片中隱喻臺灣歷史文化中的融合與多樣化,引人思考,於網路上撥放造成許多迴響。( Video Credit:Eatopia)

此展將於 10 月移往香港臺灣月進行交流活動,並於 11 月在台北展開回歸展。此外,「cxcity」 (迷走建築團隊) 也將舉辦一系列未來市民活動結合「TaiwanReDesign」 的持續推動,串連臺灣、香港社群與民眾討論屬於臺灣的未來願景,用創意設計向各國介紹臺灣,集結臺灣跨領域的串聯能量,推動公眾外交,把臺灣推向國際。
 

編輯/ Arya.S.H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